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华

Wah Yuen

有片源
2021年
2020年
导赏:《七人乐队》聚焦于中国香港的变迁,由上世纪50年代起,跨越七个各有鲜明气质的十年,通过每十年中发生的一个故事,多角度展现“香港往事”。这部以中国香港回归25周年为契机创作的单元式电影,不仅是对香港电影黄金时代的致敬,更是一次关于集体记忆、社会变迁与文化乡愁的深刻表达。影片通过七个独立短片串联起从1950年代到近未来的香港故事,呈现出一个多元、开放且充满诗意的影像世界。《七人乐队》采用单元式结构,每个短片独立成章,却又在整体上构成一个有机的影像共同体。这些短片虽然风格迥异,但共同构成了一个关于香港历史与文化的复调叙事。每个故事既是独立的个体,又是整体的一部分,彼此交织、对话,形成了一种开放的、多元的叙事空间。《七人乐队》不仅是一部关于中国香港的电影,更是一部关于记忆与隐喻的电影。影片通过丰富的视觉符号与叙事隐喻,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影像世界。例如,谭家明的《别夜》以1980年代的离别为主题,通过空旷的房间、坠毁的飞机、大卫·鲍伊的海报等符号,构建了一个充满情绪化与象征性的空间。坠毁的飞机不仅是时代背景的注解,更是两位年轻人情感困境的隐喻;空旷的房间则象征着离别后的孤独与失落。谭家明通过这些符号化的元素,将青春的迷茫与痛苦转化为一种诗意的表达。杜琪峰的《遍地黄金》则通过经济泡沫的隐喻,讽刺了香港人的投机心理。影片中的茶餐厅不仅是年轻人聚会的场所,更是香港经济变迁的缩影。通过这一空间的反复出现,杜琪峰将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紧密相连,展现了香港社会的集体记忆。作为一部献礼片,《七人乐队》并未陷入单一的宏大叙事,而是通过多元化的视角,展现了中国香港社会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影片中的每个短片都以小人物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腻描绘,反思了社会变迁中的集体记忆与个体情感。(编辑:赵敏)
民间奇异志
民间奇异志

