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徐光明
Xu Guangming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07年
八月一日
演员(饰 张发奎)
/
导演:
宋业明
/
董亚春
/
主演:
刘劲
/
侯勇
/
王霙
/
吕良伟
/
吴卫东
/
周旭奇
/
张再新
/
侯天来
/
李子雄
/
徐光明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八月一日》以“八一南昌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叙事主体,着力塑造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物形象,以细腻的笔触探寻当年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心路历程,深入开掘年轻共产党人在寻找和探索的道路上,思想的激进和勃发、行动的果敢和冲动,以及那种奠定他们日后成为伟人与元帅的革命激情与智慧,着力表现他们当年心灵所承受过的、曾感悟过的人生抉择,弘扬他们在生死关头苦苦追寻、探求劳苦大众解放的革命献身精神,为观众展现一批面貌一新、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共产党领导人物群像。影片把周恩来放在矛盾的中心,从“情”和“智”两方面加以塑造,他不再只是冷静的指挥者,他也有儿女情长渴望爱情的时候。贺龙粗中有细,关键之时会流露出几分草莽味。为了使自己手下的团长魏老三认错,他背着枪绕着场子一圈圈地跑,一圈圈地加重身上枪的分量,直到魏老三认了错,他也累得摔倒。另外,在展现贺龙和叶挺这两个人物的“土”与“洋”不同风格时,影片用许多生动的细节,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生活气息。导演还从“只求神似不求形似”为演员选取的出发点,大胆选用香港演员吕良伟、李子雄在片中分别扮演叶挺和汪精卫,两位演员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发挥出了创造力,演出了自己的特点。《八月一日》在影像叙事和修辞风格上有非常明显的突破和进步,在同类题材电影中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正如导演宋业明所说:“应该有一部重读南昌起义的影片出现,必须用一个新的思维来把这一段历史再现给今天的观众,去重读它。”(编辑:方舟)
2005年
太行山上
演员
/
导演:
韦廉
/
陈健
/
沈东
/
主演:
王伍福
/
卢奇
/
李幼斌
/
曹海涛
/
陈姗姗
/
李树生
/
梁家辉
/
刘德凯
/
刘奕君
/
黄蕾蕾
/
播放正片
导赏:
本片是众多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中首部以朱德同志为主角的作品,在中国电影故事片人物长廊中具有补白的作用。
1998年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演员(饰 胡宗南)
/
导演:
杨光远
/
主演:
卢奇
/
徐光明
/
傅学诚
/
古月
/
赵恒多
/
王凤滨
/
王兰武
/
高长利
/
刘怀正
/
姚聚德
/
播放正片
导赏: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进军”系列电影第三部作品《席卷大西南》反映了我军解放全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解放西南四省即四川、云南、贵州、西康 (解放后划归四川)的历史画卷。影片正面表现了争夺白马山、剑门关攻坚战和成都外围的邛崃之战等几场战斗,并以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人物主线,表现了我军以席卷之势解放大陆最后一块土地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影片的基调质朴、自然,有力度、有张力,且富于历史感。电影并不重笔写“史”,而是刻意写“人”,塑造了刘伯承的宽厚、幽默和平易近人,邓小平的敏锐、干练和知人善任中带着的几分严厉,贺龙的豪爽、豁达和令人亲近的丰满形象。杨光远导演从视听效果的角度考虑,将文学剧本中的“新中国诞生前夕”、“军列西行”、“逃兵事件”、“起义多米诺”等情节片段打散开来,或按叙事结构时空交叉,或按情绪结构平行时空,以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勾连,使影片节奏张弛有致,更富于观赏性。《席卷大西南》通过全景式展现中央军委“大迂回、大包围”指挥战略,国民党内部的重重矛盾和纷纷起义,以及解放军奋不顾身的旺盛士气,彰显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再一次证明1949年的胜利是一种先进理想对一种没落观念的胜利,是代表人民的力量对反人民的力量的胜利。(编辑:曾奕琦)
1996年
彝海结盟
演员(饰 邓秀廷)
/
导演:
郝光
/
伍匡文
/
主演:
多布杰
/
傅学诚
/
徐光明
/
王霙
/
王伍福
/
