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连文

有片源
2021年
2019年
2014年
2004年
导赏:《张思德》以真实的历史细节与氛围创造出了一个活生生的张思德形象。演员吴军以以朴素的演技,创造的是一个艺术的灵魂。这个人物的种种平凡与不平凡的事迹和与领袖毛泽东的交往、接触,引导着我们去理解那个红色年代,理解我们的革命前辈所经历的那段艰苦而光荣的岁月。《张思德》和其他一些主旋律电影不同的地方在于,它塑造了一个英雄人物,但却没有把他写成高大全式的神。就像有缺陷的美才更动人,《张思德》中毛主席、张思德等人物并不都是完美的,但影片通过一个个故事向观众展示了他们不一样的一面,因而吸引了大家。正如贾磊磊所说,影片选材非常独特,在电影业走向市场化的情况下拍这样一部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的电影,很了不起。很多情况下电影不是对现有事物的重复,而是把当下社会中缺失的东西做一种重建。《张思德》弥补了我们现实生活中缺失的一种精神。影片提供给我们重新在电影中表述历史的一种可能。张思德是一个确实存在的真实人物,但他留给我们的东西和毛主席给他写的那篇文章都是有限的。在真实的意义上很难支撑起一部电影。就像克罗奇所说——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影片表达的是现在人对那段历史的重现。大量情节是虚构的,包括毛主席和张思德的个人情感和接触,全是在叙事体系内自成一体来完成的。虽然历史对应的东西不存在,但不让人觉得虚假,深层原因是我们需要它——领袖和人民群众平实的关系。所以我们在判断这部电影时不会从真实或客观的角度去寻找历史,它首先从感性或者艺术感觉上打动观众。
2003年
剧情: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的1921年秋天,毛泽东来到江西萍乡安源煤矿,借找工作之名来到矿井下干活,结识了长期受尽欺凌、怨声载道的路矿工人。可是向来逆来顺受的工人们不敢与洋矿主、土监工们作斗争。   毛泽东相信众人拾柴火焰高,与李立三决定将“安源这锅冷水烧热”。首先他们拜访了矿长林之轩,以兴办平民教育为理由,开办了安源路矿工人夜校,很快就发展了几名党员和200多个积极分子。刚刚从俄国学成归来的刘少奇,也马上加入到安源的工人运动中来。三个年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凭借着自己的信念、理想与激情,先后在安源开办了工人俱乐部、矿工合作社和剧社,鼓励工人们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堂堂正正地做人,同时筹划着罢工运动。   资本家和洋买办们意识到矿工们越来越团结,为了削弱工人俱乐部的影响,以萍乡县公署的名义发布了取缔俱乐部的训令,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决动提前罢工。1922年9月14日,以李立三任总指挥、刘少奇任矿工全权代表的安源路矿工人总罢工开始了。   随之长沙、湘北、湘南等地的工人罢工运动也如火如荼地展开。   在湖南省长办公室,毛泽东义正辞严地为工人们争取劳动保障等权利;而在安源这里,刘少奇带着17个复工条件与资本家们谈判。内外压力下,资本们家终于答应了工人的条件,安源路矿工人总罢工在未伤一人的情况下,取得了全面的胜利,成为中国工运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运动。
1996年
导赏:《大转折》由上集《鏖战鲁西南》和下集《挺进大别山》组成,上部从1947年国民党对共产党的重点进攻开始,讲述鲁西南战役中,晋冀鲁豫野战军如何强渡黄河,积极创造、捕捉战机,调动敌军就范,把攻城与野战、分割与围歼相结合,从而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部战线的战略部署,开辟了进军大别山的道路,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韦廉导演讲究“以工笔画人物,以泼墨挥写战争”。片中细腻地表现了刘邓二人肝胆相照的感情,他们有为革命事业献身的共同理想,而刘伯承儒雅温厚,邓小平沉稳冷峻,两人性格上相反相成,配合默契。