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奔袭
詹萍萍
Pingping Zhan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87年
死去活来
演员(饰 Fang Liming)
/
导演:
李新
/
主演:
陈小艺
/
方子哥
/
詹萍萍
/
郑保民
/
类型:
剧情
/
剧情:
春光太阳能设备厂总工程师李青远使企业扭亏为盈,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因此被提拔为副市长。可他没有参加为他上任而召开的记者招待会,行色勿勿赶往火车站。记者严芳对此生疑,她紧紧跟上李青远,为了躲避记者,他扔下行李,不想却被小偷偷走,小偷却不慎从火车上跌死,从工作证、衣服等遗物证明是李青远坠车死亡。死讯传来,正在邀请李青远全家去酒楼吃饭的金副局长变了面孔,表示家具、钢琴要照市场价付款,方丽茗母女的工作也没有了着落,房管局长借机提出,李家妻女应搬出那座小楼。李青远回来后,却被当作是“鬼",方丽茗母子闻讯赶来,见他还活着,激动地扑了上去,一切真相大白。可事情还没有就此结束,因为此时已任命周洁接替副市长,再回设备厂工作也不可能,他毕竟享受副市长的待遇。市政府最后决定,把他安排在妇联暂管计划生育工作。
1985年
美食家
演员
/
导演:
徐昌霖
/
主演:
夏天
/
王诗槐
/
詹萍萍
/
卢青
/
叶志康
/
张文蓉
/
于振寰
/
类型:
剧情
/
剧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苏州城松鹤楼饭店经理高小庭意欲恢复由他在文革期间一手破坏了的苏州传统名菜,但苦于授艺法人,便发动群众献计献策、推荐能人。这时,一个人进入了高小庭的视野——朱自治。此人是一个有名的怪人,嗜吃如命,不过却得了一个“美食家”的称呼。朱自治也正打算着要筹建烹饪协会,为了争得烹饪协会主席的头衔,特意让妻子孔碧霞准备了一桌丰盛的佳肴。邀请包括高小庭在内的行业内的名人赴宴。高小庭感到,只会“吃”不会“做”的朱自治不配做酒楼的指导,于是乎,决定聘请孔碧霞出任烹饪顾问。
1984年
妻儿老小
演员(饰 Li Lan)
/
导演:
罗冠群
/
主演:
金安歌
/
袁宗福
/
成梅
/
詹萍萍
/
陈琦
/
袁岳
/
播放正片
剧情:
苏北某县县城的机关宿舍大院里,两家人合住一排平房。一边住的是县物资局王局长一家。另一边住的是刚提拔的县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郑风一家。郑风一家五口人,母亲在家操持家务,弟弟郑龙在县制煤厂做临时工,妻子李兰在县财政局工作,女儿小芹在上小学。一家老小,和睦快乐。近日来,郑风正在查处县物资局长和燃料公司臧经理违反党纪、擅自抢占城郊农民菜地盖私房的事。王、臧不择手段,伺机报复,把工作一贯勤勤垦垦干了六年临时工的郑龙找碴解雇了。郑大娘气愤地数落大儿子不去为老二说情,郑龙和未婚妻耿丽更是愤愤地埋怨哥哥。妻子李兰也婉言相劝,让郑风托人给王局长捎句话,别伤了婆婆和弟弟的心。平静的家庭一时掀起了波澜。家庭风波和社会上的压力未能使郑风屈服,他不顾个人得失,忍痛把弟弟和母亲送到乡下,及时向县委吴副书记汇报情况,并要求带一个组到物资局和燃料公司去查帐,得到了吴副书记的支持。王局长的儿子王达斌,仗势欺人,时常对郑家辱骂挑畔,并打伤李兰,企图给郑风施加压力,逼郑风妥协就范。郑风不为所动,终于发现他们在计划煤炭上做了手脚,狐狸尾巴暴露出来了。这时郑龙所在生产队的拖拉机进城运油和煤,都因人有刁难空手而回。郑大娘责备郑风不该捅这马蜂窝,以致使乡亲们受到连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李兰又被支到80里外的乡下教书。