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 McKay

2007年
剧情: 尼古拉斯·安吉尔是伦敦警察局的一名敬业而出色的警官,他的业绩如此优秀,以至警局里的其他人都会因他而黯然失色。于是,上司将他派到偏远的斯坦福德村庄。20年来,那里没发生过一起谋杀案。   安吉尔和丹尼·巴特曼结成了搭档,巴特曼善良、热心而天真,他是当地警局督察员的儿子,还是一个动作片影迷。安吉尔的到来让巴特曼有机会体验真实枪战和汽车追捕的刺激,这正是他一直梦寐以求的。   正在尼古拉斯烦心于镇里鸡毛蒜皮的事务和身边的苯搭档时,镇里却发生了一桩案件,一个披着斗篷的的神秘人物成了头号嫌疑犯。然而随着时间流逝,斯坦福德的治安仿佛又回归平静。安吉尔开始和同事发生冲突,大家都认为安吉尔只不过是一名紧张不安的城市警察罢了,他对村子里的异常动静过于敏感。尽管如此,安吉尔却拒绝停止调查,他起初怀疑超市老板西蒙·斯金纳涉嫌谋杀,原因是受害者参与了一个利润丰厚的商品买卖,从而损害了斯金纳的利益。不过一切证据表明斯金纳是清白的。   在旅馆房间中,安吉尔中了埋伏,杀手正是受斯金纳指使的超市工人,安吉尔将杀手制服,一切终于真相大白:原来警局督察员和社区巡视联盟有意让斯特福德成为英国的“年度村庄”,只要某人对村庄的名誉构成威胁,他们就会不择手段铲除后患。安吉尔发现了多位遇害者的尸体,而他的搭档巴特曼也是联盟成员,孤身一人的安吉尔被逼上绝路。   不过,良心未泯的巴特曼并没有杀死安吉尔,巴特曼佯装杀害并埋掉了安吉尔,实则将安吉尔送出村外,催促他赶快逃命。然而惊魂未定的安吉尔并不甘心,他决定制止联盟的非法行径,只身返回斯坦福德。安吉尔弄到了足够的弹药和装备,同巴特曼携手围剿全村的不法之徒。经过激烈的枪战之后,当地警局的同事也得知了真相,合力将斯金纳和巴特曼的父亲绳之以法……
2006年
剧情:  Pierrepoint从1933年起成为英国职业绞刑师,往来于各个监狱执行死刑。这个行当讲究身份的秘密、绝对的冷静以及精准的计算。临死前,犯人们最后听到的是Pierrepoint轻轻的一句“请跟我来”;看到的都是Pierrepoint不苟言笑的面孔。在为犯人蒙上头套后,他绝不迟疑一秒,马上走到一边推下机械杠杆打开死亡之门。职业性的果断、迅速,为他创造了7秒半完成行刑的纪录。   由于是公认的英国第一绞刑师,1945年二战结束时,他受盟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数次远赴德国,对纽伦堡审判后的纳粹战犯执行绞刑。蒙哥马利请他出马的原因很有趣:因为看不惯美国人总是半小时一小时都搞不定一次行刑,要让人看看英国方式“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最人性的”。   对Pierrepoint在德国执行死刑的描写相当生动:英国绞刑要求行刑师事先准确地估算出死囚的身高体重,然后算出需要绳索的长度,在行刑结束后要为犯人清洗、入殓。通常这一过程需要两天时间。但第一次去德国,他得在一周时间内结果13个纳粹,这显然是对“职业”的一次挑战。影片中,Pierrepoint和盟军为他提供的助手在远处观察囚犯,助手逐一向他介绍囚犯的姓名、职务、军衔、罪行……Pierrepoint打断他:乾这行,我们需要的只是高度、重量,别的什么都别告诉我。为了行刑效率,他安排先让体重较轻的女犯上绞架,后来又设计出一次可为两人行刑的绞架。当杀人成为职业,它就有了和其他行当一样的“职业美”,影片为他重复、迅速的行刑过程配上了圆舞曲。   何以Pierrepoint能够如此“冷酷”?他和助手说,“当我走进(行刑室),我把Pierrepoint(这个人)留在外面。”这真是现代化“单面人”的极好写照。作为职业,英国人自然也要讲究职业自身的“道德”,Pierrepoint每次清洗犯人尸体都一丝不苟,他认为死囚已经为他/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行刑后,他们则是清白的了。在德国时,他因为盟军少给了一副棺材而大为不满,这违反了他的职业道德。    令Pierrepoint不安的是,他本应是秘密的角色,却因为执行对纳粹的死刑,成了公众人物。一方面他受到国人英雄般的赞美,另一方面也成为反对死刑主义者们的标靶。Pierrepoint从前很少考虑这个行当的残酷性,对他而言,职业就是职业,他甚至从不和妻子讨论他的工作。直到1950年的一天,他亲手为他的朋友、妒杀前女友的James Corbitt“送行”,导致精神几乎崩溃。这成了Pierrepoint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在他眼里,囚犯们不再是工作对象,而是有表情、有感情的人。1955年,在为“女王陛下服务”了22年、处死了608名死囚后,他写信辞去了绞刑师的工作(电影中的数字和维基百科上的介绍有出入,维基说他在1932年到1956年处死过450人,包括200多纳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