吴海堂

Hoi-Tong Ng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2023年由邱礼涛执导的《绝地追击》取材自边境恶性武装贩毒案件,展现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电影的叙事节奏紧凑流畅,毫不拖沓,情节跌宕起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步步难关设置扣人心弦。《绝地追击》独特之处在于融入了灾难片的元素,一边是面对一帮穷凶极恶、无恶不作的毒贩,一边是即将被天灾席卷的危险境地,恶劣的气象和亡命的匪徒这一双重困境的设置加剧了戏剧张力。当战士们找到了毒贩窝藏的据点,展开以少敌多的殊死对决时,即将到来的山体坍塌的天灾又再次使他们陷入困局,陷入绝境的他们能否完成任务、转危为安,成为牵动人心的情节发展线索。《绝地追击》的动作场面依旧惊险,邱礼涛导演以其擅长的写实风格,迅猛刚烈,为观众呈现了多场激烈且震撼的战斗场景。暴雨之下,密林之中,枪林弹雨之间,8077的战士们穿梭跳跃,既要克服不利的地形,又要躲避敌人的子弹。木屋之中王今豪与阿龙的近身搏斗令人目不暇接,山体滑坡时二莱困于坡上岌岌可危,在洪水之中二莱与王今豪身抱浮木被大浪卷跑更是上演了惊魂一刻。在毒贩老巢的决战中,激烈而迅捷的枪战惊心动魄,爆炸时火光四起,硝烟弥漫之中8077战士们以少敌多、无所畏惧地英勇向前,强有力的视觉冲击之下是他们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守护正义的气魄,使无数观众热泪盈眶。刚猛的动作表现之下,是感人至深的情感刻画。既有超越生死的战友情——陷入泥沼之下的无奈放手、不畏艰险前去救援同伴,他们在逆境之下团结一心;也有同舟共济的爱情——王今豪与姚瑶并肩作战,却在最后关头将生的机会让给了爱人,任由自己将洪水冲走。最为感人的则是舍己为人的大爱精神——班长在危难之中为救踩中地雷的男孩而被洪水卷跑;年迈的父母得知儿子凶多吉少的命运后说出的那句:“这就是军人的使命,天灾人祸,随时准备为国牺牲。”面对国家使命和人民安危时,舍小家为大家这一情感的冲突与抉择,让观众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边防战士们的伟大与不易。《绝地追击》以边防战士的绝境之战,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边境地区严峻的禁毒形势以及公安边防部队为了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所做出的巨大牺牲。正如片尾所言的那样:没有生而英勇,而是选择无畏。和平年代,依然有这样一群英雄为祖国默默守护,以生命书写使命,以血肉铸就和平。(编辑:刘若能)
导赏:《暗杀风暴》是对香港电影黄金年代记忆的一次深情回望,它巧妙地将原著的案情设定与港片特有的“尽皆过火、尽是癫狂”风格融为一体,枪战、爆破、溺水、酷刑等动作场面层出不穷,紧张刺激的氛围贯穿始终。这些经典港片元素与悬疑、推理元素的巧妙结合,不仅让人肾上腺素飙升,更让观众在烧脑的推理过程中感受到了港产警匪片的独特魅力。此外,片中港星云集,古天乐、张智霖、吴镇宇、胡杏儿、吕良伟、任达华等演员均展现出了显著的表演突破,为影片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与深度。对于偏好智性魅力的观众而言,张智霖的表演无疑是一大亮点,他通过细腻的眼神交流与肢体语言,传递出男主角罗飞的智商高度与情感深度。吴镇宇作为演技派代表,与亦正亦邪反骨警探的角色高度融合,表演不着痕迹。而古天乐通过前所未有的“毁容式”造型设计,成功地将原著中极具挑战性的形象塑造得个性鲜活。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明,各具特色。他们之间的恩怨情仇、生死较量,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更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感受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多面。“善恶就在一念之间”“欲望之境难辨黑白”,正如推广曲《暗》中所唱,片中每个角色的背后似乎都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他们也都面临着人性的考验和两难的抉择。片中罗飞的学生时代好友“袁志邦”曾是警校天才、正义的执法者,后来却踏上了与他之前坚信的价值观完全背离的道路。罗飞全力追捕发放“死亡通知单”的网络黑客“Darker”,但他年轻时也曾向教官发过“惩罚通知单”,对于他来说,想抓到真凶就必然要面对这段自己不愿回忆的过往,他将如何抉择?专案组组长韩灏在一次行动中意外造成同事死亡,当时的他选择了掩盖罪责。当这段往事重新被翻开,他将如何面对?人性深处皆有黑暗,每个人的心中都可能住着一个“Darker”。当错误发生,是用正义去纠正错误,还是用无数个谎言去掩盖错误?这是对片中人的提问,想必也会触动观众的一些思考。(编辑:明慧)
