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辉

Tony Chan

有片源
2022年
导赏:电影《平凡英雄》根据真实事件进行改编,讲述了一位七岁男孩因为意外断臂,从和田到乌鲁木齐跨越1400公里,在黄金八小时内成功接受救治的动人故事。这部作品也是继《烈火英雄》《中国机长》后,近年来第三部以发生过的真实事件为原型改编,展现平凡人英雄事迹的电影。《平凡英雄》中的救助对象,是来自中国新疆和田的少数民族小朋友麦尔丹,当他的胳膊不幸被拖拉机绞断后,一场与生命时间赛跑的接力赛也由此展开。为了还原真实救援的惊心动魄。导演陈国辉用接近纪录片的形式去展现这场救援行动的争分夺秒,同时在拍摄前要求每位演员都针对角色职业进行训练,李冰冰参与乘务员培训,在表演时精准表现乘务员每个姿势与语气;冯绍峰体验医生生活,从衣服细节到手术流程牢记于心;黄晓明为了成为“机长”他去参加了飞机模拟训练,熟练机长每一个细节。在这场争分夺秒的救治中,来自不同职业不同民族的人们展现出了人性之善,大家齐心聚力挽救年幼的生命,表现出对生命的敬畏和呵护,用行动诠释了平凡英雄的非凡意义,彰显了“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价值理念。正如导演陈国辉所说,拍摄《平凡英雄》是一种使命,这群争分夺秒展开生命接力的平凡英雄无疑是伟大的,他有一种必须用电影把他们记录下来,展现时代风采的使命感。从筹备到拍摄,整个剧组始终秉持着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走访每一位原型人物,挖掘故事背后的动人细节,深入考察每一个场景,希望以真实还原,以真情动人,以真心感染每一位观众,给观众带来一场正能量的洗礼。(编辑:方舟)
2014年
导赏:《新娘大作战》是2015年上映的一部中国爱情喜剧电影,由陈国辉执导,杨颖和倪妮主演。这部影片改编自2009年的美国电影《BrideWars》,讲述了两位从小一起长大的好朋友在婚礼日期撞车后,因筹备婚礼的种种冲突逐渐产生矛盾,最终经历一系列搞笑且情感激荡的事件后,重新修复友谊的故事。影片中昔日骨灰级的闺蜜却因为婚礼档期冲突反目成仇,曾经温暖的小家一拍两散,为了争夺两人理想中的婚礼,在婚礼筹备期间两人互相整蛊,影片中展现了许多相爱相杀的趣味故事。何静与马丽从小相识,立下了誓约,吵不散,骂不走,绝不欺骗。从影片闪回的部分可以看出,何静在从小与何静的相处中都是更加妥协的让步的一方,这次对于人生大事的婚礼,何静决定摆脱昔日老好人的形象,这也是她们矛盾冲突的关键点。影片在故事情节设定上大胆创新,在求婚设计上,女孩们选择大胆示爱,勇敢追求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影片在改编处理上,中国版的《新娘大作战》延续了友谊线这一基本设定。但进行了本土化改编。中国版的电影更加贴近中国观众的文化和婚礼习俗,融入了当下中国年轻人的婚礼观念以及婚礼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何静和马丽的父母为了她们能早日结婚,都有典型中国式父母的描绘,何静的父母说找了算命大师说不结婚就会孤独终老,而马丽的父母则是已身体病重为由头。而在他们的感情方面也是一笔带过,对于恋爱的描述淡化,为友情和推动故事发展做铺垫,重点描绘女孩们的故事。在影片的结尾对于原本的感情破裂做了改编,最终呈现出欢乐结尾给观众。影片的美术设计以豪华的婚礼场景为主,充分展示了现代都市女性对婚礼的幻想。婚礼的场景布置奢华浪漫,从婚纱礼服到宴会布置,无不精致细腻,展现了当时的流行时尚和新娘文化。在对比中,两个女主角的婚礼风格也被塑造得截然不同,以此凸显人物个性。倪妮和杨颖的婚纱各具特色。杨颖的婚纱偏梦幻、华丽,而倪妮的婚纱则更简洁优雅,服装设计团队在每个细节上都进行了精心打磨,以迎合角色设定和影片的视觉效果。同时也通过色彩的对比展现了两位新娘之间的竞争关系。婚礼场景采用大量的白色、粉色和金色元素,增加了浪漫的视觉效果。视觉风格上,影片追求时尚和都市感,符合年轻观众的审美。影片的配乐以轻松、浪漫的旋律为主,契合婚礼的主题。配乐不仅帮助推动剧情发展,还通过情感层面的铺陈,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影片的喜剧氛围和情感冲突。影片在角色塑造上,除了杨颖、倪妮展现闺蜜友情之外,还有何炅、井柏然、黄晓明、杜海涛等的加盟,使影片的角色形象更加生动立体,推动故事点发展更加多元化。影片通过展现看似荒唐的婚礼象征,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了人物之间心理与感情的变化,引发观众对爱情与友谊之间的思考。(编辑:王晶)
2010年
2007年
导赏:影片《我的左手》根据曾被中央军委授予“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战士”称号的独臂英雄丁晓兵的先进事迹改编而成。作为一部军旅题材的主旋律影片,导演陈国星在创作上力求创新,采用反英雄化叙事塑造人物,影片着重描写一个英雄还原成普通人的过程,通过展现人物的身体困境呈现非完美化的英雄形象。胡小军因为在战斗中失去右臂,身体上的缺陷使他具备两重困境,其一是面对私生活的困境,如何照料自己的生活起居;其二是面对战士时的困境,系鞋带、打背包、压子弹等难以完成的训练,凸显人物在残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显示出人物在困境当中的坚持,重新找寻到自己生命的价值,完成了重要的人生过程。为了展现英雄人物的平民化叙事,影片将英雄主义个人化,人物的选择完全基于人物个性化的情感和动机。在战斗失去右臂之后,胡小军面临退役和继续服役的选择,他毅然决然坚持服役,这是他个人的选择;他不愿意回去当副师级干部,而是留在部队一线当连指导员,这是他个人的选择;胡小军爱上了医生范晓春,面临着与其他健全的军人竞争,他并未因残疾而自卑或退缩,而是充满自信地追求自己的爱情。种种此类个人选择在胡小军身上体现了民族精神,人物的自尊、倔强和坚持通过细节呈现出来,凸显了人物的个体性。影片不仅展现胡小军的英雄事迹,还深入挖掘他与战友、母亲和范春晓之间的深厚感情,这些情感的交织与碰撞,展现出一个更加立体、多维的人物形象,增强了影片的感染力和共鸣力。在战争中,有两位战友为胡小军牺牲过生命,致使胡小军在之后忍痛不抛弃战士,即使让全连失去荣誉都在所不惜,体现了他血气方刚的一面。而在与母亲相处和对范春晓的苦恋与追求的过程中,更多展现的是人物柔情的一面,挖掘出人物真善美的特性,体现了导演的情感取向和个体关怀。演员马跃因为饰演胡小军这一角色被丁晓兵原型部队聘任为荣誉指导员,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第一次。(编辑:州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