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琤

Winnie Yu

1988年
1987年
导赏:《秋天的童话》于1987年在中国香港上映,不仅在当年引发了观影热潮,更在随后的时间里,成为了华语电影史上不可多得的经典爱情电影。周润发饰演的船头尺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性格豁达、友善、热忱,性情粗鲁。尽管生活艰辛,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向上的态度。周润发凭借其精湛的演技,将船头尺这个角色演绎得既真实又富有感染力。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展现了他特有的感情世界,他没有得到过爱情,连表达的方式也不懂,却充满了对李琪的深情与关怀,让观众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柔软与坚韧。钟楚红饰演的李琪则是一个坚强、独立且勇敢的女性形象。她在面对生活的困难和爱情的挫折时,始终保持着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态度。钟楚红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内敛而真实的表演,将李琪这个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陈百强饰演的男友Vincent则是一个软弱、犹豫不决的角色。他的背叛与无情,更加凸显了李琪的坚强与独立。陈百强的表演虽然戏份不多,但却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秋天的童话》的结局以一种含蓄而深情的方式,为观众呈现了一段跨越社会地位、教育背景的爱情故事的最终章。船头尺和交换了礼物,分别是表盘和表带,既分别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与时间的承载,也象征着他们暂时的分离和错过。船头尺送给李琪的表盘,寓意着他愿意将自己全部的时间都奉献给的李琪,表达了他对的李琪深深的爱意和承诺。而的李琪送给船头尺的表带,则可能象征着她愿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陪伴他走过未来的每一个时刻。同时,表盘和表带的交换,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时间的约定,李琪因家庭原因不得不离开纽约,而船头尺则选择留在原地等待她的归来。影片是根据张婉婷导演在美国读书的生活经验来创作的,所以影片打上了深深的女性烙印。《秋天的童话》在艺术表现上也具有独特的魅力。影片的配乐、镜头的移动与切换都充满了诗意与美感。色彩搭配也很中性,营造出了一种淡淡的泛黄感,非常符合秋天的意境。同时,影片的节奏舒缓而感人,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沉浸其中。(编辑:明慧)
1986年
导赏:《最爱》是1986年由张艾嘉执导,张艾嘉、缪骞人、林子祥主演的剧情片,本片是张艾嘉的一举成名之作。张艾嘉是台湾80年代以来最重要的女性导演之一,身兼制片人、演员、导演、编剧数职,她不仅是有名的才女,更是香港电影新浪潮的见证者、台湾新电影运动的推手。她的影像深入挖掘了女性独有的细腻而感性心理,以温和而清新自然的笔触构建了自己的女性影像世界。张艾嘉的镜头就像情人的眼,温和、细腻又饱含深情地游移,含情脉脉地游走在白芸、吴明宝和俊彦之间,平缓的镜头运动犹如一位老友向我们将旧事重提。影片开场以两位太太的悠闲姿态徐徐展开,虽然斯人已逝的哀痛已被时间渐渐磨平,但衣食无忧的清闲也并不能使丧夫的哀愁减淡几分,看着女儿青春洋溢的模样,本片以倒叙和插叙手法将现已人到中年的明宝和白芸曾经的年少风华向观众悄然诉说。正如丹麦哲学家凯戈尔所说的那样:所有的人生都经历三个阶段,年轻的时候是审美阶段,中年的时候是伦理阶段,老年的时候都会步入宗教阶段。《最爱》将现实与回忆交相辉映,不仅增加了叙事的层次,回忆中少年时处于审美阶段的明宝和芸芸赤诚热烈地追求爱与美,渴望灵魂的交融和陪伴;而现实里处于中年即将步入宗教阶段的明宝和芸芸不仅服饰上是黑与白的肃穆,更对那段秘而不宣的爱意坦然接受,云淡风轻地拥抱遗憾和残缺,爱而不得的痛苦更在时空交错中被减淡消解。三人的情感纠葛是本片的核心,将“爱上好朋友的恋人”的母题处理地如淙淙小溪般细腻隽永而不庸常俗套,这或许是《最爱》的可贵之处。无论是用番茄削成玫瑰花、交换刚钓到鱼的鱼竿,还是送回家时多兜一圈让她听完这首歌,世人眼中的老好人俊彦不是不懂浪漫,只是将自己的柔情与细腻都赠送给了芸芸,但在《最爱》中爱是克制、忍耐、牺牲、退让、埋藏,爱是病房中触碰又缩回的手,爱是望着背影若有所思的眼。道德的枷锁与人性的趋利避害完美契合台词“爱人与被爱都是一件苦事”,温暖的光影处理和细腻的镜头游移将情感处理地内敛而克制、和谐而隽永,整体呈现哀而不伤的旧日旖旎氛围,年华老去,爱人早逝,只有女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微妙情感绵长深远。(编辑:刘若能)
197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