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智斌

Kenny Kwan

有片源
2013年
导赏:自20世纪20年代起,《聊斋志异》中许多说狐道鬼的故事便陆续被搬上银幕,有的还被反复地改编上演,如《倩女幽魂》等,皆是家喻户晓、令人难忘的名片佳作。2013年,集编剧、音乐人、导演、监制于一身的多面型能手牛朝阳再次成功地将聊斋故事《小翠》搬上银幕,于2013年9月为全国影迷尤其是“聊斋迷”奉上了一道美轮美奂的视觉大餐———3D玄幻大片《白狐》。影片《白狐》公映后,反响很大,好评无数。不仅因为其3D技术的运用、现代流行元素的加入,还在于其对原有故事构架的突破,即不再遵照小说单纯地通过主人公的婚后生活来言情述事、刻画人物及传达主题,而将重点放在婚前男女双方爱情波折的展示上,以此凸显人物各自的性格及富有现代气息的婚恋观。换言之,电影《白狐》既有聊斋故事《小翠》的“元神”,又有许多错综复杂的“节外生枝”,却能浑然一体,毫无割裂与剥离之感。《白狐》不但将《小翠》 中的主要人物加以大力改造,如小翠、元丰、小翠之母等,还新增了小翠众姐妹、元丰表弟、海蝠王等人,将主人公置于更为复杂的关系与环境之中,从而大大地加强了影片的深度与广度。观众在 《白狐》中看到的是小翠在追寻真爱过程中的执著和在大是大非前的果敢;元丰也不是原著中那个起初痴傻透顶、尔后用情颇深的单纯男子,而是一个千年才会出现的拥有至阳玄魄的人,负有置海蝠王等妖魔于万劫不复的使命。《白狐》不仅是牛朝阳在玄幻题材方面的开山之作,还是他对魔幻题材的升级之作。牛朝阳在编导该片时,一改此前惊悚悬疑的编剧模式,不再用不间断的悬念来营造令人窒息的氛围,而是用一种舒缓的节奏讲一个刻骨铭心的爱情故事。这就使影片有了独特的艺术呈现,如传统的故事构架与玄幻题材的新潮演绎的结合,传统的二元(正邪)对立的叙事模式与现代影视多角度叙事的结合,画面、服饰、音效、灯光等艺术元素中传统效果与现代影视特效的结合,爱情内核中传统因子对现代真爱的诠释等等。这些也是牛朝阳想让观众通过该片发现与感受到的特别之处。3D版影片《白狐》为聊斋故事《小翠》做了丰富多彩的现代演绎,也为其他玄幻类、3D类影视的编导与拍摄做了个很好的示范。(编辑:赵敏)
2012年
2011年
2005年
导赏:从导演技法上讲,刘镇伟的“鬼才”在《情》片中展现无遗,近两个小时片长里绝无冷场,既有“大话西游式”的搞笑对白、催人泪下的煽情场面,又在整体上采用了大量电脑特效营造“大片”的氛围。开场的一段“空战”便十分有气势,孙悟空与自己变出来的“小孙悟空”在半空中迎战树妖军队,双方都是“千军万马”,雷霆万钧的炫目场面让人几乎透不过气来。而通过时光隧道“回乡探亲”的地球人用激光枪与妖怪激战等天马行空的“空战”场面更是层出不穷。各种看似杂乱无章的元素糅合在一起,却别有一番味道。童话般的色彩和情调、无厘头的经典台词、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大规模及制作精良的特技,赋予了《情癫大圣》与众不同的精彩。从情感主题上讲,《大话西游》中的唐僧舍已救人,排斥爱情;而《情癫大圣》里的唐僧说是将爱分给众生,哪知自己已陷入爱情魔法世界。至尊宝让我们明白错过的痛憾与蓦然回首的珍惜,而唐三藏的俗世之行告诉我们:大爱于无形。“曾经有一份真挚……”一句早以成为公认的经典。然而“世间最远的距离……”一句,在影片最后透着淡淡的忧伤,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反而让其成为经典。总之,《情癫大圣》是一部风格杂糅,符合大众口味的“大话”电影。《情癫大圣》的画面杂糅了很多风格,水墨和三维动画映衬着美丽的自然风光,看起来并不散乱。纯净的蓝色是电影的主色,表现在人物的衣着和周遭的环境,白色又与之水乳交融,影片在这种基调之下看起来非常的透彻。《情癫大圣》中可以看到很多熟悉的场景,但是它以诙谐的方式出现,完成一种近似狡猾的讽刺,但是却无抄袭和生搬硬套之感,电影开始有几个场面让你感到面熟,却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改良的。此时《花样年华》、《十面埋伏》、《功夫》、《星战》中的镜头都被变换使用,让人会心一笑,含义不言自明。所有这些材料被刘镇伟拿来,用恰当的火候,或急或缓地煨炖,倒也讨了众人的欢心。
2004年
导赏:陈木胜的《新警察故事》不仅是成龙电影生涯中的一个高峰,也是香港警匪片类型中的一部经典之作。这部电影以其独特的叙事特征、深刻的人物塑造和精湛的电影剪辑技巧,展现了香港警匪片的成熟与深度。《新警察故事》延续了成龙电影中的经典警察形象,但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影片中,成龙饰演的陈国荣是一个事业有成的高级督察,但随后他遭遇了职业生涯中的失败,这一转变打破了传统英雄形象的完美性,为角色增添了更多的人性色彩。影片通过这种人物设定,展现了警察在面对挑战时的脆弱和挣扎,使得角色更加立体,更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影片的叙事模式采用了二元对立和双序列的叙事结构,这在香港警匪片中十分常见。陈国荣与关祖之间的对抗,构成了影片的主线。这种正义与邪恶的较量,不仅推动了剧情的发展,也体现了影片的核心主题——正义的实现往往伴随着牺牲与挑战。同时,影片还通过陈国荣的个人经历,如他与女友的感情线,展现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使得叙事更加丰富和多元。《新警察故事》展现了剪辑师邱志伟的高超技艺。影片通过精心的剪辑,使得动作场面更加流畅和紧凑,同时也加强了情感的渲染力。剪辑不仅连接了影片的各个场景,更是在叙事中起到了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例如,影片中陈国荣的失败和之后的自我救赎,都通过剪辑巧妙地展现了出来,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角色的心理变化。此外,影片在视听风格上也展现了悲情倾向,这是陈木胜电影的一个显著特点。通过俯拍镜头和特写镜头的运用,影片传达了一种悲悯的情感。配乐上,小提琴的旋律和女声的吟唱,进一步强化了影片的悲剧感,使得观众在紧张刺激的动作场面之外,也能感受到角色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新警察故事》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商业上的成功,更在于其艺术上的探索和创新。陈木胜通过这部电影,展现了香港警匪片在类型上的成熟,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影片不仅为观众提供了紧张刺激的观影体验,更是引发了观众对于正义、牺牲和人性的反思。(编辑: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