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有亮

Youliang Zhao

有片源
2017年
导赏:《我是医生》根据“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的真实事迹改编,讲述了他多年如一日,不顾高龄,奋战在手术台上的故事,表现了吴孟超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时时闪光的人格魅力。作为一部传记片,编剧没有拘泥于人物传记套路塑造人物,并未将全部的笔墨用在描绘吴孟超这个人物,而是将吴老几位学生的特点凝聚起来,艺术化的塑造出二号人物赵一涛,他与吴孟超构成了这部电影最重要的一组人物关系。事实证明,这种用深刻的人物关系诠释人物内心的方法十分有效,人物的性格张力更加饱满,戏剧冲突也更为自然。在故事中,编剧摒弃了宏大叙事的创作手法,以吴孟超想搭建基础研究平台作为主线,他希望自己的得意门生赵一涛能够在扩大实验室规模上出力,但对于擅长外科手术的赵一涛而言,离开手术室去实验室,研究被普遍质疑的细胞治疗对他的事业毫无益处。对此,吴孟超也了解自己学生的所思所想,并把自己对于平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急切心情表达了出来,正如吴孟超对现实中癌症没有被攻克的回应,“有人、有平台,基础研究就能开展下去,20年、30年、40年总能解决问题。到那时,我在天上看。”而另一条故事线则在吴孟超和患癌症的女儿之间展开,他打破了医学界医生不为亲人做手术的惯例,将女儿当做普通患者医治,弘扬了他勇于突破常规的高尚医德。《我是医生》以尊重事实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成功刻画出吴孟超的报国情怀,也用符合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艺术手法增加了代际传承的意义,对国产人物传记片领域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编辑:方舟)
2014年
2013年
2011年
2010年
2003年
导赏:《惊涛骇浪》作为一部2003年以抗洪救灾为主线的剧情电影,在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何对真实事件进行艺术加工?影片极具冲击力的视听语言给出了答案。影片通过恢弘的场面调度和细腻的细节刻画,将洪水的狂暴与军民的坚韧形成强烈对比。导演运用大量实景拍摄,浑浊的洪水、崩塌的堤坝、暴雨中的军车冲锋,营造出逼真的灾难氛围。其中,最具震撼力的场景是官兵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人墙堵住管涌,镜头从水下仰拍,浑浊的激流中士兵们咬牙坚持,视觉冲击力极强。《惊涛骇浪》的导演翟俊杰表示,电影最需要尽致着墨的是其审美性和艺术性,循规蹈矩只会扼杀艺术,他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让画面荡出诗意。作为剧情片,《惊涛骇浪》的情节环环相扣,讲好了一个精彩的群像故事。影片运用了多线断续叙事的方式,观众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对某一情节进行串联,对某一人物进行构制,完成高层次的协作和升华。主线围绕张子明、张成文父子的矛盾展开,从冲突到和解,体现两代军人的精神传承;副线则聚焦林为群、魏长胜等普通战士的牺牲,塑造了鲜活的英雄群像。影片还穿插了韩盛元等科学家的决策过程,展现科技在抗洪中的关键作用,使叙事更具层次感。《惊涛骇浪》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更在当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影片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的抗疫、抗震等重大灾害中依然延续。影片中,富家子弟林为群放弃优渥生活投身抗洪,最终牺牲;军长之子张成文从抵触军人身份到主动请战,这些人物成长折射出个人与家国的深刻联系。在当代社会,影片提醒我们,面对灾难,唯有团结、奉献与科学应对才能战胜困难,这种精神内核超越时代,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编辑:林佳欣)
导赏:叱咤风云昨日事,改革不忘邓小平。电影《邓小平》透过一代伟人邓小平晚年复出后平反冤假错案、恢复高考、推翻“两个凡是”、推行农村改革、试办经济特区、开设股市、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南方谈话”等彪炳青史的壮举,再现了邓小平将国家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带领中国人民所走过的一段光辉灿烂的历史征程,以诗意之笔描绘出一代伟人邓小平丰富的内心情感和崇高的精神世界。影片整体风格简约洗练,演员卢奇生动演绎了邓小平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的伟大形象。在这部具有经典历史价值和政治价值的伟人巨制中,丁荫楠导演调度了丰富的电影语言来承载密度极高的信息量,结合常规与非常规的构图表现人物主观与客观的相互转化,全景抒情,近景、特写刻画,两极镜头的对切形成一种巨大的冲击力,表现邓小平高屋建瓴的理论思想和睿智坚强的精神境界。共和国年轻了,邓小平在奉献中老了——影片的结尾银幕上徐徐落下千万朵鲜花,隐喻领袖虽已远去,但他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丰功伟业将继续花繁叶茂,庄重的音乐和高速摄影手法相辅相成,传达隽永的深刻寓意。邓小平以极高的魄力作出具有英明远见的政治决策,敢于突破“左”的思想枷锁,拨开迷雾、解放思想,在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强调“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重要思想,鞠躬尽瘁地扶持深圳等经济特区建设,就中国香港问题与英国首相撒切尔进行寸步不让的谈判……本片真实再现了邓小平晚年复出后的丰功伟绩,获得第26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的荣誉。(编辑:曾奕琦)
2002年
导赏:《像鸡毛一样飞》是孟京辉导演的电影处女作,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探讨了理想的追寻与失落这一永恒主题。影片以欧阳云飞(陈建斌 饰)和陈小阳(廖凡饰)两位主人公的人生轨迹为线索,通过一系列离奇且富有讽刺意味的情节,展现了他们在现代社会中面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影片的叙事手法独特,孟京辉导演以马雅可夫斯基式的大胆创新精神,改进了艺术表现形式。影片不以写实主义手法拍摄,灯光、镜头、声音都充满了怪诞离奇的气息,很有“剧场”感。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增强了影片的视觉效果,也使得影片的主题更加突出。同时,影片的剪接手法也值得称道,借用MV的手法,使得影片的节奏紧凑而有力,零碎而不凌乱。影片中的角色语言晦涩,从开头欧阳云飞对马雅可夫斯基的感慨,到中间对于孤独的深刻描述,再到结尾处对于“人必须选择一种生活并且有勇气坚持下去”的自述,这些独白不仅将欧阳云飞的内心世界和心理变化脉络完整地展现在了观众面前,更深刻地揭示了都市人共有的孤独感与迷茫。片名“像鸡毛一样飞”蕴含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和深刻的主题内涵。“像”字在此处表达了一种不确定性,暗示了影片所要探讨的主题可能涉及人的迷茫、挣扎和追求。“鸡毛”作为鸡的附属物,轻盈而随风飘荡,这一特性与影片中人物的状态相呼应。他们或许都像那轻盈的鸡毛一样,在生活的洪流中漂泊不定,寻找着属于自己的方向和归宿。“飞”字即是取自片中男主人公欧阳云飞的名字,又象征着人物内心的渴望和理想主义,他们追求摆脱现实的束缚,飞向更高更远的地方。(编辑:明慧)
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