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né Böhnke

2008年
剧情:    本片再现了世界历史上最惨烈的海难,纳粹时期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巨轮沉没事件。有超过9000人在这次空前灾难中丧生,其中绝大多数是妇女和儿童。官方从来没有正式调查过此次海难,了解它的人少之又少。   “古斯特洛夫号” (Wilhelm Gustloff)建于20世纪30年代,起初是一艘供纳粹环游世界的客轮。但是到了1944年底,这艘船被用来搭载德国纳粹海军的U型艇成员,并停泊在位于波罗地海的波兰北部港口城市格...    幕后花絮   1945年,一艘满载万名乘客的德国客轮在海上行驶时被前苏联潜艇击沉,造成9千余人遇难,死亡人数超过“泰坦尼克号”6倍,成为世界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海难。由于此船系纳粹建造,因此又被称为“希特勒的泰坦尼克号”。六十余年来,由于这次海难造成太多的无辜平民遇难,很多人担心此事会与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相提并论,于是多年来始终令史学家讳莫如深。     1945年1月30日。战争期间被军队征用的巨型油轮古斯特洛夫号,满载着难民,从但泽的格丁尼亚起航,驶往基尔。没有具体的官方数据,但是根据船员估计,船上当时总共承载了10000人以上。当天晚上,古斯特洛夫号被游弋在波罗的海的苏联s-13潜艇发现。三枚鱼雷命中该船,古斯特洛夫号于40分钟后沉没。死难的难民数据估计在9000人以上。      刻板的德国人拍了一部干巴巴的电影,没有泰坦尼克的浪漫与凄凉,有的只是现实,残酷的现实。电影没有歌颂什么,既不是凄美动人的爱情,也不是舍己救人的英雄主义。倒是普普通通的难民成了电影真正的主角,那些跋山涉水,眼看身边亲人一个个死去,最后终于上了这艘驶回祖国腹地的巨轮,却最终葬身鱼腹的难民们。 但是就算回到了基尔,又能怎么样呢?等待他们的还是一场浩劫。这又让我想起了无间道,在这条漫长的荆棘路上永远都没有终点,有的只是一个个的轮回,每当走完了脚下的路,却又发现自己回到了起点,又得重新上路。人的生命之于命运是那么的渺小。     让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在登船结束时,铁丝网外面排着长队,绝望的难民看着缓缓开动的巨轮的羡慕而又无助的目光。他们眼里的古斯特洛夫号,是一条通往希望的路,通向生的路。可是命运给他们开了个玩笑,那些踏上希望之途的难民们,大多没有看到第二天的太阳。反而是铁丝网外绝望的人们,继续着为了生存的挣扎。但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呢?蔓延的战火,刺骨的严寒,还是下一艘古斯特洛夫号呢? 
2007年
剧情:  希特勒因为在孩子时代遭受过虐,就让世界遭受苦难。他喜欢在浴缸里玩耍玩具战舰,总是尿床,性无能,沉溺在毒品里不能自拔。希特勒常常把毒品放在大型地球仪中。   这部新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1944年年底,希特勒已经对自己失去了信心,但纳粹时期的宣传部长保罗·约瑟夫·戈培尔还不放弃任何希望。戈培尔从一个集中营里叫来希特勒的前犹太籍表演指导阿道夫·格林巴姆,让他打扮成这位独裁者的样子,到一个盛大集会上去鼓舞德国人。当瘦弱的格林巴姆进入元首府时,戈培尔对他说:“不要亲自做出决定。”   纳粹军官挤满了办公室,举起手臂兴奋地高呼“万岁,希特勒!”每隔几秒就有一次举手礼。格林巴姆杀死希特勒的计划连续多次都以失败告终,于是他辞去这位独裁者表演指导的职务,最后还变成一个有点像精神病专家的人。他在一个偶然机会竟然发现一个秘密:希特勒从来都没有博得严厉父亲的喜欢,这一直都是他内心的一块心病。   希特勒躺在元首办公室的睡椅上,回想起一件使他烦恼的童年往事。他的脑海里浮现出这样一幕:“我的父亲曾经给我一个弹弓。他抬头看了看,并对我说‘杀死那只鸽子!’我弹出子弹,死掉的鸽子落到他的脚上。父亲说‘真倒霉!’然后就愤然离开了。”这时眼泪从希特勒的脸上静静滑落。   影片的另一个画面显示,爱娃·布劳恩说“我不觉得你是元首”时,躺在她怀里的希特勒显得有些不安。在故事结尾中,希特勒的理发师无意中剃掉了他的一部分小胡子,使这位独裁者火冒三丈。几分钟后,希特勒又不得不按捺住暴躁的脾气去发表演讲。
