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的她
李克纯
Kechun Li
人物资料
作品
图片
有片源
1998年
布拉格有张床
演员
/
导演:
杜云萍
/
主演:
汤镇宗
/
李克纯
/
奥立佛·维日伦
/
播放正片
剧情:
石龙飞年轻的中国画家石龙飞在东欧漫游,初到布拉格,无处可归。对龙飞一见钟情的梦茹为他在餐馆找了张床,帮他先安顿下来。同在餐馆做工的凤婕,被丈夫抛弃,心情非常低落。龙飞对凤婕非常同情,决定帮她重新树立信心。龙飞为帮凤婕开店,开始摆摊卖画,后因筹钱心切受人怂恿,参与赌博。但一赌再赌之后,龙飞非但没有挣到钱,还输光了凤婕所有的积蓄。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执,但又在共同奋斗中产生了爱情。正当龙飞想与凤婕重新开始时,却意外得知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心灰意冷之下选择不辞而别。在机场准备离去时,龙飞偶然看到一对夫妇相濡以沫十分恩爱的情景,受到很大出动,决定返回。当龙飞在街头踯躅时,遇到凤婕,两人相拥而泣……龙飞终于与凤婕一起登上结婚马车驶向园林远方。
1990年
失去的梦
演员
/
导演:
董克娜
/
主演:
李克纯
/
张潮
/
张安安
/
姬培杰
/
播放正片
剧情:
北方某城的居民区,发生了一起母亲打死儿子的惨案。女工李梦秋因儿子陈晓飞在统考中未得满分,隐瞒了成绩,气愤地毒打儿子至死。晓飞有个叫叶波的同学,他的母亲袁冰怡接手了李的案子,通过调查和访谈,袁了解到了李打死儿子的动因和真相:李是个勤劳善良的刚强女人,她爱儿子,希望儿子能出人头,但李所处的社会地位使她将改变自身命运的希望寄托在了儿子身上,一旦儿子出现闪失,过分的爱就变成了极端的恨,将儿子误伤至死。
1989年
热恋
演员(饰 文洁非)
/
导演:
陆小雅
/
主演:
李克纯
/
吕晓禾
/
熊大桦
/
崔佳
/
胡涂
/
于凌达
/
播放正片
导赏:
《热恋》讲述1980年代中后期年轻人在追求物质和精神满足间的挣扎。影片展现文洁非与两位男性间的复杂情感纠葛,反映社会转型期人们价值观的冲突与迷茫。影片通过细腻描绘,引发对爱情、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深入思考,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影片展现了陆小雅导演对现实主义题材的深刻把握和独特表达。《热恋》紧扣时代背景,将视线聚焦于“下海潮”,金钱至上的价值观念正逐渐腐化着人们的理想。陆小雅导演对人物熟练的把控,深刻探讨了金钱对于人观念的异化,展现了人们对生命、生活与土地的眷恋。影片开始,通过长镜头和黑色画面转场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轮船上的热闹场景,众多人物围绕当时的社会热点展开对话,这种独特的开篇手法吸引了观众的目光。在中国“第四代”电影导演群体中,四川峨眉电影制片厂的陆小雅导演在女性电影创作方面,一直坚持关注现实生活和普通女性,着重探讨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冲突及人性的渴望与无奈。其独立执导的三部女性题材电影故事片——《红衣少女》、《热恋》、《难以置信》,先后问世,恰好连缀成一曲“韵雅喉清”的女性颂歌。而《热恋》不仅仅是一部爱情电影,它更是一部深刻反映时代精神的作品。影片中的爱情故事,实际上是对那个时代人们价值观、人生观的探讨。陆小雅导演通过文洁非和范继原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物质诱惑和社会变革时的复杂心理。影片中的每一个角色,都是那个时代社会变迁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此外,陆小雅导演在影片中巧妙地融入了文学元素,如徐志摩的诗、《九章》、屈原等,这些文学作品的引用,不仅丰富了影片的文化内涵,也加深了影片的思想深度。导演本人就是一个文学爱好者,她认为文学作品能够为电影提供宝贵的财富,帮助电影表达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感情。《热恋》以其深刻的主题、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真实的社会背景,成为了一部跨越时间的经典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风貌,也提出了关于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永恒问题,值得每一位观众深思。(编辑:赵敏)
1988年
黄土坡的婆姨们
演员(饰 常绿叶)
/
导演:
董克娜
/
主演:
李克纯
/
黄宗洛