演员(饰 紫中白)/

导演:张涛/
类型:奇幻/武侠/
2018年
导赏:电影《唐人街探案2》作为中国本土侦探电影的续篇,不仅在风格上继承了前作的精髓,更在内容和深度上进行了全面的升级。这部作品巧妙地将中国侦探元素与国际化的背景相融合,为我们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侦探大赛。在这部影片中,王宝强和刘昊然再度携手,化身为“唐人街神探”秦风与唐仁,踏上了解开连环杀人案的征程。与第一部相比,这次他们面临的对手更为强大,来自全球各地的侦探高手齐聚一堂,各显神通。这不仅为故事增加了紧张感,也让观众感受到了世界侦探文化的丰富多彩。《唐人街探案2》并非单纯追求喜剧效果,其内核是严谨而缜密的推理。陈思诚导演巧妙地运用了悬疑推理与喜剧元素,使得电影在保持轻松幽默的同时,又不失紧张刺激。从色彩到造型、动作到音乐,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标签性,展现了一种全新的电影风格。影片中的神探搭档秦风与唐仁,形成了一种互补性的、差异性的组合。邋遢大叔唐仁与体面小鲜肉秦风的形象反差,使得这一组合更具看点。他们一文一武,性格迥异,却能够在关键时刻相互弥补,共同揭开真相。这种互补性特征,不仅构成了这系列电影的稳定组合,也为我们展示了侦探搭档的多样性和可能性。除了精彩的推理和幽默的喜剧元素外,《唐人街探案2》还承担了文化输出的责任。影片中融入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风水、中国功夫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影片的内涵,也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魅力。导演陈思诚通过影片,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独特价值,如《道德经》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考,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编辑:婧怡)
2016年
导赏:《我的特工爷爷》是动作明星洪金宝自导自演的作品,利用自己在圈内强大的人脉,吸引力刘德华、元彪、元华、徐克等人前来助阵,共同讲述了一个发生在中俄边境小镇中的故事。在《我的特工爷爷》中,洪金宝为自己“量身打造”了中央警卫局的退休军人老丁的角色,想要重现自己的业界功夫巨星的往日辉煌。在角色设定中,这个身材走样,甚至有脑退化症的老兵是个功夫极强的神秘人物,年轻时曾立功无数,却因弄丢了外孙女与女儿关系破裂。这样一个有亲情缺失的独居老人逐渐把对外孙女的思念转移到邻居小春花身上。从影片人物关系的设定来看,《我的特工爷爷》在老丁和小春花的温情叙事之外,又安排了小春花的父亲因私吞绑匪财物引来杀身之祸的戏份,为了救下被绑架的小春花,这位绝世高手显露出了一身绝活,这也引出了影片最重要的洪金宝武对打悍匪成员的两场戏份。由于《我的特工爷爷》的整体叙事基调偏于严肃,在动作设计方面也趋于实用,洪金宝展现出了极为深厚的武术功底,背拳反抽、擒臂折肘、压臂推颚等动作一气呵成,在狭小的室内空间上演了精彩的以一敌多的场面。电影还加入了俄罗斯帮派,与对付国内帮派成员的手法不同的是,对付外国狠人,洪金宝设置了不同的武打套路,更多运用了道具的力量,结合好莱坞动作电影的特点,做出了符合角色特点的动作。《我的特工爷爷》中武打戏份令人看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洪金宝的能力,但电影中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尽管有不少知名香港影人加盟,但为了迎合中俄边境小镇居民的背景,强行加入的东北方言配音产生了反效果,令代入感荡然无存。(编辑:方舟)
2015年
导赏:徐皓峰以武侠为刃,剖开江湖的华丽皮囊,在《道士下山》中构建了一座充满哲学隐喻的武林围城。不同于传统武侠片的快意恩仇,影片通过何安下的“入世-历劫-出世”三幕剧,完成对武道本质的终极叩问——当功夫沦为权力筹码,当门派化作利益牢笼,真正的武者该向何处修行?导演用三重意象瓦解江湖神话:崔道宁药铺里悬挂的“妙手回春”匾额,在玉珍偷情时成了摇晃的欲望钟摆;周西宇修炼猿击术的晨昏光影,被彭乾吾的铁浮屠重甲踏成碎片;最终何安下焚烧的《猿击术》秘籍,灰烬飘向道观残破的“道法自然”石刻。这些符号的破碎与重组,暗示着武林从精神修行堕落为暴力交易的异化过程。太极图中阴阳双鱼的对抗,在彭乾吾弑徒夺权的暴行中,彻底沦为权力绞杀的遮羞布。王宝强的表演颠覆了武侠主角的常规范式。他饰演的何安下既有山野道童啃食供果的懵懂,又有目睹师娘出轨时瞳孔震颤的凡俗感。当他在血泊中拾起《猿击术》残卷时,手指在书页与血污间的迟疑颤抖,将“修道”与“复仇”的精神撕裂演绎得极具痛感。郭富城则赋予周西宇三重人格:传授武功时的道家超然,提及旧爱时的眼波暗涌,临终托付秘籍时的喉结颤动,让“隐士”形象挣脱了刻板想象。这种市井与仙侠的气质对冲,恰恰印证了影片的核心命题——武道不在云端,而在尘世修行。影片采用环形叙事制造哲学眩晕:开场何安下因粮荒下山,结尾他携残卷归山时道观已断壁残垣,这个闭环暗示着武林轮回的宿命。更精妙的是彭乾吾的两次弑徒——二十年前盗取秘籍杀害同门,二十年后为灭口斩杀赵心川,相同机位的俯拍镜头里,飞溅的鲜血精准落在太极图的相同卦位。这种暴力复现不仅解构了“武林正道”的虚伪性,更让观众意识到:所谓江湖纷争,不过是权力游戏换汤不换药的循环。动作设计成为精神隐喻的外化:崔道融的西洋拳脚象征外来文化对传统武林的侵蚀;彭乾吾的太极杀招越是行云流水,越反衬其心性的扭曲;周西宇的猿击术在月下呈现写意剪影,回归武学“天人合一”的本源。当何安下最终放弃复仇,在深山打出毫无章法的自创拳路时,树枝惊飞的麻雀与拳风形成共振——这一刻,武侠片终于挣脱了“秘籍崇拜”的桎梏,抵达“无招胜有招”的自由之境。这部充满思辨色彩的武侠异类,犹如一柄刺向武林幻梦的解剖刀。它让观众看清:江湖从来不是诗酒剑歌的浪漫图景,而是人性试炼的修罗场;武道真谛不在门派秘籍的争夺,而在直面欲望时的自我觉知。当商业武侠片沉迷于特效轰炸时,《道士下山》用哲学思辨证明:真正的武侠魂,永远生长在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思想裂隙中。(编辑:婧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