一家人被拆得七零八落。郑风赶到县委报告,又遭到刚与王局长结为亲家、现在代理第一书记的马县长的指责,说郑风强行查帐,影响了燃料供应,要追查责任。郑风一气之下,打了辞职报告。李兰为了离开这是非之地,打算通过在旅游局工作的老师,和郑风一起调走。为了解除苦闷和烦恼,郑风夫妻俩来到小河边约鱼。归途中遇到三位农民,他们责怪纪委官官相护。郑风受到强烈震动,决定破釜沉舟,让李兰、小芹马上下乡。经过激烈艰苦的斗争,被强占的菜地终于退还给了社员,乡亲们欣喜若狂,赞扬郑风是执法如山、大公无私的好干部。李兰颇有感触,她为丈夫的凛然正气而自豪。夫妻俩重归于好。正当郑风一家准备迁居的时候,郑大娘、郑龙、耿丽也从乡下赶来,支持郑风与不正之风斗争到底。此时,中央要求查处分房建房中的问题,给了郑风巨大支持。在县委大楼走廊上,臧经理羞愧地将自己的检讨书递给郑风。郑风终于赢得了胜利,捍卫了党的纪律。
姑娘今年二十八
演员
/
导演:
于杰
/
主演:
李岚
/
詹萍萍
/
何麟
/
乔奇
/
毛永明
/
史原
/
寒星
/
类型:
剧情
/
剧情:
一个夏末的夜晚,纺织厂中班下班的铃声响了,织布车间28岁的挡车女工方秀英正准备快点洗个澡,好去会那个天天等在厂门口接她的未婚夫曾强,可没想到同班的小姐妹柳珊又哭丧着脸求她帮着拆三个坯布,因为她儿子病了,要急着回家。 一向热心助人的秀英,二话没说,就回到了织布机房。曾强累得在传达室里睡着了。秀英的坯布还没拆完,可那个滑头的柳珊却早已舒舒服服睡觉了。坯布终于拆完了,秀英和曾强两人在静静的马路上走着,他们两人都盼着能早点分到房子,登记了半年多的有情人,也就可以结婚了。 一次,秀英陪着曾强去城隍庙买衣服时,拾到一个孩子,秀英热心地将他送到里弄治保联防队,没想到孩子的妈妈来领孩子时,不但没有谢她,反而说秀英是自己养不出儿子来偷她的儿子,气得秀英差点昏过去。曾强知道这事后,劝秀英今后少管闲事。可一向热心助人的秀英却认为,人和人之间应该友好相处,互相关心,不能看见别人困难,不闻不问。 有一天,她陪柳珊去清花车间找肖霞,正遇上突然失火,柳珊吓得当即溜掉,肖霞则吓得昏了过去,而秀英却英勇地冲过去关掉电门,并抓起着火的棉花往水桶里塞。火扑灭了,秀英成了救火的英雄,大照片上了光荣榜。可是追查起火原因时,由于一颗扣子,救火英雄突然被怀疑成是火灾的肇事者,先进被撤了,房子也吹了。 曾强认为这一切都是秀英多管闲事的结果,一气之下,两人闹了别扭。这许多打击,使待嫁的秀英痛苦万分,正在这时,抚养她长大的老工人常爷爷支持了她,批评了曾强,后来,火灾的原因终于搞清,是电器失火,保卫科长丁宝培也向她道了歉,常爷爷让出了自己的房子,使这对有情人终于结成了眷属。
1983年
快乐的单身汉
演员(饰 阿娟)
/
导演:
宋崇
/
主演:
刘信义
/
龚雪
/
马晓伟
/
詹萍萍
/
郑星
/
薛国平
/
战车
/
康泰
/
何麟
/
类型:
爱情
/
剧情
/
导赏:
《快乐的单身汉》反映了8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真实面貌和青年工人的生存状态。工人形象不再是十七年电影中的“高大全”式英雄人物,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感有困惑的普通人。开头导演通过一群光棍汉的聚餐场景展现了他们作为工人的生活状态和心态。他们之间的对话和行为充满了幽默和诙谐但同时也透露出生活的艰辛和不易。这种幽默与辛酸的交织让观众在笑声中感受到了生活的真实和残酷。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的细节,导演生动地描绘了人们之间那种不加雕饰、纯粹质朴的情感。