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有片源
2003年
剧情:  茶乡武夷。美丽的村姑荷香背着出生不久的儿子毛仔走在路上,而不远处采石场传来的巨大声响震碎了她刚刚开始的美好生活——荷香的丈夫黄茂生在采石场工作,这次意外的土石塌方夺去了他的性命,荷香成了年轻的寡妇。在茂生的遗物里,她发现一纸“借陈社民5000元”的字据。   黄茂生的父亲黄三保是个独身老汉,靠采卖茶叶为生,儿子一死,他唯一在乎的人就是他的孙子毛仔,他十分不满儿媳的冷漠态度,清点过自己的家私之后,他明确表示要同荷香把钱算清。采石场经理来送赔偿金,在谁应签字领钱的问题上他同荷香发生了分歧,他认为儿子的抚恤金里总该有自己的一份,但为了先把钱领出来,他最终还是让荷香去找采石场的经理签字领钱。在巴士上,司机陈社民注意到了荷香,而到了采石场,第二次见到荷香的经理王志高心存不轨,他称手头没有现钱并表示会亲自把钱送上门。   寡妇的种种难处接连而至,但荷香默默承受着,并以柔弱之躯支撑起了一家老小。司机陈社民到荷香家中探望并表示愿意帮他们干些力气活,原来茂生生前和他是好友还借过他5000元;同时,采石场经理也因爱慕荷香而送来东西。一个善良憨厚,一个有权有钱,但荷香选择了正派踏实的陈社民,她还在他出事的时候到县城去探望他,用自己的钱摆平他的麻烦。陈社民卖掉自己的巴士还了荷香的钱,并决定等自己有了一番事业再同荷香团聚,荷香告诉他,有钱并不代表一切。最终,公媳关系渐释前嫌,荷香也获得真正的爱情。
1984年
导赏:“大桥下面”的片名与影片内容乍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片中表现苏州河上几组大桥的空镜头也与故事情节关联不强。然而,一些抱有陈腐观念和世俗偏见的人们,却有意无意地将桥上桥下比作职业等级、条件优劣的区别,编导巧借其意,取材于“桥下”之民、“桥下”之事,宣扬“桥下”之路。把最广泛、最普通,也许还被一些人贬为最“低档”的劳动人民的情操、美德加以赞扬和渲染。影片围绕两个身处社会底层的待业青年克服生活困难,通过个体劳动谋得幸福生活的故事,记录他们迎着时代的风浪前进的历程。影片叙事不急不躁,结构严谨工整。白沉导演提出“导演不露痕迹,摄影不露痕迹,表演不露痕迹”的“三不要”原则,使影片呈现出一种淡雅、含蓄的艺术风格。作为剧情中心的爱情故事的两位主人公——秦楠和高志华在生活中的日常表现得到了扎实贴切的展示,细致入微地关切了他们的身世、命运、遭遇和感情、思想、情绪,突出了主人公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歌颂他们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演员龚雪凭借此片中的出色表演,她斩获1984年第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正确分析了她饰演的角色秦楠与每个剧中人的关系和每个规定情境中的态度,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手段。对父亲体贴入微,对儿子无限怜爱,对朋友热切关怀,对恶邻敬而远之,对好心而有偏见的婆婆谅解忍让,对恋人含情回避……龚雪展现了不同的表演分寸,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示了秦楠复杂的人物形象,她表面严峻冷漠,内心却充满着热情;她表面沉默无争,心底里却充满自尊与理想。她有最温柔的沉默,也有最激烈的感情爆发。如“打儿子”一场,“野种”的恶骂戳伤了她的心,她再也无法忍受这种屈辱!感情如深闸洪水,猛然爆发出来,狠打了孩子。打过孩子后又痛楚地抱子痛哭,展示了人物心灵的自责和无奈。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她由静到动,由弱到强,再由怒转悲的情感爆发令人折服、感动。(编辑:路明慧)
1958年
十字街头
十字街头

演员/

导演:Fu But/
类型:剧情/
195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