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国安

有片源
2010年
导赏:该片作为一部跨越千年的经典故事,其英雄书写的变迁不仅映射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观念与价值取向,也展现了艺术创作对于传统题材的创新与重塑。陈凯歌执导的电影《赵氏孤儿》,都试图通过创新的叙事手法与深刻的主题挖掘,实现英雄形象的消解与重塑。这些新编作品不再单纯追求英雄主义的颂扬,而是更多地聚焦于人性的复杂、道德的模糊以及历史的沉重。陈凯歌的电影尤为突出,它通过细腻的情感刻画与视觉语言,展现了角色内心的挣扎与矛盾,使得“英雄”与“反英雄”的界限变得模糊,从而引发观众对于正义、牺牲与复仇的深刻思考。无论是英勇无畏的程婴,还是机智过人的公孙杵臼,亦或是命运多舛的赵氏孤儿,每一个角色都被赋予了鲜明的个性和深刻的内心世界。他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在电影的镜头下得到了生动的展现,使得观众能够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影片的主题深沉而宏大,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复仇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忠诚、牺牲、人性与道德冲突的深刻探讨。这种对人性深度的挖掘,使得电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在情节设计上,电影巧妙地将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交织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紧张激烈的戏剧冲突,将观众带入了一个充满悬疑与感动的世界,展现了编剧和导演的高超技艺。它通过对古代中国历史的再现和解读,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电影中的家族观念、忠孝思想以及道德冲突等元素,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电影的呈现,这些文化元素得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深度。(编辑:张昕一)
2004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广东省大亚湾核电站。   这里有成千上万名电力建设者在挥汗拼搏,一核的建设已经完成并顺利发电,二核正在紧张地建设中。   正当大家冒着炎热酷暑和超负荷的劳动压力而奋力工作之际,为二核常规岛提供设备的瓦特公司传来不幸的消息,由于质量问题该公司不能如期交付三台汽轮机,这就意味着整个工期将延后4个月,连带拖延的还有不能按时向珠江电网并网发电,国家为此将遭受16.4亿元人民币的重大损失!   瓦特公司深知按照合同约定,自己根本就不可能承担巨额的赔付,其首席工程师乔治希望双方通过协商来解决这个问题,可是现实的紧迫和严峻毕竟摆在面前,大家都一筹莫展。就在这紧要关头,负责二期工程施工的、素有“铁军”称号的泰山电力集团副总经理高歌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按计划工期还有11个月,如果施工方抓紧赶工用7个月完成11个月的工程量,二核就可以如期完工。但前提是瓦特公司必须为此付出相当高的劳动报酬。这一大胆的设想遭到许多人的质疑和否定:既是泰山集团总经理、又为高歌岳父的李子华认为,不能单纯地以经济指标来衡量一个企业的生存能力,工程质量是泰山集团的生命,不能轻易地拿公司的声誉冒险;工程师们则认为经过几十个人多次精心测算、制定的施工计划若按期完工都需要分秒必争,重新制定赶工方案、7个月干出11个月的活简直就是异想天开;高歌的妻子李娟希望父亲顺利地退休,重新设计工程计划就意味着对父亲以往工作的否定……尽管如此,高歌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只要仔细评估、调整每一个项目,缩短工期是可以实现的。   最终,李子华还是同意高歌带领一部分工程师用7天时间重新制定赶工方案。经过一番仔细测算,高歌等核电建设者们不仅提出了可行的施工方案,还与瓦特公司及时地沟通、谈判,为泰山集团赢得了6000万的经济回报。   2004年4月6日,大亚湾核电站二期工程首台百万千瓦机组并网发电成功,比原计划提前48天完成任务,为国家挽回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002年
198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