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北

Guangbei Zhang

有片源
2022年
2021年
2017年
2015年
2013年
2010年
2009年
2007年
剧情:2005年的一个冬日,刚刚领取结婚证的武小乐在走出婚姻登记处大门时收到一条短信:两个小时前吉化分公司双苯厂发生大爆炸。武小乐是滨江市环境监测中心一名年轻的监测员。凭着职业的敏感,武小乐第一反映是松花江将遭受严重的污染。来不及向沉浸在喜悦中的柳小青解释,武小乐决定推迟婚礼,拦车向市环境检测中心赶去。    与此同时,滨江市委书记彭志强在环境监测中心召开紧急论证会。专家们的判断和分析是,生命杀手硝基苯将大量涌入松花江,其危害程度不亚于一场战争。一时间,松花江畔四百万滨江人民的生命安全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市委书记彭志强当机立断,紧急启动应急预案。    武小乐临危请命,率领监测人员赶赴上游监测江水,以便给滨江的水污染防控取得第一手资料。临行前,柳小青解下小乐脖子上的羊绒红围巾,系到自己的腰上,又将自己腰上的红围巾解下来围到小乐脖子上。带着妻子小青的温存和祝福,武小乐率领检测人员来到冰天雪地的肇源江面日夜监测。    柳小青的父亲柳致远是滨江市排供水集团董事长。爆炸发生后,柳致远向彭志强力主污染带流经滨江时全城停水,同时趁机改造供水装置,确保以后的供水安全。此时,松花江遭受污染的消息不胫而走,得知消息的滨江市民出现情绪躁动。面对恐慌的市民,市委市政府处乱不惊,利用决策优势,广泛调集饮用水,稳定市民情绪。    市委书记彭志强采纳柳致远的建议,决定停水四天,昭告全市,并从国内外请来水处理专家,帮助改造供水设备,提升抗污染能力。受彭志强之托,柳致远前往机场迎接美国来的水处理专家。没有想到的是,柳致远接到的美国水处理专家竟然就是自己的前妻梅青——柳小青的生母。    恩恩怨怨和滨江的命运扭结在一起。驾舟提取水样的武小乐被冰排撞翻,消失在冰雪迷茫的江面。柳小青奔忙在社区,以此减轻内心的创痛;梅青没日没夜地投入到供水装置改造之中,以此减轻当年悄然离乡的愧疚。四面八方向滨江伸出援助之手时,滨江重新恢复供水。又是一个风和日朗的蓝天。柳小青来到江畔,将武小乐的红围巾轻轻投放到江中,带着无尽的思念,去追寻关于小乐那永不泯灭的记忆。
1998年
导赏:上映于1999年的电影《春天的狂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献礼作品,由我国著名第四代导演滕文骥执导,邵兵、瞿颖、袁泉等主演,入围第19届金鸡奖6项提名,并获第5届华表奖优秀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的荣誉。影片以人民音乐家施光南为主角原型,将扎根祖国大地、汲取民族艺术滋养的作曲家赵黎明的艺术人生作为叙事主线,表现了他对音乐痴迷的追求,以及他历经挫折仍坚持创作,终于写出一首首热情洋溢、脍炙人口音乐作品的曲折经历,揭示了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必须与群众相结合、走到生活中去的真理;并将他与苏雨的爱情故事作为剧情副线,整体节奏明快,简约而隽永。电影故事情节和音乐作品有机地溶为一体,以施光南创作的《打起手鼓唱起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多情的土地》等群众歌曲作为配乐,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导演在构思这部音乐片时,并不将其作为一部完全纪实的传记片来处理,而是巧妙地通过施光南的音乐和他的人格魅力,展开自由的想象,使得人物性格更加鲜明,人物经历和音乐创作的关联也更具戏剧张力。比如讲述赵黎明到新疆采风以及下放到陕北高原劳动,地域性的风土人情作为视觉元素让画面显得美轮美奂,而与当地人民的深厚情谊也使得创作灵感的汲取更加自然,虽然施光南本人并没有到过上述地区的亲身经历,但创作者借此生动恰切地塑造了一个人民音乐家的形象,令其创作生涯、人生悲欢与共和国的风雨历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片中穿插耳熟能详的音乐唱出了一代人心中的豪情,引发观众思绪万千、荡气回肠的深深共鸣。(编辑:曾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