影片长于以造型烘托氛围,由于转折是由黑暗向光明的转折,从低谷向高峰的挺进,由失败向胜利的转折,而转折点正是从最黑暗、最困难、最艰苦的那一时刻开始的,因此开头镜头就把观众带到了陕北高原荒漠的崇山峻岭之中,在满是泥泞的崎岖山路上,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一行人冒着滂沱大雨艰难地前行,这使观众迅速感受到革命的艰苦卓绝。鲁西南之鏖战让观众感受到了“大转折”的艰险、残酷及刘邓大军所付出的重大代价,从而使我军的精神真正直面强敌而获得升华,同时也以磅礴的格局,带领观众走进历史进程的宽阔视野中,为下一部“挺进大别山”铺垫蓄势。(编辑:曾奕琦)
导赏:《大转折》的魅力基于历史事件的伟大,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把尖刀插向了国统区心腹之地,并站稳脚跟,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彻底扭转战局。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一文中评价此事件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以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在战场“武戏”与战场外的“文戏”的交织纵横之中,“挺进大别山”的过程实现了“武中有文”“文中有武”的艺术匠心,并使千里挺进大别山的战略旅程显得生动别致、跌宕起伏。《挺进大别山》情节不仅突出了得到老区百姓支持的重要性,而且极富深情地展现了这一过程,深刻揭示了人民与革命战争的关系。影片的高潮部分在雨后的黄色油菜花田中展开,象征着战争转折的到来和希望的重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历史是解放战争史上重要转折点,它的历史价值在于使人民解放军跨越了战争相持阶段,从战略防御直接进入了战略进攻,从而大大缩短了解放战争的时间,使得夺取全国胜利的进程至少加快了3到5年。《大转折》全片以突破性的雄浑悲怆美学品格创作,再现这一意义深远、构思伟大的战争过程,获得了第2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的荣誉。(编辑:曾奕琦)
1987年
剧情: 初夏的夜晚,公安局女刑侦员李珍和当摔跤队员的未婚夫刘家骅正在商量婚事,突然被一件凶杀案打断。从昏迷中醒来的受害者张凤麟告诉李珍和她的同事马龙,他是在郊外竹林中营救一个遭流氓污辱的姑娘时,被流氓刺伤的。根据张凤麟提供的线索。李珍、马龙和刑警队姚队长从末班车上发现了血迹,由血迹找到了紫霞路一个叫宋扬的小伙子。据宋扬以前所在的建筑队长介绍,生性老实胆小、见了血都会昏倒的宋扬绝对不可能作案。但在宋扬现在工作的装潢公司,倮卫干事说宋扬是个出了名的亡命徒。这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打乱了李珍和马龙的破案思路。李珍从宋扬的好友那里行知,宋扬的变态是因失恋造成的。原来在市旅游公司当导游的陈小芬,在结婚前突然与他分手。正当案情处于扑朔迷离之时,宋扬突然潜逃了。经过分析,李珍和马龙扮成未婚夫妻上了陈小芬的旅游车。在游览严子陵钓台时,陈小芬悄然退了出来,到山顶与宋扬相会。宋告诉陈:帐已了,并要她赶快嫁人。陈悲痛欲绝。这时,一胖一瘦两人突然出现。搏斗中,李珍和马龙赶到,救下了身处险境的宋和陈。审讯中,宋扬玩世不恭,口供牛头不对马嘴。林阿宝让陈小芬站出来为宋扬说话、遭到陈小芬的拒绝,林阿宝痛斥陈小芬,使她有所震动。矛盾中的陈小芬来到李珍家,看到刘家骅又受到极大刺激,李珍追到陈小芬的家中,陈小芬在李珍的感召下,终于吐露了自己的隐私。这时,张凤麟突然从医院失踪了。原来,张凤麟是个流氓团伙的头子,绰号"野猫"。一天深夜,张凤麟一伙强奸了与宋扬在一起的陈小芬。从此,宋扬的性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伺机报仇,刺伤了张凤麟。而骑着摩托车正好路过的刘家骅面对张凤麟的威胁被吓跑了。真相大白,罪犯全部落网,李珍和刘家骅也从此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