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京民

Jingmin Luo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在2023年上映的电影《极寒之城》中,导演杨枫构建了一个冰雪覆盖的暴力美学世界。这部由夏雨、李立群等老戏骨主演的作品,不仅凭借冷峻的视觉风格和复杂的权谋叙事引发关注,更在“江湖侠义”与“人性深渊”的撕扯中,叩问着乱世中个体生存的终极命题。影片将时间锚定于1945年抗战胜利后的东北,滨城表面上银装素裹,实则暗流涌动。日本势力尚未完全撤离,苏联红军虎视眈眈,伪满汉奸伺机而动,而本土豪强李家、潘家则在权力真空期中展开血腥博弈。导演通过赌场、报馆、码头等高度考究的场景设计,还原了一个失去秩序准则的末日图景。在权谋叙事的表层之下,影片埋藏着对人性异化的深刻审视。李青的堕落轨迹最具代表性:这个留学归来的知识青年,在权力诱惑下逐渐蜕变为弑父狂魔。当他用钢笔实施谋杀时,文明符号异化为凶器的设定,暗喻着现代性对人性腐蚀的永恒命题。作为叙事核心的顾念,其复杂性远超传统复仇者形象。他既会为三十七条人命策划精密复仇,也会在雪夜火车站与文秀相拥取暖;既能在赌桌上谈笑风生设局,也会对无辜侍应生流露歉疚。影片跳出简单善恶二元论,指向更深刻的哲学诘问——在秩序崩坏的时代,以暴制暴究竟是捍卫正义,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野蛮?视觉语言的精心设计让这场血色复仇更具冲击力。影片大量运用广角镜头展现冰封城市的孤寂感,当顾念的黑衣身影穿行于苍茫雪原时,红与白的色彩对冲形成强烈的视觉隐喻——暴力是打破极寒的唯一温度。摒弃浮夸的特效,回归拳拳到肉的近身搏击,澡堂决战中飞溅的水珠与蒸汽,码头枪战时崩裂的冰碴,这些充满质感的细节让暴力场景兼具美感与痛感。《极寒之城》超越普通类型片,成为关照当下社会的镜像文本——在任何一个价值震荡的时代,我们都可能是月台上等待列车的顾念,在绝望与希望的交织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答案。(编辑:赵敏)
2022年
导赏:《人生大事》通过镜头语言细腻入微地刻画了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比如居住在街边的那些闲适老人,随时可以在街头巷尾窥见他们打牌、嬉戏或无所事事的悠闲生活状态。同时也折射出人性的温暖和人生的价值意义。莫三妹对于未来是迷茫的,没有方向的,是一个被生活推着走的人,但在与小文的不断相处与共同成长中,他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逐渐学会作为一名殡葬师的责任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对亡者的尊敬。 整个影片的呈现方式是强对比的,虽然殡葬店的主色是黑白灰,但是殡葬店里发生的故事是彩色的,生动的,每一个人物也都是鲜活的。影片中大量运用暖色调以及鲜明亮丽的颜色,不仅仅是对人物内心情感的细腻映射,更是在视觉上对“死亡”这一主题所带来的沉重与悲伤进行了精妙的调和。莫三妹身着五彩的花衬衫和短裤,这样的服装塑造了他不羁的性格,也体现了他对殡葬师这一职业的态度。与此同时,这种视觉转变情感的效果也体现在莫三妹把父亲的骨灰转换为绚丽的烟花时,灿烂的烟花升空,璀璨的夜空下,是莫三妹对于父亲最深情的告别,也是对生命最真挚的敬畏。影片对于父子故事线的描绘细腻真实,莫三妹与父亲有着无法调和的矛盾与隔阂,真正放下隔阂的是在给熙熙老公缝合尸体的时候父亲又很郑重地对莫三妹说,“我教过你的”,面对莫三妹的不自信,父亲给了他足够的支持和认可,这也使莫三妹明白父亲对于殡葬行业的责任与使命感,并且在父亲离世后决定继续传承下去。这种相处模式与感悟也延续到了和小文的相处过程中。影片对于生死这一凝重的话题做了重新的诠释,电影开场是武小文外婆去世的葬礼,葬礼上播放的音乐是非常喜庆、欢快的,这是对死亡恐惧和悲伤情绪的消解,也寄予着希望活着的人尽快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开始新的生活。莫三妹的“上天堂”殡葬馆旁边挨着的就是婚庆公司,一面生一面死,戏剧效果瞬间呈现。还有面对可爱的大爷提前要求排练自己的身后事,这都是一些新颖突破传统的尝试,也是对生死观念,重新认知的一种方式。影片中,将殡葬师比作种星星的人,还有莫父亲最后的人生感悟:人生就像是一本书,每个人都会翻到最后一页,这种释然的表达与比喻贯穿整个影片,也是对影片主题的呼应。电影以朴实质朴的手法,巧妙地融合了喜剧、亲情等多种元素,传达出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展现了感人肺腑的温暖亲情,既大胆碰触社会热点,又细腻真实地反映人情冷暖。(编辑:王晶)
2021年
2020年
2019年
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