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杏璇

Hang Shuen So

有片源
2002年
1990年
导赏:《喋血街头》是1990年吴宇森执导,梁朝伟、张学友、李子雄主演的动作片。相比于《英雄本色》的酣畅淋漓,《纵横四海》的快意人生,《喋血街头》是吴宇森作品序列中很是特别的一部,不单是因为巨额的制作费用和揭露人性的残酷情节,更是因为《喋血街头》是吴宇森曾经贫民区生活的真实写照,他将自己的朋友、自己的生活放在其中,也正因如此,本片在吴宇森一贯的“暴力美学”包裹之下却透露着他罕见的情感宣泄:利益之下兄弟反目成仇的悲痛和对旧日美好情谊的缅怀,令人看过后久久不能释怀。《喋血街头》是吴宇森一贯“男儿情谊”主题的延续,几位主角阿B、辉仔和细荣虽出身贫困但互相扶持、情同手足,但吴宇森这次却选择了友情的背面:背叛,即友情的失落。影片前部以温暖的柔光镜头展示三人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旧日兄弟情谊,以鲜血和拳头为证,足见为兄弟两肋插刀的忠诚与一同出生入死的勇气。后半部分却足见利益诱惑之下“为了箱金子连兄弟都杀”的人性之恶,三人互相残杀,折射了危难关头人性的残酷和良知的泯灭。两声枪响,细荣是为保全自己,只能对辉仔痛下杀手;阿B是为成全他人,不愿见辉仔苟延残喘。吴宇森将兄弟之间情比金坚和有仇报仇的二元逻辑放置于战乱、利益、生命等多重维度之下,以“善”之艰、“忠”之难足见兄弟情谊的复杂性与凝重性,于肮脏与纷杂的诱惑之下保全人的尊严和情的坚贞,吴宇森对现实的剖析固然残忍,却也深刻。《喋血街头》仍是吴宇森“暴力美学”的极致体现。不仅有鲜血喷溅、持枪射杀等暴力画面的不吝展示,本片在高额的制作成本之下更不惜呈现炮火纷飞、烈火燃烧等震撼激烈的大型动作场面。导演自身经历的加入使本片在暴力之余不乏情绪化的表达,不仅是经典的慢动作镜头展示暴力瞬间,以时间的延续扩大了受难瞬间,被迫屠戮的场景在升格镜头特有的凝滞性扩大了情绪渲染,从而使暴力具有悲怆之美;推镜头来试图探究人心和交叉蒙太奇的使用构成宣泄性的抒情段落,兄弟三人骑车快意驰骋和阿B身携辉仔头骨与细荣开车展开决战的镜头交叉剪辑,相同的地点背后是物是人非之悲与手足相残之恨。然而,无论是出家人救回奄奄一息的阿B,使他在鲜花边劫后复生,还是辉仔看见难民于心不忍,将钱撒出车窗的怜悯之举,都不难见得吴宇森作为基督徒济世救人的慈悲之心。(编辑:刘若能)
1989年
1988年
1987年
1984年
1982年
剧情:宋庆元年间,金起于极北,蒙古称雄大漠,中原烽火四燃。动荡的时局成就了射雕英雄,也成就了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传说… 雪之夜,南宋军官段大德在大金赵王完颜洪烈的授意下,率兵洗劫了都城临安郊外的牛家村,从山东逃难来此的郭啸天、杨铁心两家惨遭横祸,家破人亡,已怀有身孕的郭、杨两位夫人,一个逃往蒙古大漠,一个被劫持到金都王府,从此天各一方。全真教道士丘处机与江南七怪相互约定,分头寻找并教导两家的后人郭靖、杨康,十八年后在嘉兴醉仙楼一决高下。由此江南七怪万里追踪,深入大漠,6年之后,终于找到了寄居草原的郭靖母子,并悉心教导天资愚笨的郭靖。 18年后,郭靖奉师命南下。目睹了大难不死的杨铁心一家劫后重逢,然而杨康却拒不认父,杨铁心与妻子勉强逃出王府,最终仍被迫双双喋血街头。遭遇人生巨变的杨康,虽也曾心神激荡,左右摇摆,但在患得患失之余,仍贪恋富贵,终于认贼作父,靖、康兄弟不得不分道扬镳。其后,杨康不断玩弄机巧,伤人害命,但杨铁心的养女穆念慈仍一心痴恋于他,苦苦追随,直到杨康受到匪夷所思的命运恶报,惨死在嘉兴铁枪庙中。 郭靖与黄蓉在张家口一见如故,在中都再见倾心。但成吉思汗之女华筝许婚在先,丘处机为穆念慈保媒于后,郭靖在道德与情感的矛盾中难以抉择。而欧阳克对黄蓉不死不休的纠缠,又给郭靖、黄蓉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烦恼。进而七怪排斥东邪之女,黄药师却又看不上愚笨的郭靖,两人之间咫尺天涯。五位师父被害于桃花岛,逼郭靖与黄蓉反目。华筝出现于撒麻尔罕,又让黄蓉心灰……这一对两情相悦的青年,经历了三番五次的离合悲欢和七曲八折的坎坷磨难,才终于天遂人愿。 郭靖随黄蓉故国万里之行,临山川湖海,亲中原风物,受文化熏陶,进而遍识天下武林高人;拜北丐为师,与老顽童结义,听东邪销魂蚀骨的箫声,见南帝救死扶伤的功夫,又无数次与西毒拼死搏击,使得郭靖的武功、心志、人品不断与时俱进。进而,报杀父深仇,消师门积怨,夺《武穆遗书》,率大军西征;承亡母之教,上华山论剑,救襄阳国难,质询成吉思汗何谓英雄—这位纯朴憨厚、木讷愚钝的射雕英雄,终于成了一个为国为民、悲天悯人的侠之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