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宏元

Hung Yuen Tso

有片源
2012年
1987年
1982年
导赏:1982年侯孝贤的作品《在那河畔青草青》以充满温情的镜头和独特的孩童视角,徐徐展开田园牧歌式的乡土社会。《在那河畔青草青》中,华丽摄影技巧的摒弃使镜头对现实进行着一种自然的描摹与凝视,乡间轻快和谐的氛围跃然于银幕之上,在苍翠的山野与清澈水流间,沁人心脾的溪水叮咚,生命的原始节奏缓然流淌。依旧是散文式的叙事结构,影片更像是一部有关童年的回忆录,有关乡村的叙事诗。影片对于顽童的呈现充满人文关怀,在镜头下,常见他们戴着小黄帽自由地奔跑在小路上、铁轨旁的身影。班中最为调皮捣蛋的“三剑客”常常掀起一波又一波天真的闹剧,如将捉来的昆虫塞进同学的衬衫里、电鱼却将同伴电晕因此被罚跪、因为打架而被迫三人拉着手罚站,周兴旺看着表妹渐渐开始幻想起将来自己迎娶她的场景等等,侯孝贤的镜头再次将我们拉回那个光着脚丫、无忧无虑在原野和齐腰高的青草中迎风奔跑的童年时光:父母在田野中劳作,周兴旺教表妹如何用荷叶做面具,伯伯用竹叶编成小鸟给孩子拿去玩,孩子们捡到一只受伤的猫头鹰后给它涂红药水,孩童们顽皮却带有人性的纯真与善良。《在那河畔青草青》呈现了孩童们的稚嫩心灵,以其对成人世界的一次探寻,实现了乡土社会的一次现实折射。周兴旺将给妈妈写的信叠成小纸船,顺着溪流飘向远方,孩童的思念如此真挚又动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发现电鱼的“没有公德心的人”竟然是自己父亲的,周兴旺丢脸亦伤心,绝望地依靠着墙壁哭泣,自尊的丢失和寻找母亲的愿望迫使他出走。“赚钱养家倒成了错误的责问”让大年无力回答,生态保护的启蒙对乡中而言才刚刚开始;曾经大打出手的同伴之间一笑泯恩仇,孩子们跟着火车用力奔跑挥手送别——《在那河畔青草青》描摹的不止是一年又一年破土而出的青草,还有回不去的童年乡愁。(编辑:刘若能) 
1981年
导赏:1981年由侯孝贤执导的《风儿踢踏踩》风格轻快恬淡,商业的框架之下难掩诗意,镜头温情扫视过的不仅是澎湖的海风,更是一个时代的最后缩影。影片叙事结构松散,如同娓娓道来却余味无穷的散文诗,大量长镜头脉脉地注视着澎湖和谐宁静的海滩、鹿谷苍翠的山林与恬淡的乡野,实现了对自然风貌与农业文明的一次深情凝视;同时,环境音响也变成了一种声音符号,无论是台北车水马龙的喧嚣、澎湖的牛车吱呀声,还是田间孩子们的嬉笑声,都组成上世纪80年代台湾的立体声记忆。影片整体基调轻松愉悦,喜剧气息贯穿始终,如萧幸慧沉迷为顾金台拍照,连车被拖走才后知后觉;忙于看洗衣粉广告的拍摄效果而忘记指挥顾金台走路的方向,导致他一下子跌入船中;萧幸慧与罗介文追在牛的身后接拍摄用的道具,连连转圈;让自己的姐妹假扮萧幸慧戏弄顾金台,在公园遇见弟弟后二人迅速将挽着的手放下,姐弟俩双双怕被发现等,整体呈现了昂扬向上、蓬勃而富有生命力的情感氛围。凤飞飞饰演的萧幸慧这一角色蕴藏着“独立”与“觉醒”特质,她经常手持相机,声称自己要拍出“人生百态”,成为生活的无言观察者和记录者,当她的眼睛对准取景框,亦是对镜头外面的世界进行了一次现代性的审视;她带领孩子们在原本写满标语的墙上画海底世界,因为发挥想象力的画要比标语更加“活泼”,这是一次无形的跨越与反叛。镜头在乡野与城市两个叙事空间中来回交换,鹿谷乡间的宁静、淳朴的乡音民情与台北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与繁忙的都市景观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普通话与方言的交替使用也无形地暗合着1980年代台湾的城乡裂变,这全部指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业文明和工业浪潮之间的更替。在“爱情小品”的包裹下,《风儿踢踏踩》呈现的则是现代化进程之下的一种文化反思与即将消失的时代侧影。(编辑:刘若能)    
1980年
导赏:1980年由侯孝贤执导的《就是溜溜的她》以轻快的节奏讲述了台北千金与土地测绘师的浪漫邂逅。影片搭建了一个轻松愉悦的喜剧氛围,如顾大刚在办公室里画稿时脱鞋与文琦开会时脱下高跟鞋,既是一种命运的联结,也是对情节的暗示,想要再次穿上鞋时都纷纷闹出了笑话;顾大刚让火旺孩子将文琦请来,回头却发现孩子牵来的是姑婆;顾大刚在土地测绘时误以为自己被蛇咬,早已魂飞魄散,但深谙捉蛇的老乡看出是蜈蚣所咬,为了惩治他的坏脾气,不仅给他放血,还使他连喝三晚苦药,对他进行好一番“教训”;顾大刚骑电动车时沉迷与雯雯打招呼而没有看路,冒冒失失地跌进稻草堆;马谦站在大刚破旧的轿车中模仿阅兵,引得过路的行人纷纷注目;大刚与马倩同时给文琦打电话,她手拿两个电话,两人在她耳边喋喋不休,最后电话却被父亲接起等等,发生了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在影片的喜剧框架之下,亦埋设着多重社会议题。开马路进乡间所代表的是一种现代化进程,却因要将老乡家宅一分为二而被强烈禁止,愤怒的老乡认为“我们不要发展”,无形暗示了农业文明与工业进程之间的冲突;女主角潘文琦的逃婚之旅,实则是个体意识的觉醒和一场并不彻底的出走,父亲要求她通过长辈的安排和相亲之途径与名门公子成婚,而她所秉持的“在结婚前一定要多恋爱几个”观念、和她发出的“为什么一个女人不能同时嫁给两个男人”这一看似荒谬之问,折射的是传统观念与现代个人主义之间的割裂与代际矛盾;马谦远在法国的女友和他通透地指出“你很好,我也不错,错的是他们的安排”,亦指向了自由恋爱与传统婚恋观念之间的偏差与错位。顾大刚深藏不露的董事长之子的身份看似将一切矛盾都推向了和解,达成了圆满的结局。当片尾唱着“年轻的朋友在一起,比什么都快乐”,响起的不仅是爱情絮语,更是“一个时代在传统与现代间游移的集体心跳”。(编辑:刘若能)
1979年
雁儿在林梢
雁儿在林梢

音乐/

导演:刘立立/
类型:爱情/
197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