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修平

Adam Wong

有片源
2017年
导赏:《明月几时有》是许鞍华导演创作于2017年的影片,呈现了20世纪40年代的香港以“方姑”等人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展开的一系列抗日活动。影片上映时值香港回归20周年,是对香港回归的真诚献礼。与传统的主旋律献礼片不同,《明月几时有》没有围绕单一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典型人物进行叙事,而是三线并行,以碎片化的散文叙事风格铺陈情节。以方兰母女和刘黑仔为代表的东江游击队队员承担着营救文人名士的任务,李锦荣、张咏贤等人负责搜集、传递日方情报,已至暮年的少年游击队员彬仔则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回忆过去。三条线索穿插进行,使历史整体在时空与记忆的交错中被分割成碎片,从而消解了以价值导向为目标的宏大叙事,转向针对日常生活和战时情绪加以书写。许鞍华刻意舍弃了传统的大片叙事策略,在这场对文人的大营救中,有无数可以被渲染突出的大事迹,影片却只是轻盈地展示了几次有惊无险的小行动,以此向观众表明“主体的自我建构和身份认同,只能是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在创作中,许鞍华一直尝试通过影像思考“人如何面对历史”的问题。相较于歌颂知名人物与重点事迹,她更乐于挖掘小人物的悲欢离合,收集历史中的边缘人物的私人记忆。在《明月几时有》中,影片设置了两个时空的并立,以彩色画面展现过去那个燃烧着革命热情、却又动荡不安的战时岁月,以黑白画面展现身处和平年代的当下,梁家辉饰演的彬仔面对镜头“口述历史”,以个体的力量填补宏大历史的盲区。这种“伪纪录”手法的运用,体现出导演对普通人局部记忆的重视,她以此尝试在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之间搭建桥梁,书写“内地与香港之间关于国族百年历史中的离散记忆”。明月已照耀大江,此时便是最好的时代。(编辑:海边淡鼠)
2015年
导赏:《哪一天我们会飞》是黄修平执导的青春题材电影,其细腻的叙事和深刻的主题在华语青春电影中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影片于2016年3月在内地上映,不同于同期青春片《致青春》那样的商业化和煽情化表达,《哪一天我们会飞》打破了常见青春片的刻板印象,淡化了煽情、冲突等商业化元素,以轻快的风格、柔和的叙事来吸引观众,展现其对于青春与成长的独特见解。影片通过杨千嬅饰演的余凤芝的回忆,构建过去与现在交替的叙事结构。以极具艺术感的画面表现,重现了90年代香港青年的校园时光,通过明亮的色彩、流畅的运动镜头,以及轻快的配乐,勾起观众的青春记忆,具有很强的代入感与感染力。而在成人世界的描绘中,导演则采用了狭小、压抑的室内镜头,传达出余凤芝与丈夫彭盛华之间的婚姻危机与现实困境。这种过去与现实的强烈对比,为影片增添许多叙事深度。影片人物塑造得十分生动立体,人物命运令人感慨万千。苏博文从小梦想着成为一名飞机师却患上色盲无奈放弃,但历经人世浮沉之后,他最终选择了拒绝妥协。他破釜沉舟,以死亡祭奠了青春——“偷”了一架小型飞机,飞向了理想的彼岸。他的死亡并非简单的叙事结局,而是对梦想追求的一种浪漫化与神圣化处理。苏博文的死亡使他成为梦想的守护者,将他与成人世界的残酷、妥协和乏味永远隔离开来。他的离去,象征着青春梦想的美好与永恒,也是在成人世界中无法实现梦想的深刻隐喻。细腻的叙事、鲜明的角色塑造以及对梦想与现实的深刻探讨,使《哪一天我们会飞》超越了大多数校园青春片传达出更为深层的意蕴,在电影市场中将商业成功与艺术口碑一并收获。(编辑:颜诗雨)
2014年
爱的根源
爱的根源

导演/

导演:黄修平/
类型:剧情/
2013年
2009年
风车
风车

导演/编剧/

导演:黄修平/
主演:乔宝宝/叶蕴仪/
播放正片
2007年
2004年
剧情:  两名中一学生,戴志伟性格表面较酷,其实是因为他较迟熟,觉得男孩子和女孩子是应分开玩的,喜欢女孩子对於他是「核突」甚至「变态」的表现。麦泰莱则人细鬼大,喜欢讨论哪个女同学像哪个女明星,偶尔开一些「有味」玩笑,但他并不下流,因为他性格非常开朗,无论对男女同学都十分友善真挚,即使同学说他不是,也从不埋怨,所以无论男女同学都喜欢他。   两个性格相反的男孩因足球走在一起,成了无敌合拍的双箭头,而且越来越老友鬼鬼。直至一天,才刚刚踏入青春期的志伟开始怀疑自己对阿泰的友情其实是爱情。他一来怕可能成为「基仔」,但更重要是他对一向认为是「核突」的爱情仍然招架不来;但阿泰的热情又实在难以抗拒。结果在一场重要校际赛的前一晚,还是糊里糊涂的志伟竟向母亲表白自己是基的,换来母亲严厉的责骂。第二天的足球赛中,志伟神秘缺阵失踪。晚上泰莱回到球场终於找到他。最初泰莱仍向志伟表示关心,对於成败不放心上,只要志伟平安没事,但却遭志伟狠狠的推倒在地上,毫不领情,泰莱终忍不住还手。 二人在雨中大打出手,他们越打越激,是玩玩还是决裂,就有如雨汗水一样,再难分别,彼此间是爱情或友情也不再重要。此时,在电视球赛里,当碧咸拥着奥云,我们也不再深究什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