2021年
导赏:《怒火·重案》是香港著名导演陈木胜的临终遗作,影片讲述张崇邦和昔日警队兄弟邱刚敖因一次意外而走向人生不同选择的故事。影片的核心结构是张崇邦与邱刚敖极具张力的关系。影片通过多次的闪回片段,二人间的兄弟情谊,并对比阿邦温馨的家庭日常与阿敖孤独冷寂的出狱生活,如此设计更加凸显了后来二人反目的残酷。二人都怀揣“怒火”,阿邦拒绝服从警部的潜规则,坚决执行自己心中的公正与正义,而阿邦作为一个被警部黑幕摧毁理想追求的“弃子”,满怀对昔日同胞的仇恨与对体制的不信,两个主要角色的立体塑造体现出香港警匪类型电影的独特之处。在视听语言方面,陈木胜继续挥洒他对“飞车”、“爆破”、“杀招”等高难度场景的偏爱。影片开头就是阿邦与重犯在水道中的互搏追逃,中间插入摩托车阿敖与汽车阿邦对撞的飞车戏,结尾部分是二人隔绝了外部世界,单独在教堂生死激战的场景,教堂的圣洁与纯净同二人极端的肉体对抗、精神对立构成了极其强烈且讽刺的对比,充分展现出香港动作电影利用空间、道具、身体、取镜从而打造复杂变化的顶级动作场景的超凡能力。在好莱坞大片强力争夺国内电影市场份额的状况下,《怒火·重案》仍能保持2017年国产动作片内地票房冠军的市场纪录,总票房累计突破13亿,这不禁让人好奇影片的奥妙到底为何,实际上,《怒火·重案》在满足观众对于动作片“刺激”、“激烈”的观影诉求的同时,也在进行适度的价值反思。导演在讲述阿敖过去的篇章中,呈现了警部官商勾结的现象,并探讨了法理和情理的平衡与尺度,这些无不体现了导演对香港社会的反思意识。值得欣慰的是,该片既能叫座也可叫好,不仅在市场上斩获佳绩,更是在电影节评审中脱颖而出,陈木胜最终凭此片获第4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和最佳电影。(编辑:王斯笳)
2014年
导赏:《冲锋车》是一部2015年上映的香港动作剧情电影,由刘浩良执导并编剧,以其独特的黑色幽默和反类型的风格,为观众呈现了一个充满港味的故事。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警匪片,它在传统的框架下探讨了更深层次的人性和社会问题,展现了香港电影的转变和深度。影片讲述了四个出狱不久的兄弟,为了改变命运,策划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穿上警服,开上警车,冒充警察,却意外地卷入了真正的犯罪事件中。这种设定本身就充满了讽刺和荒诞,而电影正是通过这种荒诞性,展现了人物角色的复杂性和多面性。《冲锋车》的黑色幽默和反类型特点,使其在众多港片中脱颖而出。影片中的警察和劫匪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善恶对立,而是有着各自的故事和动机。这种设定打破了观众对于警匪片的固有期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观影体验。电影中的每个角色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背景,他们的互动和冲突,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穿什么衣服不重要”,这句台词深刻地反映了电影的主题,真正的善恶在于人的内心。这种对于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和反思,是《冲锋车》最吸引人的地方之一。影片中的对白和情节设计充满了地道的港式风味,同时也不乏受到黑色幽默的影响。《冲锋车》以旧时代的摄影韵味和经典的故事设置,并通过浓烈的“港味”而突出了其本身根基于香港自身的结构性,但是又通过了新时代的技术和人物行为的颠覆,完成了一次对新旧时代的解构。影片的荒诞戏谑的演出风格和新旧之间的解构,说明了导演意图以《冲锋车》影射香港电影的过去和如今——即旧时代的香港电影,终究只是那个时代所特有的产物,如今,我们可以有致敬,但也许黄金时代是回不去了。总体而言,《冲锋车》的风格是漫画式的风趣与非现实;在主题表现上,有着特有的香港式的小人物的奋斗。它不仅提供紧张刺激的剧情,还旨在探讨了人性、正义和社会的复杂性。这部电影是对香港警匪片传统的致敬,同时也是对其的颠覆和超越,展现了香港电影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和探索。(编辑:赵敏)
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