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究竟有几层
李晨声
Chengsheng Li
人物资料
作品
图片
有片源
2015年
状元媒
导演
/
摄影
/
导演:
王好为
/
李晨声
/
主演:
李宏图
/
王蓉蓉
/
谭孝曾
/
杜镇杰
/
杜喆
/
韩巨明
/
播放正片
导赏: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展现爱情与权力的较量。《状元媒》是一部集传统与现代元素于一身的杰出电影作品。这部电影巧妙地结合了古代背景与现代视角,呈现了一场扣人心弦的爱情与权力的较量,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2003年
库尔班大叔上北京
导演
/
导演:
董玲
/
李晨声
/
主演:
吐依贡·阿合买提
/
洪涛
/
古月
/
谭涛
/
张力维
/
卡米力·吐尔逊
/
播放正片
导赏:
这是一部真情实感的新疆题材主旋律佳作,讲述了新疆和平解放后,以库尔班大叔为代表的新疆少数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做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印象最深的,除了库尔班大叔的质朴,还有电影里县委书记给库尔班大叔剃胡子、理发,让他有了土地,帮他找到了家人等情节,从中切实体会到,只要干部为群众做实事,就会赢得群众最真挚的尊重与拥护。正如时任新疆艺术剧院话剧团副团长王芳所说,艺术工作者要为时代而讴歌,要到基层到普通人中间去寻找艺术创作原型,身为文艺工作者,要肩负起为时代而歌的责任,创作优秀的作品回报热爱的新疆,回报热爱新疆这片土地的人。特别是主演吐依贡,在《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塑造了一位率真、热情、执着、幽默的维吾尔民族大叔形象,他性格坚忍不拔、率真质朴,对真理的追求迫切执著,近于童贞,一朝认识便迫不及待地要付诸实践、身体力行。演员再现了一个是非清楚、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理想主义者和极其热情的浪漫主义者。影片《库尔班大叔上北京》在库尔班的家乡和乌鲁木齐放映时,观众都认为影片中反映的那个时期的农村气息,味道很浓,人物也很像那个时期真实的事。
2001年
生旦净末
导演
/
导演:
李晨声
/
主演:
陈小艺
/
宋春丽
/
薛白
/
方舒
/
刘佩琦
/
郑大卫
/
播放正片
剧情:
京剧老演员张金和演了一辈子戏,可他从来没当过主角,总是演配角。他的最大心愿就是演一回主角,当个名角。心中的自卑感和不服气使得他脾气变得古怪,有时看似不近人情,还有一件令张金和耿耿于怀的事情,就是老伴去世后,他一人将女儿拉扯大,教女儿唱戏,女儿得了奖,成了名角,可不知为了什么,女儿竟然在得奖后不辞而别,张金和认为这是奇耻大辱,从此不认这个女儿。如今他独自一人生活,幸亏同院邻居秋妈处处照顾,两人相互理解,感情很深,秋妈对老张生活上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虽然秋妈也早已没有老伴,可两人谁也没点破这层窗户纸。 这天,耿直的老张在剧团因不随主角改变调门,甩手回家,家里一件怪事正等着他:远嫁国外,多年没有音讯的女儿突然将六岁的儿子放在老张门口,没有留下一句话就走了。 这个六岁的混血小男孩,引起街坊邻居们的纷纷议论,本来就伤透心的张大爷坚决不肯收留这个洋外孙。还是秋妈耐心劝说,代他收留下来。老张慢慢接近外孙,发现他不仅会说中国话,还喜欢中国炸酱面、风筝和京戏,并且学习京戏还有点灵气。老张开始喜欢上了这个洋外孙,给他起了个中国名字——来福,并把自己无法表达的对女儿的一片爱心转移到外孙身上,祖孙两人成了好朋友。 这时传来女儿病危的消息,原来女儿在国外过得并不幸福,与丈夫离了婚,独自带着孩子生活,自知患了绝症后,把儿子托付给了父亲。从女儿的遗书中,老张知道了自己对女儿要求过于严厉,把自己未能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女儿身上,而对女儿却并不了解,女儿一直深深地爱着父亲,也希望能得到父亲的爱和理解。 就在祖孙俩尽情地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天伦之乐时,外孙的父亲派人来要领回儿子,老张带孙子“出走”了12天,每天代表一年,象征性地与外孙度过了他长到18 岁成年历程中的若干个珍贵的日日夜夜后,他终于感悟了人生,理解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处理,虽然不情愿却理智地、依依不舍地将外孙交给了他的父亲。
1999年
能人于四
摄影
/
导演:
王好为
/
主演:
程煜
/
丁嘉丽
/
马恩然
/
王颖
/
李欣凌
/
姜超
/
张少华
/
张伯函
/
李玉华
/
孟庆良
/
播放正片
导赏:
