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ördis Triebel

2018年
2016年
2015年
2009年
2008年
剧情:  这部电影改编自一个女人的日记。该日记是在为了躲避炮弹轰炸的地下室写下的,记录了二战的最后几个月,苏联红军进驻柏林的真实境况。故事详细描写了德国妇女如何受到了苏联军人的强奸和虐待,并最终成功逃脱。这个不愿意透露的姓名的女人(尼娜·霍斯饰演),利用了一名士兵对她的迷恋,才得以生存,她认为他是她的情人,并非是强奸犯。但当她真正的未婚夫从前线战场返回家乡,却唾弃她,认为她遭到强奸了,是肮脏的。当时很多在柏林生活的人都被迫使用过这样无奈的生存方式。这部电影被认为该受到每个人的关注,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战争是一次毫无尊严可言的社交。 幕后制作   电影因为题材敏感,上映后引起了多方的关注,于国际与德国本土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在圣巴巴拉国家电影街上,获得了最佳国际电影奖,并在有“德国奥斯卡” 之称得德国电影奖中占据了最佳女配角和最佳音效的提名。原著小说的时间跨度是从1945年4月20日到6月22日,只有短短的两个月。而原著小说的出版也是一波三折,先是在作者的朋友之间传看,被其中一位作家朋友Kurt Marek负责推荐宣传,得以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先后在美国、英国出版,却没有受到德国文坛的关注,直到近年的再版,才又一次备受瞩目,并被搬上银幕。在小说最初出版后,经由作者的要求下,封面上的署名为无名氏,以保护她的安全。直到她死后,其真实姓名Marta Hillers才被披露出来,又引发了一阵争议。Marta Hillers被认为是“第三帝国(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小规模的宣传员”。   影片由在德国颇具影响力的马克思·法贝尔布克执导。他最早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意大利从事戏剧方面的工作,后来去德国慕尼黑学习并为康斯坦丁电影公司工作。在执导过一些舞台剧和电视剧后,他的第一部电影长片《战火中的伊甸园》就让他受到了世界的瞩目,该片提名了当年的美国金球奖,并在柏林电影节拿下了最佳女演员的奖项,于其他国家的著名电影节上也都有所斩获。《战火中的伊甸园》的故事背景就设定在二战时的柏林,讲述了一个德国女人和一个犹太女人之间的感情故事,让炮火见证了一段比生命更加伟大的爱情,感动了无数观众。作为他的第三部电影作品,《柏林的女人》再次将镜头对准了硝烟笼罩的柏林,关注着身处在战争年代那些不幸女人们的命运。由于上次愉快的合作,《战火中的伊甸园》的主演之一朱莉安·科艾勒再次出演了《柏林的女人》,这位柏林影后的参演为电影增加了不少分量。而出演女主角的尼娜·霍斯更是在2007年凭借《耶拉》刚刚摘得柏林电影节的影后桂冠,两位柏林影后的同台彪戏自然成为了影片的一大看点。电影从各个方面都尽量贴合了原著,比如小说作者在写日记时是三十四岁,而尼娜·霍斯在拍摄电影时是三十三岁。更加保证了表达人物状态的精确度。 
2007年
剧情:劳伦斯是一个忠于他的工作的人,或许有点太忠诚了。作为德国财政部长的顾问,劳伦斯整天瞑思苦想他的文件。然而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女人,她叫吉娜,是个助产士,这个女人令劳伦斯产生了极大兴趣。 突然他意识到他在他的固执和孤独的生活中失去了很多东西,于是他冲动地邀请吉娜陪他参加G8集团首脑峰会。 吉娜接受了劳伦斯的这个意料之外的邀请,并且发生了一段不大可能的恋情,这段恋情不仅改变了劳伦斯的生活,而且甚至改变了国际政局…… 很快生气勃勃的吉娜没有适应进入这个乏味的外交家和经济学家的世界。吉娜说的语言是他们已经很久已经遗忘的——心灵的语言。劳伦斯去对此着了魔,尽管动荡不安开始影响他的生活。 劳伦斯和吉娜的温柔的爱情在发展,这个过去的官僚主义者几乎认不出现在的自己了。他在第七层天堂。然而他开始疑虑——他有力量和吉娜在一起吗,甚至在情况开始困难的时候? 情行很快就困难了。吉娜认识到峰会上的大多数政治家比起降低世界的贫困来讲,他们更在意他们的琐碎的虚荣和争论。吉娜获悉了更多的时候,她开始直言不讳的挑战强权去做更多的事情以结束世界的贫困。 对于劳伦斯,他对吉娜的爆发很尴尬,担心她的不敬的举动会令她失去工作——工作是他在遇到吉娜之前最在意的事情。劳伦斯现在必须面对困难的抉择——他能为爱放弃他的事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