孙飞虎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从过去没有人写的角度,特别是从彝族人的视角写了“彝海结盟”,使这个题材在这方面是前进了、发展了。”而且“把戏的根基扎到了彝族内部,这部份写得准确、真实、生动、好看。”“彝海结盟”是长征画卷中的一笔亮色,也是展现彝汉情深意长,谱写民族团结的历史佳话。《彝海结盟》真实、艺术地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过凉山彝区时与彝族人民结下真挚、深厚情感的历史事实。这部精心创作、精心摄制以历史事实为依据的史诗性巨片,艺术地再现了“彝海结盟”这一在党史、军史和民族关系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充分地表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民族解放的博大思想情怀和卓越的聪明才智,生动地展现了凉山彝族地区独特的风土人情,热情讴歌彝族人民向往光明幸福,不畏强权的民族精神。这部影片不仅再现了当年红军长征艰苦卓绝的斗争场面,而且对新时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广电部赵实副部长也满腔热情地给予其高度评价:“《彝海结盟》故事性很强,戏剧冲突处理得好,看了以后让人振奋。”刘伯承之子刘太行同志说:“对这部影片我是比较满意的,比《金沙水拍》好,把石达开的农民起义军与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进行对比,这一点表现得很成功。”
1992年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
演员(饰 陈长捷)
/
导演:
李俊
/
蔡继渭
/
杨光远
/
韦廉
/
赵继烈
/
翟俊杰
/
主演:
古月
/
苏林
/
郭法曾
/
刘怀正
/
马绍信
/
鲁继先
/
史崇仁
/
赵恒多
/
卢奇
/
傅学诚
/
播放正片
导赏:
《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巨片,延续了系列前作《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大事件、大场面、大制作的特点,宏观的磅礴气势与局部的精细描画相得宜彰,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平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战略决战三大战役的最后一场战役,此役共歼灭、改编国民党军52.1万人,人民解放军伤亡3.9万余人。这一伟大胜利是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结果,使悠久的文化古都北平和工商业大城市天津回到人民手中,并从此写就新的历史篇章。本片巨细靡遗地真实再现了平津战役的战况进程,其中,为了完成毛泽东对于傅作义“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战略,华北野战军将士在隆冬时节横渡冰河的“下饺子”一段尤其令人印象深刻。影片对傅作义这一角色的塑造也颇具新意,他不再是简单的敌方反派,而是一个有着复杂心理和决策过程的军事领袖,此般观念创新,使得影片更具深度和观赏性。剧情中“进京赶考”一段“创业难,守业更难”的感慨,体现了平津战役不仅是一场军事上的胜利,更是建立新政权的伟大开篇。《大决战之平津战役》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纪念作品,凭借其精湛的导演技巧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赢得了广大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好评,斩获第1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等多项荣誉,是我国战争文献故事片中的精品佳作。(编辑:曾奕琦)
1988年
巍巍昆仑
演员
/
导演:
景慕逵
/
郝光
/
主演:
孙飞虎
/
苏林
/
李仁堂
/
黄梅莹
/
张克瑶
/
刘怀正
/
郭法曾
/
路希
/
倪以临
/
王振江
/
播放正片
剧情:
1947年3月,国民党对我\"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我解放区实行了\"重点进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人首先攻占的目标。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决定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在外线与敌人周旋。中央书记处暂时分成两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到黄河迤东。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代号为\"昆仑纵队\",任弼时任司令。\"昆仑纵队\"在十分艰险的境遇中与敌人周旋,同时与全国各战场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 胡宗南进占延安后,其主力即被我军牵向黄河边。夺取蟠龙的战斗打响后,彭德怀亲临指挥,王震身先士卒,战士们奋勇杀敌,全歼蟠龙守敌,生擒旅长李昆岗,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此时,国民党发动内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国统区学生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山东战场歼敌时机已成熟,命陈毅、粟裕向敌人发起进攻。陈、粟大军果断地将敌人74师包围并歼灭于孟良崮,击毙了骄横的张灵甫。陈毅打电报向党中央报捷。74师被歼,蒋介石痛心疾首,学生又包围了美国大使馆,蒋介石怒不可遏,命令立即镇压。