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勇岱

Yongdai Ding

有片源
2014年
2013年
2006年
导赏:电影《东京审判》写实复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东条英机等28名日本侵华战争甲级战犯的历史场景,彰显出法官梅汝璈、检察官倪征燠等中方代表力排万难,维护国家民族尊严的高超智慧和坚定信念。影片贯彻了唯物主义历史观,题材与风格相统一,格局宏大、影调冷峻、感情深沉,将此一重要历史事件深深铭刻在集体记忆中。影片创作方面所作的探索可圈可点。电影中首次披露了大量弥足珍贵的史料镜头,穿插于剧情中,使纪实风格更为可信。尽管约一半剧情时长都在有限的法庭空间内展开,但摄影上充分运用了滑轨和摇臂等运动设备,进行场面调度的变化,将漫长的审理议程处理得有质感、有节奏、有看头。台词设计上兼备法理专业性与戏剧张力,检察官、辩护人、证人轮番登场,丰富地展现了战争的多个切面。同时,影片副线的戏剧性情节还表现了战争对普通个人精神情感上的摧残,对主线的宏大叙事进行了个体视角的补充,使观众更好地体会二十世纪的国仇家恨。本片是毕业于新闻专业的高群书导演首部电影作品,填补了国产电影中军事法庭戏的空缺,并被列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重点影片。这部电影通过再现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情境,重申了和平的来之不易,将日本侵略者永远钉上了历史的耻辱柱,具有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编辑:曾奕琦)
2003年
2001年
导赏:《高原如梦》是一部军旅题材电影,讲述了天性自由散漫的汽车兵于小北在拆了兵站政委的车后受到处分,突然到来的紧急任务让他和老兵一起出车上高原,一路上两人不断发生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又开始逐渐相互理解,不料途中汽车搁浅在涨水的河中,于小北发挥出了高超的拆车技术,老兵则用生命洗刷了过去的耻辱,证明了人生的价值。不同于一般的反映军营生活的影视作品,《高原如梦》着眼于人物之间心灵碰撞和情感关系,影片围绕着于小北的心理脉络与情节的逆向发展,制造出戏剧冲突。作为主角的老兵表现出了我军的优良传统和在特殊地域环境中一个普通军人所付出的牺牲,行为散漫、不愿被纪律约束的于小北正是在不断了解老兵的过程中,受到了启迪,最终改掉一系列的缺点成长为一名真正的解放军战士。影片中三个故事的叙事非常流畅,镜头语言的运用巧妙,该画面诗情画意、新颖的三段体故事结构,内在的幽默感、抒情性和浪漫性完美结合,将灰谐的叙事喜感与悲剧融入一体,颇有新意,震撼人心,可视性极强,是一部朴素而多情的电影。深刻再现了新一代年青战士们为了国家甘愿牺牲的青春风采。从创作的角度来看,《高原如梦》虽然关于军人的生活,但意义已经不仅局限于新兵的成长和当代军人,更包含了于小北与战友赵军、老兵之间的感情;政委与赵军的父子情;老兵与妻子的夫妻之情,远超过一般驻守边疆军人题材作品涵盖的内容。对于编剧尚敬来说,《高原如梦》也成为了他创作生涯的转折点,正如影片在荣获了第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后尚敬所说:“这部励志、军事题材的主旋律作却能成为大学生们心中的最佳影片,这给我很大的推动力,让我更有信心地创作有趣味的主旋律影视作品,这才有了后来的《炊事班的故事》《武林外传》等。”(编辑:方舟)
1997年
导赏:《白山黑水》是一部描绘东北抗战历史的战争题材影片。这部电影不仅以战争为背景,真实还原了那段艰难而壮烈的历史,更是通过精湛的视听语言、宏大叙事的史诗结构、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让观众感受到抗日英雄的英勇与悲壮。影片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展现了东北抗战的激烈与残酷。摩天台战役中,抗日联军与日军之间的激烈交火,炮火连天,硝烟弥漫,客观再现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同时,影片也展示了战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周家堡子的集体枪杀事件,让观众痛心疾首,深刻体会到侵略战争的残酷性。在形势极其险恶的情况下,杨靖宇将军燃尽自己的生命也要坚持抗战。他的英勇行为,激励了无数的抗日战士,也激发了观众的爱国情怀。此外,《白山黑水》在还原历史方面做得非常精准。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历史顾问的精心考证,力求以客观目光审视历史事件,重返历史现场。影片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也非常出色。导演通过结构化的构图区别宏大和微小,将战争的残酷与英雄的悲壮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杨靖宇将军牺牲的场景中,影片运用了慢镜头、特写等手法,强化了杨靖宇将军的英勇与悲壮,让观众深感震撼。抗战题材电影是国家的时代之境,爱国主义精神的艺术载体。综合来看,《白山黑水》正是一部优秀的战争题材影片,它深刻地展现了东北抗战的艰难与壮烈,同时也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编辑:王斯笳)
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