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珊

Saan Leung

有片源
2006年
导赏:电影《我要成名》是2006年由刘国昌执导、刘青云与霍思燕主演的一部深刻描绘娱乐圈现实生态与个体奋斗历程的佳作。本片不仅以其师徒之间感人的互相救赎获得无数观众的共鸣,还凭借二人细腻微妙的情感刻画和对娱乐圈乱象和内幕的揭示与批评,激励了无数观众。本片的角色塑造与演员的演技呈现独具魅力。刘青云以精湛的演技,很好地诠释了潘家辉这一复杂多变的角色。热爱表演的他,既有对艺术的热烈追求也有对人格的执着坚守,但性格的高傲、暴躁和执拗,让他在娱乐圈中举步维艰、怀才不遇,这个疲惫而失意的中年男人,却在遇到吴晓菲这一新鲜血液后重拾对演戏的热忱与信心,在演技上再攀高峰,他的关怀备至、隐忍无奈、挣扎与坚韧,让我们与角色同喜同悲。霍思燕饰演的吴晓菲带来清新自然之风,作为初出茅庐、默默无闻的小演员,她怀揣梦想,以特有的纯真善良和非凡的勇气与坚持感染了心灰意冷的潘家辉。敢想敢为的她乐于尝试各种挑战,从未退缩,她的成功也是对她个人努力的一种赞许和“苦心人天不负”的价值肯定。《我要成名》不仅是潘家辉、吴晓菲的个人成长史,更是以纪录式的方式而成为具有深刻现实意义的社会寓言,揭露了娱乐圈的残酷生态和演员成名路上的艰难历程。“会演戏可惜不会做人啊,监制生日有没有送液晶电视啊?”等戏谑性台词揭露了残酷现实和种种潜规则,二人成名前后的对比则体现了名利场中人性的光辉与阴暗。而潘家辉对演戏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自我价值的不断探寻则为观众树立了励志典范,吴晓菲的纯良坚韧、乐观积极让观众看到了人性中善良的一面,是对“有梦想、坚持和努力就一定能实现”这一人生信条的正向传递。本片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碰撞、坚守与沉沦的抉择,引发无数观众对娱乐圈现状的思考与自我成长的感悟,是一部值得反复品味的佳作。(编辑:刘若能)
1991年
1990年
导赏:《天若有情》以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情感以及那一幕幕令人难以忘怀的经典画面,成为了无数影迷心中永恒的浪漫与悲剧交织的典范。影片由杜琪峰监制、陈木胜执导,刘德华、吴倩莲主演,不仅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风靡亚洲,至今仍被无数影迷津津乐道,尤其是华仔骑着摩托车,鼻血淋漓却眼神坚定,后座载着身穿婚纱的吴倩莲,在主题曲的旋律中穿梭于都市霓虹下的场景,更是被奉为华语电影史上最浪漫也最心碎的瞬间之一。影片故事并不复杂,以华弟与富家女Jojo之间跨越阶级的爱情为主线,黑帮火并为副线,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光辉与阴暗,以及命运的无常与残酷。华弟与Jojo的相遇源自突如其来的危难,过命之交、情深意重。然而,他们的爱情却仿佛被宿命的枷锁紧紧束缚,既面临着来自仇人对手的无情迫害游走于社会边缘的黑帮小混混,又是一个深情款款、为爱痴狂的男人。刘德华在这部爱情电影中奉献出的了最为完美的演绎,充分展现了角色情感的多层次性。而吴倩莲饰演的Jojo,则以其清纯脱俗的形象和动人的情感表达,成为了影片中最温柔的存在。她的勇敢与坚持,让这段看似不可能的爱情显得更加珍贵和动人。正如歌词“不知不觉这城市的历史,已记取了你的笑容”以及“前尘后世轮回中谁在声音里徘徊,痴情笑我凡俗的人世终难解的关怀”,袁凤瑛的演唱在影片中起到了重要的点题作用,不仅描绘了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还隐含了宿命的无奈与轮回的深刻。这与影片中华弟与Jojo之间跨越阶级的爱情悲剧相契合,表达在宿命论下挣扎的残酷青春,寄托了每个人对纯洁爱情的热切渴望与追求。(编辑:明慧)
1987年
1986年
1984年
1983年
1979年
197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