我党中央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独裁政权的真面目。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一直在寻找我党中央的踪迹,借助美国的无线电测向仪,测出了我中央所在地,并派部队连夜向驻地扑来。毛泽东神机妙算,率我军迅速转移,敌人扑了空。 随着战局的变化,党中央在陕北召开了重要的小河会议,重新高速了兵力,提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黄河战略。担任追击我总部任务的刘戡部队一直被\"昆仑纵队\"牵着鼻子走。为给彭德怀制造战机,毛泽东要人在绥德大桥上立下了\"毛泽东由此向东\"的木牌,继续牵制敌人。彭德怀抓住战机,在沙家店消灭了胡宗南第36师。刘戡觉察上当,失败已无可挽回。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反击。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其他战场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昆仑纵队\"的历史使命也告一段落。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不断溃败,使蒋介石十分不安。雪后的五台山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登山眺望,感慨万千。毛泽东庄严地宣告:再有两年,也许用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饮马长江,直捣南京,和蒋介石进行最后的决战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为期不远了。
1982年
琵琶魂
演员
/
导演:
严寄洲
/
主演:
徐光明
/
陈佩斯
/
赵恒多
/
乔宏
/
播放正片
剧情:
1943年,日寇加紧了对沦陷区的掠夺与控制。江南太湖边上的莲镇,由于是水旱交通的要道,敌人控制得更加森严。莲镇的地下党与新四军失去了联系,新四军梁部长几次前去联系,都因敌人盘查极严未能成功。这时,新四军女战士苏小琴主动请战,要去完成这项艰巨任务。莲镇是苏小琴的家乡,她的父母是苏、常一带有名的评弹艺人。6年前,小琴的母亲被恶霸逼死,小琴被迫逃走,参加了新四军。
1980年
今夜星光灿烂
演员(饰 敌副师长李剑阁)
/
导演:
谢铁骊
/
主演:
李秀明
/
唐国强
/
赵福余
/
黄小雷
/
刘继忠
/
戴兆安
/
宝珣
/
郭刚
/
魏崇育
/
王振江
/
播放正片
导赏:
本片是一部温情并独具诗意的散文诗式的革命战争题材电影,一部革命与青春的赞歌。讲述了一位走投无路的姑娘意图寻短见之时被解放军战士救下,在革命的大家庭中成长,亲历了淮海战役,受到战士们革命精神的鼓舞,最终变为一名革命战士投入解放斗争的故事。影片体现了谢铁骊导演抒情浪漫、细腻含蓄的诗意风格,娓娓道来,真实自然,温情感人,流入心灵。本片伊始运用闪回与交叉剪辑,将杨玉香的过去与现在并置于银幕上,使得影片具有独特的节奏。影片细节刻画细致,如玉香为战士们分发馒头时战士们兜里倒出的土,哄抢粮食的场面,连长钟表的两次流转,象征希望、自由与新生的蓝色小鸟,以及对玉香与战士小于互生爱意的含蓄表达,细腻生动,无比动人。影片以独特的诗意,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乐观主义相融合,刻画了一组18岁战士的人物群像,他们为民族解放斗争而奋力拼搏,英勇无畏,甚至流血牺牲。最终化为夜空中的灿烂星光,照亮后人。吴玉香也在与逝去的四位同志隔空对话与影像并置后,跑入这星辰里,投入最后的斗争中。(编辑:麦)
1979年
小花
演员(饰 介茂春)
/
导演:
张铮
/
黄健中
/
主演:
葛存壮
/
唐国强
/
陈冲
/
刘晓庆
/
王佳宁
/
曹卜敏
/
王彪
/
傅祖成
/
白莉
/
周森冠
/
播放正片
剧情:
1930年,桐柏山区的一户姓赵的贫困人家,将不满周岁的女儿小花卖给人家。当晚,伐木工人何向东将地下党员董向坤和周医生的女儿董红果寄养在赵家,因董红果和小花同岁,就改名也叫小花。 十七年后,解放军进入桐柏山区,已经十八岁的赵小花到部队中寻找两年前为躲避抓丁投奔革命队伍的哥哥赵永生,没想到赵永生负伤掉了队。小花没有找到哥哥,却遇到团部卫生队的周医生,母女相见不相识,周医生把小花认作了干女儿。 再说赵永生的亲妹妹小花被卖以后,又被何向东赎出,收养在何家,改名何翠姑。十几年后,已成长为游击队长的翠姑在一次战斗中救了身负重伤的赵永生,但并不知道他就是自己的亲哥哥。在攻打县城的战斗中,小花与哥哥相逢。翠姑偶然与养父谈起小花找哥哥的事情,才得知自己被卖的身世。后来翠姑在一次战斗中为营救小花而身负重伤。 战斗结束后,小花和亲生父母相认。永生和小花一起去医院看望翠姑。翠姑在奄奄一息中,断断续续地呼喊哥哥,众人不禁热泪盈眶。小花接过哥哥手中的枪,决心踏着烈士的血迹,去迎接新的胜利。
1978年
两个小八路
演员(饰 胡安)
/
主演:
史可夫
/
李瑛
/
马刃
/
徐光明
/
姜一首
/
隋鸿祺
/
仉长波
/
尹嘎
/
孙笑非
/
王洁人
/
播放正片
剧情:
1943年,八路军某部独立三团的小通讯员孙大兴,在一次战斗中腿部负伤,组织决定派小卫生员武建华护理孙大兴,到敌占区我地下党员家中养伤。于是,大兴和小武分别以木匠靳锡五的小学徒和刘大爷的外孙身份在刘集隐蔽下来。一天,老靳带着大兴和小武去侦察敌情,大兴巧妙地钻进敌人据点,摸清了敌人的真正意图。为保护情报,老范英勇牺牲,老靳为掩护两个小八路也被捕。独立三团得到小武送来的情报,立即行动,三岛中队受到我军歼灭性的打击。在解放刘集时,凶残的三岛被两个小八路击毙。大兴和小武又雄赳赳地行进在八路军的队伍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