《能人于四》通过生动的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以幽默诙谐的手法将改革春风中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还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不应忽视精神追求和社会责任。主角于四(程煜饰)是一个典型的农村“领头羊”形象。他机智狡黠,有干劲、“爱折腾”,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渐致富。但他并不是一个“完人”,总靠“旁门左道”解决公事、家事的纠纷,思想上也有落后之处。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于四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反思和成长,懂得感恩、回馈乡亲,最终成为了一个真正的能人。扶贫队长何蔚兰(丁嘉丽饰)是一个知识分子的形象。她聪明、干练、有远见,通过扶贫政策帮助于四等农民走上了致富之路。她不仅在于四的致富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还在于四陷入困境时给予了他及时的帮助和指导。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第四代导演”王好为偏爱百姓题材,早在1979年就以影片《瞧这一家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她拍摄的《夕照街》《迷人的乐队》更是成为一代经典。本片不同于前作群像式的表现形式,采用线性叙事,以于四的致富经历为主线,通过一系列事件展示了他的成长和变化,情节紧凑、节奏明快,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农村生活的魅力。影片在镜头运用上也非常讲究,将农村的亮丽风光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影片台词善用俗语歇后语,幽默诙谐,质朴接地气,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弘扬了共同富裕理念,是一部优秀的农村喜剧电影。(编辑:明慧)
1992年
赚它一千万
导演
/
摄影
/
导演:
王好为
/
李晨声
/
主演:
陈佩斯
/
薛白
/
李光复
/
岳秀清
/
吕齐
/
陈强
/
孟庆良
/
于黛琴
/
杨立新
/
梁冠华
/
播放正片
导赏:
《赚它一千万》作为一部90年代的都市喜剧代表作,以其独特的情节设计和幽默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喜爱。影片的叙事起点是一个通俗的大众梦幻,即不劳而获地得到一笔巨额财富。这份牛大伟的叔叔去世并留下的巨额遗产并非轻易可得,条件是牛大伟必须在七八个月内证明他有个儿子。这一设定本身就充满了荒诞性,不仅为影片铺设了一条笑料百出的的主线,也为后续情节发展埋下了伏笔。从最初找朋友七哥帮忙,到后来接触到已怀孕又遭老公抛弃的玉雯,牛大伟的每一步都充满了戏剧性和反转。尤其是他为了追求玉雯,不得不隐瞒遗产真相,却又在种种误会和波折中逐渐与玉雯产生了真挚的感情。陈佩斯饰演的牛大伟是一个典型的底层小人物,他憨厚老实、善良仗义,但又不失幽默感,言语间常常自嘲打趣。陈佩斯以其扎实的表演功力,将牛大伟这一小青年形象演绎得活灵活现,让观众在欢笑之余也能感受到角色的真实与可爱。薛白饰演的玉雯则是一个坚强独立、温柔贤惠的女性形象。她虽然遭遇背叛,但从未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追求。薛白以其细腻的演技,将玉雯的内心纠葛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在同情她遭遇的同时,也为她的理性、坚强和勇敢所感动。片中牛大伟一句台词:“男人整天担惊受怕,怕女人瞧不起啊。所以就拼命地打架,要么就拼命地挣钱。”这句话是对“现代城市男人的焦虑”的具象化体现,他们渴望通过金钱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通过金钱来赢得女性的青睐和尊重,但往往又因为金钱而陷入困境和焦虑之中。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生活在都市中的小人物,通过他们的行为和选择,观众能对金钱与爱情、责任与选择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更深的理解,对拜金主义价值观产生反思和批判。(编辑:明慧)
离婚
编剧
/
摄影
/
导演:
王好为
/
主演:
赵有亮
/
陈小艺
/
丁嘉丽
/
李丁
/
李明启
/
刘佩琦
/
吕齐
/
郭冬临
/
唐纪琛
/
管宗祥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离婚》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与情感纠葛的影片,它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和细腻的叙事技巧,将原著小说中的精髓完美地呈现在大银幕上。该片不仅具有高度的观赏性,更在情感深度和艺术价值上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首先,影片在人物塑造上表现出色。主角老李的形象立体而丰满,他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冲突被刻画得细致入微。