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健

Xuejian Li

有片源
2023年
2021年
2019年
2018年
2016年
导赏:《老阿姨》改编自全国道德模范龚全珍的亲身经历,作为一部传记电影,影片以对事实真相的尊重与再现作为基础,辅之以艺术化的处理与情感渲染,塑造了既生动又立体的人物形象,最大程度地彰显了龚全珍、甘祖昌勤俭节约、以民为先的高尚品质。历史视角下的人物传记片主角多为男性,女性往往以配角的身份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老阿姨》选取龚全珍作为影片主角,从她的主观视角展开对三十余年婚姻生活的回忆,既弥补了传统主旋律电影对女性英模形象刻画的不充分,也未削弱甘祖昌等男性人物在历史中的实际地位,为看待历史与重要人物提供了全新视角。在塑造人物时,影片采用了平民化的叙事角度,让人物回归生活,不仅注目于他们的功勋荣誉,更强调他们作为父亲母亲、丈夫妻子的平凡人身份。女儿想要一条花裙子参加少先队入队仪式,这与甘祖昌向来奉行的节俭朴素思想相违背,他指责了女儿,却又在深夜默默送来一块花布。这是夫妻俩当年结婚时,司令员送的嫁妆,是本想珍藏一辈子的礼物。主旋律文化的传播不是强行植入,而是“润物无声”;不能强迫灌输,而要“柔中带刚”。影片调动了丰富的表现形式,在保证思想性的前提下增加整体观赏性。全片采用颇具纪实感的影像风格,纪录真实的农村耕田、生活场景,强化真实感。同时在坠桥、暴雨等转折性节点搭配特效的运用,给观众以心灵震撼。在色彩运用上,《老阿姨》通过黑白色调的转换,巧妙连接了人物命运的起伏和时代背景的变迁,以颜色区隔时间。两人相识于新疆时,甘祖昌头衔响亮,却并不认同当下的生活状态,龚全珍也未完全找到人生的方向,此时影片为黑白色调。当他们回到江西的农村老家,色调随即切换为彩色,卸去将军身份的甘祖昌在农村基层服务中增加了自我价值,龚全珍也通过对教育事业的追寻找到了可以终身寄托的信仰。(编辑:海边淡鼠)
2015年
导赏:徐皓峰以武侠为刃,剖开江湖的华丽皮囊,在《道士下山》中构建了一座充满哲学隐喻的武林围城。不同于传统武侠片的快意恩仇,影片通过何安下的“入世-历劫-出世”三幕剧,完成对武道本质的终极叩问——当功夫沦为权力筹码,当门派化作利益牢笼,真正的武者该向何处修行?导演用三重意象瓦解江湖神话:崔道宁药铺里悬挂的“妙手回春”匾额,在玉珍偷情时成了摇晃的欲望钟摆;周西宇修炼猿击术的晨昏光影,被彭乾吾的铁浮屠重甲踏成碎片;最终何安下焚烧的《猿击术》秘籍,灰烬飘向道观残破的“道法自然”石刻。这些符号的破碎与重组,暗示着武林从精神修行堕落为暴力交易的异化过程。太极图中阴阳双鱼的对抗,在彭乾吾弑徒夺权的暴行中,彻底沦为权力绞杀的遮羞布。王宝强的表演颠覆了武侠主角的常规范式。他饰演的何安下既有山野道童啃食供果的懵懂,又有目睹师娘出轨时瞳孔震颤的凡俗感。当他在血泊中拾起《猿击术》残卷时,手指在书页与血污间的迟疑颤抖,将“修道”与“复仇”的精神撕裂演绎得极具痛感。郭富城则赋予周西宇三重人格:传授武功时的道家超然,提及旧爱时的眼波暗涌,临终托付秘籍时的喉结颤动,让“隐士”形象挣脱了刻板想象。这种市井与仙侠的气质对冲,恰恰印证了影片的核心命题——武道不在云端,而在尘世修行。影片采用环形叙事制造哲学眩晕:开场何安下因粮荒下山,结尾他携残卷归山时道观已断壁残垣,这个闭环暗示着武林轮回的宿命。更精妙的是彭乾吾的两次弑徒——二十年前盗取秘籍杀害同门,二十年后为灭口斩杀赵心川,相同机位的俯拍镜头里,飞溅的鲜血精准落在太极图的相同卦位。这种暴力复现不仅解构了“武林正道”的虚伪性,更让观众意识到:所谓江湖纷争,不过是权力游戏换汤不换药的循环。动作设计成为精神隐喻的外化:崔道融的西洋拳脚象征外来文化对传统武林的侵蚀;彭乾吾的太极杀招越是行云流水,越反衬其心性的扭曲;周西宇的猿击术在月下呈现写意剪影,回归武学“天人合一”的本源。当何安下最终放弃复仇,在深山打出毫无章法的自创拳路时,树枝惊飞的麻雀与拳风形成共振——这一刻,武侠片终于挣脱了“秘籍崇拜”的桎梏,抵达“无招胜有招”的自由之境。这部充满思辨色彩的武侠异类,犹如一柄刺向武林幻梦的解剖刀。它让观众看清:江湖从来不是诗酒剑歌的浪漫图景,而是人性试炼的修罗场;武道真谛不在门派秘籍的争夺,而在直面欲望时的自我觉知。当商业武侠片沉迷于特效轰炸时,《道士下山》用哲学思辨证明:真正的武侠魂,永远生长在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思想裂隙中。(编辑:婧怡)
远方的河
远方的河

演员/

导演:金舸/
主演:李雪健/肖聪/
播放正片
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