剧情:专栏作家Ludo(蒂尔·斯威格饰)及其老友——摄影师Moritz(马提亚斯·施维赫夫饰)均是玩世不恭的花花公子,两人终日追逐明星的足迹打探他们的隐私。不过,Ludo的好日子就快到了头,他因违法而被法庭判处了300小时的社区服务令——必须在一间幼儿园里老老实实“服刑”。    女主角Anna(诺拉·茨切纳饰)正是这间幼儿园的老师,也是Ludo的旧日相识,不过以前那个四眼钢牙常被Ludo捉弄的小女生如今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仇人相见好戏连篇,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在悄悄酝酿…… 一句话评论 一部上佳的喜剧——表演流畅,对话机智,时机的把握和拿捏恰到好处,而那些绝妙的自嘲更是尤其精彩。  ——Programmedino.de  演员们将角色特征表演得丝丝入扣。虽然故事有过于戏剧化和程式化之嫌,但由于拥有一流的台词和极富创造性的设计,本片仍不失为一部能引起观众共鸣的优秀喜剧。  ——Film.de  本片流于程式化,情节老套,笑料生硬,细节处理上仍显粗糙,算不上一部优秀的喜剧片。  ——Outnow.ch  幕后制作 【关于导演】    蒂尔·斯威格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教师;大学毕业后,他追随父母的脚步当上了一名语言学教师。然而,抑制不住对电影的热爱,蒂尔·斯威格报名了科隆的一间影视学院学习表演,从此涉足影坛,成为了德国影坛着名的多面手,身兼导演、编剧、制片、演员等多个头衔。并且,凭借着自己对表演的热忱和天分,蒂尔·斯威格拿下过多个表演奖项,更是第一个获得波兰电影节最佳演员奖的非波兰裔演员。他是四个孩子的爹,一家之主。可是他仍旧逃不了和许多欧洲演员一样的命运,在本国影坛大放异彩后,固执的想去好莱坞看看。    挟带着本国影坛的荣威,蒂尔·斯威格在好莱坞片约不断。着名的战争电影《拯救大兵雷恩》中,正是他射出的那颗子弹结果了米勒中尉(汤姆·汉克斯饰)的性命,也为他自己赢得了广大美国观众的关注。之后,他又主演了《亚瑟王》、《憨直舞男2》等影片,收获了无数好评;然而,这个略显本分的德国男人却始终未能在烦嚣的好莱坞大红大紫。  【关于影片】    这部被誉为2007年度德国最好看的爱情喜剧片的《甜蜜幼儿园》是蒂尔·斯威格闯荡回国后自编自导自演的第三部作品,上一部“蒂尔·斯威格作品”——《赤足情缘》(2005)是一部描写失意男人与失常女子之间感情的略微怪诞的浪漫爱情片。虽然2006年,蒂尔·斯威格与他结发十余年的妻子离婚,然而《甜蜜幼儿园》仍旧延续了《赤足情缘》的温馨浪漫的路线,还找来了甜美可人的MTV台前VJ诺拉·茨切纳担纲主演。这位比蒂尔·斯威格小18岁的漂亮美眉从影时间不长,与前辈谈情说爱起来却毫不怯场。男二号出演Ludo老友Moritz的马提亚斯·施维赫夫年龄也不大,演技却很老道,与蒂尔·斯威格默契的配合为影片的轻松流畅做出了不小的贡献。马提亚斯•施维赫夫出身于电影世界,父母均是演员,俊朗的外表、良好的背景加上自身的勤奋使他成为德国影坛最被看好的新星,从影短短几年,便收获了四座奖项,还凭借《少年席勒》一片入围第十二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演员而为中国观众所认识。除了几位主角的表演引人入胜之外,片中还出现了许多德国影视圈的熟面孔。这些平日独当一面的影视巨星均愿在本片中小露一脸,让人不仅感叹蒂尔•斯威格的好人缘,同时也给观众的观影过程带来了寻宝式的惊喜感受。    《甜蜜幼儿园》从拍摄到上映都是德国影坛的受人关注的大事,还被列入德国EEAP的项目,计划于稍晚时候在欧洲多个国家的多家电视台播出。届时,《甜蜜幼儿园》的浪漫风潮将会席卷整个欧洲。  花絮  ·本片导演兼主演蒂尔·斯威格曾是第一个获得波兰电影节最佳演员奖的非波兰裔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