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旭新

Xuxin Guo

有片源
2011年
导赏:电视剧《武林外传》自2006年开播以来就收视长虹,引领了国内情景喜剧的新高峰,由原班人马打造的电影版以剧版为基础,从五年后的同福客栈切入,讲述了一个以“买房”为线索串联起来的危机故事,保持了人物原有的语言风格,在服装、造型、美术、影像形态等方面都大幅提升,温馨、有趣、充满喜感。让粉丝群体感到惊喜的是,电影版交代了观众耳熟能详的剧中人物的结局归宿,如佟湘玉和白展堂、郭芙蓉和吕秀才都终成眷侣、完美收官。正如导演尚敬阐述:“喜剧有娱乐功能,当然也要有一定的深度,但这不意味着要耳提面命地把说教搬出来。”电影《武林外传》沿用了一贯在喜剧中“借古讽今”的叙事手法,其中主要矛盾不再是由日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引起,而是设置了跌宕起伏的叙事线索,拓宽为一个腐败的官员化身富商,想方设法拆迁钉子户、收购七侠镇整个河西地区所有的房地产资源,开发一座旧城并借机大炒房价,引发了一群有志之人保护家园、维持正义之举。主题涵盖了更为广泛的现实社会关系,成为关乎所有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症结所在。作为一部动作古装喜剧,本片影像语言层面营造视觉奇观,大量运用电脑特效,突出了“排山倒海”、“葵花点穴手”等招式的震撼效果,从而增强可看性与观赏性。又如一开场,祝无双轻功飞跃七侠镇,镜头跟随她穿过河流与闹市,升降格镜头的运用赋予这个段落在视觉上跳跃的节奏感,移动镜头的大量运用和快速剪辑也有利于营造紧张的环境气氛。电影版《武林外传》实现了从偏重语言叙事电视媒体到偏重影像叙事电影媒体的改编创作,为这个ip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编辑:曾奕琦)
1988年
剧情:当红影星吴雅妮优美、动人的演唱令无数歌迷倾倒。当人们陶醉在她的歌声中时,一起爆炸案发生。公安人员李威迅速赶到现场。树影斑驳的马路上,吴雅妮独行走,一辆出租车追上来与她并行,司机邀她坐车回家遭拒绝后,他仍追随不舍。原来司机是吴雅妮狂热的崇拜者。经过初步调查弄清被炸死的人是外省农民万元户张长顺。李威来到长顺的家乡得知:二十多年前,长顺娘收养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女孩小纹。小纹和长顺逐渐产生了感情,两人领取了结婚证。不料,小纹遭恶人强奸,愤怒之下她杀死那个人,只好远离家乡与长顺断了音信。李威请来了长顺娘,当吴雅妮从剧场走出时,长顺娘上前召唤,吴雅妮漠然否认。但是她的心理防线却被冲垮了。她终于向略知内幕的崇拜者--出租车司机袒露了真相。原来,多年来憧憬的为自己举办专场演唱会的梦想即将实现时,长顺突然找上门来逼她成婚,吴雅妮为维护自己在歌迷中美好形象,在长顺醉酒后,一横心没有关上被壶水扑灭的煤气炉,致使长顺惨死。她还告诉崇拜者,当年她逃到内蒙草原后曾结识了一位画家,但终因难言之隐一直回避至今还爱着她的这位画家。崇拜者向李威声称张长顺是他杀的,从而为吴雅妮开脱。吴雅妮深为崇拜者的行动感动,但一种幻灭感围绕着她,她拿起了安眠药片。这时画家出现了,吴雅妮明白这是崇拜者的安排,但她深感法律的尊严和良心的谴责:她选择了死亡。画家也没挽留住吴雅妮执意离去的脚步。
1987年
导赏:电影《鸳鸯楼》的导演郑洞天是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其创作才华在业界享有盛誉。这部电影不仅是他在北京电影学院执教期间的杰作,更是一部深入人心的群像电影,其创作初衷之一便是为了解决当年电影表演明星班学生的毕业作品问题,因此,影片中的角色众多,并且各具特色。影片以淳朴的影像风格将我们带回了80年代末的时光。从片中的老式搪瓷盆到一室一厅的家具摆设,再到那古早味儿的装修风格,无不透露出80年代的独特韵味,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活力和变革的时代。而“鸳鸯楼”这个空间,更是成为了中国传统邻里关系的缩影。在这里,我们见证了土生土长的中式家庭关系的诞生与演绎,感受到了那份独特的温馨与和谐。郑洞天导演曾在采访时提到,电影《鸳鸯楼》是他对电影和生活的最近接的认识。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部关于人生、关于情感的深刻剖析。影片中呈现了不同身份的恋人生活状态,始终坚持以表达真实的“人”为中心,至于主题表达在这种真实的人生态度面前显得次要。与郑洞天导演之前的作品《邻居》相比,《鸳鸯楼》在叙事手法上有了更为大胆的创新。虽然同样讲述了六户人家的故事,但《鸳鸯楼》并没有追求传统故事结构的完整性或情节的戏剧性。它更像是一部生活纪录片,从不同人生轨迹的生活群体中摘取了一段平常真实的故事,然后将其呈现在银幕之上。电影将夫妻关系的百态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六对夫妻,六种相处状态,每个家庭的矛盾都被不加装饰地呈现出来。这些矛盾难以避免,也不以彻底解决为目的。相反,它们成为了夫妻关系中的“磨合”过程,让双方在每一次分歧后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进而加深彼此的感情。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人们对于真挚情感和和谐关系的追求始终是永恒不变的。这样的故事,虽然平凡,却充满了生活的真实和情感的真挚。
