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志

Chia Chih Li

有片源
1975年
1974年
1970年
剧情: 本片由四个片断组成。《喜》描写沉迷于“书中自有颜如玉”的书生挑灯 夜读,一个绝色美貌的女鬼飘然而至 ,书生为之神魂颠倒。次日书生从一座坟前摘下一朵花,是夜一个丑陋的女鬼降临,纠缠不休,书生被吓得无 处躲藏,惨叫一声,魂飞魄散。影片没有对白。 《怒》根据京剧《三岔口 》改编。叙述焦赞发配充军,途中夜宿黑店,焦赞的把兄也来投宿,暗中 保护焦赞,几个盗匪也潜入该店住宿 ,贪财的店主夫妇袭击焦赞把兄,于是焦赞与把兄、黑店夫妇、盗匪三路人展开一场斗智斗勇的打斗。最后焦赞与把兄制服盗匪,店主被刺死,老 板娘被押解到衙门。 《哀》写荒山野岭中有一寓所,仅居住一美丽女子, 她以刺绣为生。一个因世代家仇杀人 、曾被判刑的释放犯,投宿于此,为 美女子的温柔和美色而倾倒。美女子 企图化解释放犯欲杀尽仇家、斩草除 根的念头,但释放犯对仇家的坟墓也不放过,要刨坟暴尸。美女子伤心至极,悄然消失。原来她就是已死的仇家之女。释放犯发现了她的坟头,只见她墓碑上流下汩汩鲜血。 《乐》述 说磨房里住着一个老渔翁。每逢明月 之夜,一水鬼坐在岸边吹箫赶鱼,渔翁捕获甚多,因此渔翁与水鬼成为知己,常对酒拉家常。 水鬼受渔翁忠厚、真诚品格的感染,两次放弃了转 世投胎为人的机会:第一次,一位女子因失恋而欲投河自杀,渔翁极力劝解,水鬼也不忍心断送她年轻的生命;第二次一个寡妇怀抱幼子来寻短见 。忽听婴儿凄厉的哭声,水鬼不忍婴儿就此失去母爱,只好放过这对母子 。因水鬼慈悲为怀,玉皇大帝任命他为一方的城隍。
1966年
导赏:胡金铨,一个享誉海内外的武侠片导演,若攀援武侠片,胡金铨导演是绕不过去的一座高峰。他开创了当代武侠电影的形态,是当之无愧的“当代武侠电影之父”,他的美学观念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后进的创作者。《龙门客栈》是胡金铨电影中的佳作,不仅在商业上还是艺术上都取得很好的成就。电影《龙门客栈》作为武侠题材的佳作,既传承了武侠经典的元素,又在剧情和人物刻画上进行了创新。影片中的武打场面、角色性格、情感纠葛,都融合了经典武侠元素,同时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在剧作结构上,本片是比较典型的“九本戏”的形式,即用片段串联的方式来结构故事。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场景的铺排、节奏的把握以及连续的小高潮的设置。比如《龙门客栈》中萧少兹首次出场的一场戏,动作性、趣味性、戏剧性都很强,但是从总体的故事结构来看,这场戏仅起到了塑造人物的作用,与故事主线的关系有些游离。后来吴掌柜的出现才真正建立起了萧少兹同故事主体的关系。这使情节发展不是很顺畅,但是因为场景本身的动作性、戏剧性又很强,所以并不会带来拖沓和沉闷感。在武打场面中,影片保留了武侠电影的精髓,通过华丽的动作和紧张的节奏,营造出激烈的战斗氛围。同时,影片也在武打场面中加入了创新的元素,通过动作设计和特效效果,呈现出更加引人入胜的战斗画面,使经典武侠得以焕发新的活力。上世纪60年代末期,中国港台武侠电影中典型的武打方式是刀剑对决式,比较重视武打的真实性。胡金铨电影的武打设计便“受到京剧武戏的影响,有京剧‘开打’的明显痕迹”,“在京剧武戏的风格化基础上,尽可能地追求银幕的真实感、现场感及其奇异效果”。虽然胡金铨已经开始自觉地追求武打的银幕表现效果,但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龙门客栈》的武打动作更多的是表现出了真实和程式化的特点,奇异化的效果还是有限的。在这个武侠世界中,侠义精神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影片中的许仙和杨不悔,以及其他武林高手,都秉持着侠义情怀,不惜付出代价来保护弱者,反抗邪恶势力。而风清扬、岳不群和张三丰等高手,也是以侠义为准则,保护武林正道,维护江湖的公平和正义。在电影中,权臣金国栋企图通过掌握权力,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权力的渴望和背后的政治斗争,在影片中得到了展现。这种社会背景反映了现实中的权力斗争和政治腐败,引发了观众对于权力与道德之间的关系的思考。影片通过不同角色的选择和抉择,探讨了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如何面对道德困境和权力的考验。电影《龙门客栈》通过武侠世界的构建和角色性格的碰撞,不仅带领观众进入了一个奇幻的江湖,这种融合了武侠精神和现实意义的影片,无疑将持续激发观众的热情和思考,成为一部经典之作。(编辑:赵敏)
19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