观众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对于婚姻、家庭、爱情的挣扎和追求。同时,马少奶奶的角色也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她的独立、坚强和对爱情的渴望,与老李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影片的情感线更加引人入胜。其次,影片在叙事手法上独具匠心。编导巧妙地运用了“欲擒故纵”、“烘云遮月”等传统艺术手法,使得影片的节奏感和悬念感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同时,影片还巧妙地运用了景别、镜头语言等电影语言,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在主题表达上,影片深刻揭示了婚姻与爱情的复杂性。它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离婚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情感和道德的故事。影片通过老李和马少奶奶的爱情故事,探讨了婚姻中的责任、忠诚与背叛,以及个人在情感与道德之间的挣扎与选择。总之,电影《离婚》是一部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高度艺术价值的影片。它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独特的叙事手法,成功地传达了原著小说中的精髓和主题。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反思婚姻、爱情和人性的机会,使得我们在欣赏影片的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1990年
哦,香雪
摄影
/
导演:
王好为
/
主演:
薛白
/
唐烨
/
壮丽
/
马恩然
/
徐秀林
/
佟凡
/
王憧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哦,香雪》是从几个少女的角度来表现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撞与融合,在影片的主题表达上《哦,香雪》富有一定的新意,影片并没有局限于表达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造成的革新性变化,也并没有将乡土社会与落后、愚昧、保守、封建等带有偏见的特性进行连接,更没有大力渲染人们的精神困惑与矛盾心理,相反导演对乡土社会给予了由衷的礼赞,肯定了农业文明的合理性,肯定了根植于这片土地深处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衍生出的伦理道德等价值规范,对其中的人伦亲情、性格品德等进行了至美至善的描述。影片根据铁凝同名短篇小说进行改编,该小说人物稀少,剧情平淡,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整篇故事像散文般富有诗意,隽永悠长,为了保持原作的艺术品位,导演从生活的常态中表现生活的真髓与丰厚的底蕴,通过一种颇为抒情的电影语言和造型技巧,把生活升华为一幅幅充盈着美的意境和诗情的画面,掩藏在大山褶皱里的小村,群峰、河湾、龟背石的村街,巨大的石堰石碾,散发着谷菜香味的场院,河滩无边的鹅卵石,装满石块的荆筐桥,火红的柿子林等都洋溢着自然无线生机的气息,影片通过富有韵味的细节描写,勾勒出农民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编写了一首清丽淡雅的散文诗。影片不仅极力呈现自然的美,也倾注全力表现少女的美和劳动的美。从这方面看,影片颇带有一点女性主义色彩,香雪等少女们的身上凝聚着导演人格理想的全部思索和追求。在台儿沟成长起来的香雪宛如一个美的精灵,自然、质朴、纯真、柔和,对火车的好奇、熟识,对磁铁铅笔盒的渴求和对城市的向往均表现着她青春的活力。和父母的劳动,无论是河滩开地还是其他劳作,香雪总是努力地奋斗着,在疲倦又满足的神色当中怡然自得,这是一种生命的气息。同时在香雪的身上又有着良好的尊老爱幼的民族美德,在和父亲劳作之后,香雪主动掀起门帘,让爹先进屋,这样的性格特质正是导演对香雪真善美的倾情注入,体现出导演对生命本真、人性美好的呼唤。《哦,香雪》是一部风格清新、质朴的散文电影,以富有诗意的艺术表现描绘了山村秀丽的自然风光、质朴的人情伦理,气韵厚重而又悠扬。
1986年
失信的村庄
摄影
/
导演:
王好为
/
主演:
于绍康
/
程学斌
/
杨子纯
/
李志雄
/
刘佩琦
/
宋杰
/
陈青
/
郭怡
/
徐国庆
/
米铁增
/
播放正片
剧情:
豫西辛庄是个穷村,青年农民黑墩二 十七岁尚未成家。在一次庙会上,黑 墩巧遇种瓜能手丁云鹤。丁云鹤是个 退了休的铁路职工,曾因一句话被错 划为右派分子。他有种西瓜的好手艺 ,退休后在各地承包种植西瓜。因黑 墩的盛情相邀,丁云鹤来到辛庄。他 以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辛勤劳动,不 仅给辛庄带来新的生产技术和生活观 念,而且使许多种瓜户收入大增,黑 墩也娶了媳妇。思想保守的党支部书 记张米贵等人,最初反对种西瓜,西 瓜丰收后又不同意按照合同付给丁云 鹤应得的一大笔报酬。他一面对丁云 鹤罗织罪名,利用群众热衷于蝇头小 利的落后意识取得支持,只付给丁云 鹤一半酬金;一面又默许儿子木圈与 黑墩演了一场捉奸的闹剧,诬陷丁云 鹤与寡妇房东郑仙女有奸情。丁云鹤 愤懑离去。郑仙女和村组长辛老灵默 默地为他送行。辛老灵觉得有愧于丁 云鹤,便悄悄地付给他另一半酬金。 第二年春天,辛庄的乡亲们终于认识 了丁云鹤的价值,便委托黑墩去寻找 他。
