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 Buntzen

有片源
2004年
剧情:  故事开始于一伙朋友在小酒吧里聊天,谈起该用什么态度面对生活的话题,简单说就如同本片海报伍迪·艾伦一手一个拿着的面具:哭还是笑?   于是朋友们开始假设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名叫美琳达的女人有两个孩子,但结婚多年的她却与一个摄影师发生了婚外恋情,最终被丈夫发现后与其离婚并夺走了孩子的抚养权,当她一心想与摄影师开始新生活时却发现对方另有女友,于是在近乎疯狂的情绪下她失手杀了摄影师,法院经过心理测试后发现美琳达的精神已经处于分裂状态,需要休养,于是将她释放,但是她却失去了探望两个孩子的权利。在这个大前提下,两个持不同想法的朋友开始讲述一个女人的两个处境——   两个故事都有同样的开场,那就是闯入别人聚会,聚会也都有个共同之处,主人都是演员,客人则是导演。而过程都是一场三角恋爱,结局都是以跳楼为中心的闹剧。   但两个美琳达当然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哭泣的美琳达每天穿着黑棕两色的服装出现,每天无休止地抱怨。而高兴的美琳达则穿粉色系列,生活中充满了阳光和趣味。   最终影片回到了朋友的小酒吧里,讲完故事的朋友们似乎都了解了什么样的生活是该过的,于是其中的长者总结道:看吧,生活是短暂的,下一刻什么都会发生,所以我们应该享受生活,享受爱情。在一个响指后,我们回到了各自的生活。   电影十分坦诚地剖析了很多家庭存在的问题以及很多单身女子的处境,用微笑和哭泣两张脸、两个故事告诉我们该如何面对命运抉择,面对生活,面对家庭。是选择被厌倦遗弃,还是重新开始新生活,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人?很多东西是自己选择的,不能怨天尤人。人只有自己站起来,旁人才能帮你一把,如果连你自己都放弃了,别人更不会伸出手。人对弱者的同情是有限的,自哀自怜只能像祥林嫂般的遭人厌弃,人生苦短,何不让自己活得精彩些?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为什么一定要做怨妇?所有的喜剧和悲剧都是自己造成的,视乎你的选择。
2003年
剧情:  1953年,坐落在美国马萨诸塞州、被誉为“没有男子的常青藤”的卫斯理女子学院,新来了位艺术史老师,名叫凯瑟琳·沃森(朱莉娅·罗伯茨 饰),她是个美丽成熟的女人,刚刚从加州柏克莱大学毕业,在大学里接受了自由改革思想,立志要成为一名杰出的教授。   50年代的美国虽然女性的地位渐渐受到重视,但在上层社会封建思想仍旧非常严重。在卫斯理这所著名的女子大学,学生们大都有着良好的家庭背景,从小接受过优秀的教育。但学院对学生的教育不是教他们如何获得自己感兴趣的学科知识,也不重视心理教育,而是把学生的成功与否定义为今后的婚姻,她们学习的目的无非是嫁一个好丈夫。以贝蒂(柯尔斯滕·邓斯特 饰)、琼(朱莉娅·斯泰尔斯 饰)和莉薇(玛吉·吉伦哈尔 饰)为代表的几个非常好动的女孩子,喜欢在班上卖弄风情,甚至用各种办法在课堂上向老师发起挑战。凯瑟琳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沿袭学校一贯的教学做法和风格,她不仅挑战学校的一些做法、规矩,而且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并且大胆去实践她们的想法。最终她以青春率直的作风,丰富的艺术史知识以及风趣热情的授课风格,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被女学生称为“蒙娜丽莎”。   这样一位被学校的传统势力视做“异类”的女子能否成功达到她的目的,让她的学生们脱离束缚,找到自我?还是最终等待她的是那些传统观念,传统势力的猛烈“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