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乌兰塔娜
Wulan Tana
人物资料
作品
2011年
暖阳
导演
/
编剧
/
导演:
乌兰塔娜
/
主演:
李万年
/
韩嘉康
/
类型:
剧情
/
家庭
/
儿童
/
导赏:
子聪今年三年级,他是班上最调皮的学生之一,爸爸妈妈要因公出国,不得不请乡下的爷爷来照看他。子聪不喜欢乡下来的爷爷,他穿得土里土气,城里的东西一点都不懂,还抱了一只鸭子。
2004年
暖情
导演
/
编剧
/
导演:
乌兰塔娜
/
主演:
宋运成
/
石云鹏
/
哈斯高娃
/
周浩东
/
赵晓慧
/
战易琳
/
张锦
/
类型:
剧情
/
剧情:
冬冬是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妈妈晓燕下岗后不久,爸爸大宇也在人员精简中,把最后的机会让给了刚刚失去丈夫的同事小孙。本来,爸爸一个人上班时,日子就过得非常紧张。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开支,冬冬的中午饭被改在家里吃,冬冬想要的一只花背小乌龟,妈妈也舍不得买。如今爸爸也下岗了。看着结婚七八年来一直居住的破平房,想着外面还欠一屁股外债,冬冬的妈妈狠心地抛开冬冬和丈夫大宇,和初恋的情人一起去了大连。 妈妈走后的日子里,冬冬做梦都梦见妈妈回到了自己的身边。在冬冬的哀求下,爸爸大宇带着冬冬来到了大连。然而,人海茫茫,地生人不熟,仅凭妈妈寄来的一张生日贺卡上的地址,要想找到妈妈谈何容易。找不到妈妈,冬冬哭着不走。看着儿子眼睛里噙满的泪水,爸爸大宇决定先找一处便宜的房子住下来,边找工作,边找冬冬的妈妈。 大宇租房子的房东,是一个被丈夫抛弃的中年妇女。起初,房东大姐对大宇和冬冬的到来态度并不友好,但孩子的天真,让房东的女儿小雪很快就和冬冬成了一对好朋友。为了能按时交齐房租,大宇同时干起了两份活,晚上包扫了两条街,白天骑着三轮车拾捡废品。在大宇外出干活的时间里,冬冬小大人似的举动,深深地感染着房东阿姨。 一天,冬冬上街帮爸爸捡矿泉水瓶子、可乐罐时,无意中捡到一个装满厚厚一沓百元大钞和各种证件的钱包。有了钱,冬冬原以为不仅爸爸可以不用那么辛苦地干活挣钱,还能找回妈妈,但爸爸大宇却按照钱包里记者证上的地址,把钱包送还给了电视台。还回了钱包,大宇接着干着扫大街、拾捡废品的工作,冬冬却在捡回一个被小朋友踢到马路上的可乐罐时,不幸被汽车撞伤。 能按时交齐房租,并维持两个人的生活,大宇都累得脚不沾地。如今冬冬的住院费,对于大宇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但大宇就像当初把最后的机会让给同事一样,冬冬的住院并没有把他吓倒。为了冬冬的住院费,大宇又找了一份挣钱多的工作,给摔跤队员做陪练。可怜没有任何训练经验的大宇,一天下来被摔得晕头转向、骨头散架。 就在冬冬住院,爸爸大宇为住院费疲于奔波时,丢失钱包的记者郭晶晶多方打听,终于找到了靠拾捡废品维持生活、梦圆团聚的大宇和冬冬父子俩。不仅如此,郭晶晶一期“心语驿站”的节目,让房东大姐在感动中送回了所有的房租,而收看到节目的冬冬的妈妈晓燕也出现在冬冬的病床前。 儿子和丈夫在大连的突然出现,让晓燕的感情开始在两个男人之间徘徊。出院那天,冬冬被妈妈接走。然而,当冬冬躺在妈妈的身边时,黑夜里的一场大雨,让冬冬想起了此时此刻还在清扫马路的爸爸。大宇接到厂里的通知,准备回去上班的时候,冬冬被妈妈送了回来。告别房东阿姨和小雪,冬冬和爸爸坐来时的车回到了家乡小镇。火车开走的那一刻,空空的站台上,从另一节车厢里走下来的妈妈,挂着冬冬做梦都想看到的笑容,朝着冬冬和大宇的方向走来。
2003年
暖春
导演
/
编剧
/
导演:
乌兰塔娜
/
主演:
郝洋
/
田成仁
/
张妍
/
于伟杰
/
王长虹
/
类型:
剧情
/
家庭
/
儿童
/
导赏:
《暖春》是内蒙导演乌兰塔娜于2003年拍摄的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讲述了一位老人收养孤儿的故事。影片的题材并不新鲜,但本片却通过对情感价值的彰显与出色的人物塑造从同类型电影中脱颖而出。影片的情节较为简单,尽管孤儿、收养等元素非常适合大开大合的戏剧性呈现,导演却通过对情感的把握与突显化人为设置的桥段于无形。21世纪,随着经济腾飞与城市扩张,人与人的距离越来越远,彼此隔阂、疏离。导演意识到了情感在社会与人的生命中的重要性,通过展现宝柱爹与小花之间纯粹、无条件的爱,展现爱的力量对原本刻薄的宝柱与香草的感化,帮助人们重新建立情感上的连接,让人看到爱是可以互相影响的可能性,推动整个世界向越来越纯洁、有爱、简单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孤儿题材的电影相比,小花的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自足。影片并没有以他者的视角渲染孤儿小花的悲苦,以高位者的姿态对她施以怜悯与同情,而是在表达善良与爱的主题同时,以主观视角切入小花的内心世界。小花既不是一个受生活蹂躏的绝望者,也不是一个屈服于命运的被动者,而是一个遭遇不幸却又拥有善心的能动者。她虽被生活折磨,却敢于反抗收养家庭的家暴折磨,主动为自己寻求新的庇护。她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抵达的方向,并永远拥有一颗善良的心,用自己的爱心感化叔叔和婶娘,进而唤醒他们的爱心。风格上,本片追求平实、真实的叙述,以质朴、真诚的姿态润物细无声。除了必要的数次移动镜头外,导演大量使用固定镜头,只是作为观察与记录者在场,而不对画面做出定义与倾向性判断。但这并不意味着影片彻底放弃了在风格上的设计。在外景选取上,导演有意强调选景与人物心境的反差,与内景的逼仄及人物的悲苦命运形成对比的是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谐,以乐衬哀,人物的悲苦更令人唏嘘。(编辑:海边淡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