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劲松

Jingsong Dong

有片源
2023年
导赏:电影《三大队》改编自纪实文学《请转告局长,三大队任务完成了》。影片讲述的了程兵带领的三大队在办理一起恶性案件的过程中导致嫌犯之一意外死亡,被判入狱。出狱后依然坚持追踪逃犯,最终将凶手绳之以法的故事。《三大队》动人之处不仅与银幕上以程兵等人为代表的人民警察坚守善之信念,将保障人民安全放在个人得失之前,不遗余力千里追凶的故事相关,同样与原著作者深蓝的非虚构故事中真实存在的拥有不寻常人生经历的警察密切相关。在剧本创作方面,影片前半段采用警匪片的类型手法,重点在于描述查找线索的过程。后半段则采取公路片模式,程兵一路追凶,不断遇到各种人物,受害人父亲的鞠躬,老同事的劝阻,都让程兵更加坚定追凶的决心。最终,小徐因为爱情、马振坤因为妻子、廖健因为孩子、蔡彬因为胃癌,放弃了追凶,唯有程兵带着执念走到两鬓斑白。从一个人,到一群人,再到独自一人,孤勇者甘愿选择潜隐底层,侠义寻道,虽力有不逮却矢志不渝。青山在,人未老;少年壮志,中年无悔。这正是对新时代平民英雄的群像塑造和美学张扬。在影片结尾,昔日的战友想象般地从程兵面前走过,他们并未对程兵报以英雄回归般的欢呼,而只是一如往常的简单称呼。超现实的场面调度在程兵走到十字路口并在斑马线前驻足而结束,镜头随即拉升,车水马龙的街头因为程兵的坚守而多了一份秩序与稳定。电影在角色塑造上,人物各有特点,可圈可点。陈创作为一个父亲颤抖的手,愧疚的心,即便只有几分钟的戏份,也引发了强烈的共鸣。王骁从意气风发满怀抱负的警察,到被现实磨平棱角的无奈,他将生活的无奈与经历的沧桑展现的淋漓尽致。高叶也有让人惊喜的表演,从漂亮的妻子到共患难的老板娘,潦草的发型,发黄的面容,随意的穿搭却体现了最真挚的感情。张译在对人物的刻画把握细腻,单手扛水桶的,将手包夹在胳膊下,都反复琢磨如何更加贴近真实警察的生活。影片没有华丽的辞藻与修饰,全程从真情实感出发,向人民警察的坚守与信念致敬,最终《三大队》收获7.09亿的票房。(编辑:王晶)
2019年
导赏:2019年由刁亦男执导的电影《南方车站的聚会》以风格化的视听带来浓厚的形式意味,固定长镜头的连贯性带来时空的凝滞与连贯之感,运动镜头利用演员走位进行场面调度足见导演功力,角色离开后镜头并未离开,而是停留在原地;镜头对准透过塑料薄膜的人影,而并没有对混乱的枪战现场进行直接展示,配合音响的使用来猜测动作,既是刻意为之,也为影片蒙上层层神秘色彩。黄绿色影调为影片定下晦暗不明的颓丧基调,伴随本片始终的淅淅沥沥大雨亦增添了潮湿阴翳的情感色彩,而粉色光源和霓虹灯管的使用带来光怪陆离的迷幻气质。《南方车站的聚会》以影像进行叙事,多次以景别的更替和微妙的镜头运动暗示角色的内心情感变化,暴力镜头的不吝展示配合快速剪辑形成某种残忍的浪漫,雨夜疾驰下,鲜血与泥土混杂带来震撼的影像冲击力;周泽农以枪对准墙面上的海报,画面显示出旧日片段的缩影,既是一种对时代的缅怀,也是一种消极的抵抗。电影的音效设计足见用心之处,愈发密集的鼓点敲击营造了焦急的氛围,话语被火车声音的刻意掩盖暗喻了个体在时代变革之下的渺小,而片中多次声画蒙太奇的使用再次引发了无限的遐想,夜市中的舞蹈以音画不同步和刻意为之的爆米花爆炸声与枪声的有意混淆强化了狂欢意味;画面对准溃逃中的周泽农困于陋室,背景却响起飞机的喷气声,是他心中对自由、远方和渴求解脱的向往,高举的手枪稍显无力,是对当下困局的逃离,也是他最终被枪杀的归宿。影片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符号隐喻,颈上悬吊玉佛也没能逃脱杀身之祸,透明的雨伞成为血染的凶器;动物园中的搜查戏意味无穷,企鹅在虚假的门前等待,长颈鹿的头部被门遮掩,象之眼被蒙上了阴影,枪声响起后懵懂而呆滞的虎之眼,而动物之眼的层层叠加,在最能洞悉真相的眼睛所注视下,善与恶都将被处决。帽子在水中浮浮沉沉,周泽农一个人的死亡伴随一群人的狂欢,阴影也终将被阳光所覆盖。(编辑:刘若能)
2018年
2014年
导赏:在商业与艺术之间,许多电影往往难以找到平衡点。《白日焰火》却成功地打破了这一困境,将两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影片在票房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同时也在艺术层面获得了极高的评价,斩获了第64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熊奖。《白日焰火》在侦探推理片的框架下,巧妙地融入了心理、悬疑、警匪、情色以及黑色电影等多种类型或亚类型。和亨弗莱·鲍嘉主演的教材级黑色电影《马耳他之鹰》一样,《白日焰火》也塑造了一个冰冷不安、薄情寡义的世界,它们的男主人公都是失意、孤独的侦探,想要通过查明真相寻回勇气,身肩为老搭档寻仇的重任;它们的女主人公都是满口谎言的蛇蝎美人,为求自保不惜出卖、利用乃至杀害所有人,然而又都有着说不出的苦衷;最后,无论是鲍嘉还是本片廖凡饰演的主人公力,都陷入了与蛇蝎美人的情感泥沼。影片对心理现实和情感结构的呈现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廖凡和桂纶镁的精湛演技,为影片中的角色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呈现了人性的本真状态,使观众与角色的情感强烈共鸣。导演刁亦男融合了生活化纪实性风格与表现主义艺术风格,让影片在视听上既具有生活的真实感,又具有强烈的艺术表现力。电影片名与影片收尾处冰天雪地中大白日下绽放的焰火深刻呼应,它既是一种颇具荒诞感的情绪宣泄,亦是对男女主人公破碎心灵的救赎。虽然一个悬案的破解值得欢悦,但在那颠倒白日黑夜的绽放中,却隐含着说不清的人生苦楚。更加引人关注的是,《白日焰火》作为一部带有强烈类型倾向的作者电影激活了文艺片电影市场,取得了超一亿元票房的可喜成绩。国家电影局常务副局长毛羽认为,《白日焰火》促成了电影市场的升级,改善了市场的一元化格局,实现了电影市场的多样化转型,是中国电影十几年产业化改革发展中的标志性事件。(编辑:明慧)
2012年
2011年
2009年
光斑
光斑