1985年
迷人的乐队
摄影
/
导演:
王好为
/
主演:
何伟
/
米铁增
/
赵子岳
/
陈青
/
梁冠华
/
王丽华
/
周虹
/
赵凡
/
澹台仁慧
/
陈立中
/
播放正片
导赏:
相较以往的农村改革电影,《迷人的乐队》不再停留在反应农村生产组织和分配的改革,而是深入当代农民生活观念的变化。影片以20世纪80年代的凤翔乡龙岗村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农民追求精神文化生活的动人故事。影片开头,几个农民模样的人在城里乐器店里硬是买了一大堆高档乐器,开口就是暴发户的强调,这一幕不仅让人忍俊不禁,更引人深思。这些看似不懂乐器的农民,实则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新生活的憧憬。他们不畏人言,不惧困难,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不懂就学,没甚丢人”的朴素道理。影片巧妙地穿插了三对恋人的笑料和乐队学习的场景,使得整个故事节奏紧凑、情节跌宕起伏。片中的每一个人物都栩栩如生,极具乡土质感,各有性格特色。村委会主任辛天喜(何伟饰)是乐队的发起者和领导者,他敢想敢干、敢作敢当,倾注了巨额的资金与满腔的热情,为乐队的创立与发展贡献了核心力量。女乡长李春芳(周虹饰)是天喜的儿时同学,两人之间有条若隐若现的感情线索。春芳一开始对办乐队不看好,甚至曾持反对立场,想维传统稳定的旧生活,有着心理上的“惰性”,却逐渐被乐队取得的成就感染,最终成为了乐队的坚定支持者。果农曲立新和渔民张魁武是乐队中的积极分子,他们各自有着独特的性格和经历。曲立新偷偷学吹小号,却因妻子的误会而陷入困境;大龄单身的张魁武则与乐队里的邻村姑娘魏莹发展出了情缘,却受到农村里的流言蜚语的困扰。由此揭示了农村青年在追求爱情和事业过程中的种种不易,进一步突出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迷人的乐队》虽然采用了轻喜剧的样式,但是不一味地铺陈噱头笑料。导演王好为着力发掘了农民社会、家庭生活内在的幽默感,追求一种朴实、清新、自然的艺术风格。以写实的镜头语言和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真实面貌和农民的精神风貌。此外,影片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农民乐队与城市歌舞团的演奏进行对比,突出了农民乐队的质朴和纯真;将人物前后的行为、思想、态度进行对比,展现了她在时代变革中的思想转变。证明了农民乐队不仅是农民自我娱乐、自我提升的一种方式,更是他们向外界展示自己、证明自己的一种方式。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和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正是大时代中农村变革的生动写照。(编辑:明慧)
1984年
北国红豆
摄影
/
导演:
王好为
/
主演:
刘晓庆
/
张国民
/
金鑫
/
于绍康
/
李雨农
/
傅彪
/
李家琦
/
李响
/
林韦
/
韩桂菊
/
播放正片
剧情:
版本一 农村姑娘鲁雪枝远离家乡,投奔到大 兴安岭的姐姐家落户。她经过刻苦学 习,于林业中学毕业后,即开始了伐 木工的生涯。茫茫林海,野兽出没, 伐木劳动十分艰苦。但倔犟的鲁雪枝 却爱上了这里的—切,并被选为青年 突击手。在劳动中,雪枝与纯朴的伐 木工房根柱相爱,但姐夫陆民子却极 力反对,横加阻拦。姐夫想把她嫁给 一个有权势的民政干部,雪枝坚决不 从。从此,雪枝遇到工作不给转正, 结婚不开证明等种种刁难。房根柱母 子为求完婚,试图用钱物向陆民子求 情,遭到拒绝。雪枝忿然搬出姐姐家 ,她对根柱的懦弱十分失望,决心以 死相抗,跳河自尽。幸被林业局团委 书记江有林发现救起。当江有林了解 情况后,去找陆民子评理,却遭到一 些人的嘲弄和非难。陆民子更是满口 胡言,诽谤雪枝,令雪枝无地自容。 姐夫的跋扈和未婚夫的软弱,使雪枝 感到走投无路,决定返回老家。江有 林向她阐述人生的意义, 激励她的 斗志,同时又坚持不懈地为鲁雪枝争 取婚姻自由而四处奔波直至胜利。结 婚前夕,鲁雪枝感到自己与根柱在精 神上存在着距离。她很矛盾,痛苦, 但仍决定以身相许。忠厚的根柱也深 感自己的怯懦,不愿累及雪枝,终于 不告而别,参加了扑灭山火的行列。 版本二 青年采伐人的鲁雪枝与根柱相爱,两人一起上山伐木,但遇到危险。危难之中,两人相互支持,重获安全,又增加了彼此间的爱意。民政科干部金山贪图鲁雪枝的秀美,向其示爱但被拒绝,自此便怀恨在心,对雪枝与根柱的爱情百般阻挠,不让雪枝与根柱结婚,还散布两人同居的谣言。后来,根柱也动摇了,结束了自己与雪枝的恋爱。雪枝深感失望,投河自尽,后被救上来。林业局团委书记江有林决意要替雪枝讨回公道,为年青人伸张正义。雪枝盼着江有林早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