/
陈大伟
/
丁一
/
赵子岳
/
许志群
/
金峰
/
高放
/
王德生
/
房近贤
/
播放正片
导赏:
《黄土坡的婆姨们》是由著名作家马烽、孙谦共同编剧,董克娜导演的农村题材影片。影片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关注农村的现实,强调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呼吁人们任不应忘记土地,成功塑造出了一个带领村里女人们进行农业生产的女性角色常绿叶,为大多数劳力外出打工的农村地区提供了一种改革思路。影片极具地方色彩,窑洞、高跷等农村生活场景和生活习俗的刻画始终提醒着观众,人与故土的关系。在反映农村的变革时,马烽、孙谦着重描写人与人之间在改革大潮冲击下的变化,用富有生活气息的图景展示各式各样的人物以及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片中的常绿叶是改革大潮中涌现出来的新一代青年农民的形象,在面对农村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矛盾时,她自觉地放弃了能使个人获得更为优越生活条件的道路,心甘情愿地选择了带领广大农民集体富裕这条艰难曲折的道路。在描绘新一代青年农民形象的同时,马烽、孙谦还描写了大量向着更加文明、富裕生活迈进的人物,这些人物各具个性特征又涵蕴丰富,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农村具有代表性、倾向性的现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时代剪影,共同反映了影片创作时期的风貌。常绿叶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妇女,在有牲口、有本事的男人们都外出赚钱,土地撂荒的严重情况下,带领村里的妇女、老人成立联合体,靠科学种田,立足于土地共同致富,探索了规模经营的道路,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影片成功反映了农民在致富道路上遇到的各种问题,成功荣获广播电影电视部1988年优秀影片奖。(编辑:方舟)
1983年
绿野晨星
演员(饰 乌日罕)
/
导演:
葛根塔娜
/
主演:
契那日图
/
李克纯
/
戈·巴图青格勒
/
树海
/
乌兰托娅
/
恩和
/
敖日格乐
/
鄂布斯
/
毕力格图
/
达林太
/
播放正片
导赏:
本片是一部独具风格的蒙古族电影,由葛根塔娜执导,内蒙古电影制片厂摄制。讲述了蒙古族小伙潮洛蒙带领牧业承包组建设草原的奋斗故事,以及潮洛蒙与美丽的蒙古族姑娘乌日罕历经曲折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体现出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时代大背景下,草原现代化转型与牧业大发展的时代特征,以及歌颂人性美、人情美,真爱,正直,坚持理想与信念的人文主义精神。影片首先映入眼帘便是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随即展开关于牧民生活与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转型这一核心命题,通过潮洛蒙与乌日罕的初见与误会、潮洛蒙等人与乌日罕父亲桑布社长关于建设草原的矛盾冲突展开叙事。情节生动,娓娓道来,并在结尾时达至高潮。承包组与社长达到和解,潮洛蒙与乌日罕终成眷属,历经不易后幸福美满的大团圆结局,着实令人动容。影片由此映射出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并置、碰撞、冲突与和解。草原这一原始地理空间,蒙古族独特的敬酒仪式,节日舞蹈仪式,与象征现代文明的卡车、现代化建设、人的新思想等在这片草原上碰撞,并擦出新的火花。影片由现代化建设为伊始,最终回到人本身,歌颂青年的理想、信念与坚守,歌颂新生活,歌颂生命的意义,并鼓励人们找寻生命的意义。影片将此思想内核与人文关怀散布于唯美的场景画面,考究的室内布景,平缓的镜头运动,以及情感流动与日升日落之中。兼具观赏性、人文性、时代与社会意义。(编辑:麦)
1982年
赵钱孙李
演员
/
导演:
刘子农
/
主演:
孙滨
/
李克纯
/
播放正片
剧情:
川西平原上,住着钱光荣和孙冬生、李二娘和赵春梅两家。文革时,钱光荣被打成“走资派”,与李二娘的婚姻也被拆散,收养了孙冬生相依为命。二娘被迫嫁人,丈夫在自然灾害中死去,儿子抢险中牺牲,已过门但未完婚的媳妇赵春梅聪明能干,把二娘当成母亲,可二娘不想耽误她的青春。李万乐将其弟过继给二娘,想分得家产,但春梅说不当媳妇当女儿,使阴谋未能得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