摄影/

导演:杨恒/
主演:田力/陈怡伶/梁宇/
类型:剧情/
2007年
2003年
制服
制服

摄影/

导演:刁亦男/
类型:剧情/
剧情:  北方的中小城市,郊区工业区,小建开着一爿普通而不起眼的裁缝铺。小建生长在工人家庭里,裁缝学校毕业后,在离家不远的市场街开了这爿小铺。小建性格孤僻内向,偶尔收摊后去工人俱乐部的游艺厅玩却常被小混混们欺负。   夏天,小建似乎突然迎来了迟到的青春期,内心充满莫名的骚动。他开始注意离裁缝铺不远的发廊妹,或者在傍晚的烟摊前和老板娘搭讪。    小建去搪瓷厂工会为摔伤卧床的父亲要医药费那天, 一个警察送来一身制服让他熨。一段时间过去了,小建无意中发现那身警察制服一直未被取走。按照衣袋里一张票据的地址,小建找到了警察的家,从邻居口中得知,警察于一周前遇车祸身亡。回来的路上,小建在地下通道躲雨,邂逅音像店营业员郑莎莎。   小建对郑莎莎一见钟情,从此开始了他的双重生活,白天他在裁缝铺里做衣服,暮色降临后,就在一处工地里换上那身警察制服,到音像店小街的路口煞有介事地指挥交通。   一切就这样平静地开始,却让小建内心充满激动和不安。他不自觉地体会着行使警察权利所带来的快感,同时品尝着在与郑莎莎的接触中从未有过的幸福滋味。一个闷热的夜晚,警察小建和郑莎莎在小街的路边双双坠入爱河。    渐渐地,小建完全投入到了自己为自己营造的虚构世界里,虽然父亲因工厂兼并而被除名,小建横遭暴力,但作为警察的冒险美好体验,成了他心中的黑暗之光。小建和莎莎的关系也到了情真意切的地步。    父亲住院使小建家中经济拮据,一次小建扮成警察罚款暴露了身份,警察威胁梅梅说出小建真相。美好爱情受到残酷现实的挑战。    一个阳光耀眼的午后,小建身穿那身警察制服,骑着单车,飞奔在树影斑驳的路边,他要去找梅梅并告诉她自己的一个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