1985年
剧情:  北方电影制片厂的助理导演陈小秋与道具员刘若增为给《萧相国与韩信》影片中的萧何挑选一匹白色坐骑而四处奔波。她们来到某骑兵部队求援,战士郑大群接受任务,帮助选马并驯马。他们来到草原牧场未能选到理想的马,后来从一位老牧民处得悉乳品站有一匹好马。在去乳品站在路上,郑大群发现一匹拉车的惊马挣断肚带弃车狂逃,四蹄生风,实为一匹好马。他们逐追寻到兽医站,马主人正为此马难驯而准备把它骟掉。郑大群经与陈小秋、刘若增商议决定买下此马,起名为"雪驹"。当郑大群初次骑上这匹马时,竟被摔在地上。回到电影制片厂,郑大群想了许多办法训练它,可雪驹野性难改,对郑大群非踢即咬,有一次竟将郑大群在地上拖得遍体伤痕,但郑大群并不气馁,依然耐心地精心调教着雪驹。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雪驹第一次来到拍摄现场,扮演萧何的郝炜神气十足地跃上马背,想炫耀一下马上明星的威风,不料被雪驹掀于马下,摔了个结实。多亏郑大群及时抓住了笼头,才使马平静下来。再一次实拍,因雪驹对灯光、反光板等现场环境不适应,再次将郝炜掀下了马,使郝炜恼羞成怒,趁郑大群不在,把雪驹拴在树上狠狠抽打了一顿。众人也议论纷纷,认为选择此马是错误的。雪驹挣断缰绳,带着条条鞭痕逃回马厩,郑大群十分心疼。在会议上,郝炜极力贬低雪驹,导演黄默只好做出卖掉此马另选新马的决定。刘若增硬从郑大群手中牵走雪驹卖给了做豆腐的个体户。但不久,雪驹挣脱绳索又跑回了摄制组营地。郑大群一度为失去雪驹而闷闷不快。他在回部队的途中突然发现奔跑的雪驹,欣喜若狂,翻身上马回到营地。为了这匹马,郑大群甘愿做郝炜的替身,代郝炜拍骑马的戏。郑大群诚挚之情深深感动了大家,他终于成功地代郝伟拍摄了萧何骑马的几场戏。影片拍完了,郑大群陪着雪驹回到了制片厂。郑大群要返回部队了,与雪驹依依难舍。萧何马上戏的成功是郑大群和雪驹的功劳,但获得荣誉的却是郝炜。  
1984年
剧情: 梁子如原是飞行中队长,因患航空性中耳炎,只好停飞了。组织上调他到某仓库工地当了民工队长。他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干了7年半。这时传来消息,说师里有意调民工队的干部回去工作。民工队副队长韩枫赶紧"闻风而动",他免费给师里每位领导做了一个漂亮的电视机柜;听说师里盖房子还缺水泥,他就主动找到严副师长,要把施工剩下的水泥让给师里。但梁子如不同意这么做,因为上级早有指示,这些高标号的水泥必须全部转给别的施工单位,梁子如挡回了师里来的拉水泥的卡车,还把已经送到师首长家的电视机柜,按成本作了价。这下子他得罪了不少人。任免名单下来了,韩枫当了营房科的副科长,而梁子如只是一个连职的管理员。梁的妻子秦丽娟想不通:十年前停飞时,梁子如不就已经是营职了吗?梁子如自己并不计较这些,仍认真工作,不忘为别人的忧苦操心。民工队的小刘劳累过度,得了肺病,梁子如把他背到医院;附近生产队管鱼塘的吴大伯孤身一人,身上长满了黄水疮,梁子如把他当作亲人一样侍候,给他送药、擦身,逢年过节陪伴着老人,还让妻子给老人冬缝棉、夏做单、十分周全。韩枫很不以为然,他反而认为梁子如在他眼前这样做是有意让他难堪。他不负责任地把小刘从医院的发回家一推了事。他还仗着自己的职务比梁子如高,故意在许多事情上设障。严副师长请客,因为梁子如不同意拿公家的酒,韩枫从中火上加油,使得严副师长冲梁子如大发雷霆。师里建起了新的宿舍楼,韩枫一家搬进了新居,而梁子如却分得豆腐房旁边的一间车库。梁子如原来的住房要拆迁,但他顾不上给自己搬家,他要马上赶到家镇,因为自杀被救的民工小刘还躺在医院里,小刘的未婚妻春花的母亲今天又要去刘家退亲。小刘家确实困难,一大家子全靠他一人支撑。春花妈为了自己女儿的亲事,向刘家索要手表做春花的彩礼。梁子如把自己的手表交给春花妈,说是小刘捎来的,还给刘母留下了200元钱和几十斤粮票,帮刘家摆脱了困境,成全了一对相爱的人。不了解真情的严副师长,听信了韩枫的挑拨,当面责问梁子如为什么把一个民工弄进部队的医院里?梁子如并不辩解,只是帮严副师长回忆,当年上党课时,他讲过的一段亲身经历,严副师长被打动了。韩枫没等梁子如搬家,就带着人掀开了梁子如家的屋顶。   严副师长闻讯赶到现场,见到梁子如收拾瓦砾尘土中的东西时,心里不禁感到一阵负疚。康复后的小刘和春花来了,他们献上一面充满感激之情的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