在造船厂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工人们之间的友情、师徒之间的传承、邻里之间的互助,都被刻画得真实而感人。在影片的高潮部分,导演宋崇聚焦于表现丁玉洁与刘铁、石奇龙三人的情感纠葛。以清新脱俗的笔触,抒写丁玉洁与刘铁之间建立在青梅竹马的情感基础上的纯洁爱情;以近乎白描的手法,展现了两人之间化解疑虑敞开心扉的过程。而刘铁的好友石奇龙在感情上虽然显得有些腼腆,但在友情和道义上却表现得非常豪爽和义气。当石奇龙得知丁玉洁心中所爱其实是刘铁时,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失落而怨恨或嫉妒。相反他选择了忍痛退让,成全了刘铁和丁玉洁的爱情,展现了一个普通工人的风度和胸襟。片中“刚与柔”的对比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效果,既有工业场景的冷峻与硬朗,又不失江南水乡的柔美与细腻。造船厂的铁锤与火花不仅锻造着钢铁之舟,更铸就了青年工人们坚韧不拔、追求梦想的灵魂。龚雪饰演的丁玉洁,宛若一朵水仙在工业的钢铁丛林中静静绽放,她的温婉与坚韧,消融了石奇龙等一众青年心中的迷茫。真是在硬朗阳刚的环境中,真挚的情感在银幕上流淌才显得更加自然动人,勾起了观众对那个纯真年代的深刻记忆,使人们在欢笑与泪水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与温暖。(编辑:明慧)
1981年
南昌起义
演员(饰 姚湘莲)
/
导演:
汤晓丹
/
主演:
高长利
/
孔祥玉
/
李再扬
/
杨贵生
/
杜繁荣
/
童自荣
/
张小磊
/
王华英
/
陈鸿梅
/
詹萍萍
/
类型:
剧情
/
战争
/
导赏:
电影《南昌起义》以江西省话剧团创作演出的话剧《八一风暴》为蓝本改编创作而成,以真实的人物、宏伟的气势和富有历史特征的情节再现了举世闻名的八一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60周年的献礼之作,影片在1981年上映后广受好评,相关的艺术创作手法引发业界讨论,为之后同类题材影片的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与话剧《八一风暴》相比,《南昌起义》运用电影艺术的优势,高度还原了1927年中国共产党遭遇的政治危机,在蒋介石打死屠杀共产党员、武装镇压工人纠察队和汪精卫打着“东征讨蒋”旗号秘密分共的同时,共产国际的干预也导致中国共产党党内出现重大分歧,在此危急时刻,经过激烈讨论终于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武装革命斗争的序幕。在忠实还原历史的同时,《南昌起义》在人物塑造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第一次由演员扮演的周恩来出现在大银幕上,打破了演员扮演国家领导人的禁忌。片中出现的著名历史人物有十几位之多,导演汤晓丹要求以形似为主导,再通过排练缩短演员与历史人物之间的距离,为许多当时观众们并不熟悉的新人演员提供了展现自己的机会。从呈现效果来看,首次出演电影的孔祥玉将戏份最重的青年周恩来角色刻画得淋漓尽致,展现了角色果敢和沉稳的特点,由他饰演的青年周恩来也成为银幕经典形象。除此之外,对张国焘等历史人物的塑造也值得肯定,对于观众们了解历史全貌起到重要作用。《南昌起义》的主创们在重大历史题材电影创作方面做出了积极的探索,为后代了解南昌起义这段历史提供了重要的银幕资料。(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