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雄

Xiong Xiao

有片源
2010年
2009年
导赏:《惊天动地》是一部由王珈和沈东联合执导的剧情电影,它以2008年汶川大地震为背景,深刻地描绘了人民解放军在灾难面前的英勇无畏和人民的团结互助。这部电影不仅是对那段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光辉的赞颂。影片全景式地反映了党中央团结带领全民抗震救灾的壮举,生动刻画了抗震救灾官兵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王珈和沈东的导演风格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们以新颖的视角和独特的立意,将战争片的紧张感和灾难片的紧迫感完美结合,展现了导演对重大社会事件的深刻理解和艺术再现能力。沈东尤其擅长战争戏,他的作品深受观众喜爱,而王珈则以其扎实的导演功底,为影片注入了更多的情感深度。影片中的特效镜头达到了500多个,堪称国产之最,这些特技镜头极大地增强了影片的真实感和视觉冲击力。电影中的武器装备都是当时陆军机械化部队最先进的,这些装备在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上出现,展现了国家的力量和科技的进步。《惊天动地》在情感表达上也做得非常出色。它不仅仅是一部展现英雄主义的电影,更是一部深刻描绘人性和情感的作品。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丰满,情感真挚,无论是旅长唐新生的果断与勇敢,还是教师齐红玉的坚强与牺牲,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影片获得了第30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和最佳故事片提名,这是对影片艺术成就的肯定。它不仅在国内受到好评,也在国际上展现了中国电影的实力和影响力。影片《惊天动地》将以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为背景,充分表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全面反映我军官兵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精神风貌。八一制片厂全体工作人员努力把《惊天动地》打造成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军队的传世之作。(编辑:赵敏)
2003年
剧情:版本一 美丽善良的饭店领班阿晨因病误用了毒贩老五的“特效药”,染上毒瘾。不久,阿晨便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丈夫也离她而去,只有儿子与她相依为命。但阿晨无法抵抗毒瘾,为换钱只得把房子租给别人,自己和儿子搬进一个未完工的烂尾搂。为挽救阿晨,派出所和居委会将她送进了戒毒所。儿子对妈妈由不理解发展到怨恨,阿晨悔恨交加,产生了自杀的念头。儿子在居委会和爸爸的关心下,以及学校老师的鼓励下,终于理解了妈妈,决心要帮助妈妈度过难关。一天,阿晨在戒毒所收到儿子的来信,打开一看是一个纸叠的飞机,飞机翅膀上写着“妈妈我想你”。随后,阿晨接到了一封又一封的纸飞机,令她坚定了活下去的勇气。阿晨终于离开了戒毒所,开了一家洗车店,开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虽然还要面对毒品的诱惑和毒瘾对身体的打击,但阿晨将坚强的生活下去。 版本二 原本善良美丽的饭店领班阿晨,无意间染上了毒品,导致夫妻离异、家境困顿。被毒品折磨的阿晨,无奈将住房出租,以换得毒品,并哄骗喜爱飞机的儿子亮亮住进了烂尾楼。阿晨吸毒一事败露,被送往戒毒所,亮亮折了很多纸飞机,每只纸飞机上都写着:妈妈我是亮亮,我想你,我爱你,我等你。一只接一只拼命朝戒毒所高高的围墙内扔去,但是墙太高了……在狱警、社会的帮助和亮亮的亲情呼唤下,妈妈终于回家了,生活有了亮色。但毒枭老五找上了门……
2001年
2000年
剧情:  杨守敬在一所历史悠久的高等学府里教书,在中国古典文学上的高深造诣,使他成为学院里公认的学者典范,被校长誉为“学校里最优秀的教授”。吕贝卡留学国外多年,对欧美文学有深入的研究。回国后受聘于这所高等学府,主讲浪漫主义诗歌,她有一个有趣的英文名字Rebecca。   无巧不成书,两人不但成了邻居,连授课的教室也是门对门。同是才华横溢、同是中年单身,自信而独立的性格让两位学者在相互好奇的同时,不免会产生试探和警觉的心理。杨守敬有一句名言:“真理的对门往往不是真理”。而好强活跃的Rebecca则迅速向杨教授的光荣地位发出了挑战:“最好的老师应该让学生来认可,让事实来说话。”   很快,Rebecca以自己鲜活的、感性化的教学风格吸引了众多学生的注意力。她用音乐配合诗歌的教学方式却引起了对门杨守敬教授的强烈不满,认为这种“拉选票式的故意喧哗”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正常教学,也有损于学校脚踏实地、严谨治学这一教学方针的严肃性。两人之间由相敬如宾,立刻转变为面对面的唇枪舌战,而善于言辞的Rebecca似乎略占上峰、初战告捷。这让杨守敬更加坚信自己对Rebecca的看法:自以为是、傲慢刁钻。而Rebecca也认为杨守敬就是自己想象中的那种脑筋僵化、照本宣科的“西汉干尸”。一次偶然的机会,拉近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Rebecca的爱犬突然生病,情急之中吕向邻居杨守敬求救。杨驾轻就熟地治好了小狗的病,让吕不得不佩服杨的博学和阅历,而他在不经意之间表露出的细腻而宽广的爱心,更让Rebecca对面前这位平日里过于严肃、古板的男人多了一份好感。杨守敬也在以茶待客的过程中有所感悟,一改平日的教学风格,将茶文化带入课堂,让学生一边品茶、一边感受中国古典文学的精髓。枯燥无味的课堂顿时变得意趣昂然。   为了答谢杨守敬治好爱犬的病,Rebecca邀他一起到茶坊品茶。由于两人对自己的观点各执一辞、互不相让,原本融洽的气氛荡然无存,反而发展到相互攻击对方的个人魅力……面对咄咄逼人的Rebecca,一贯谨慎沉稳的杨教授也不甘示弱,两人打赌看谁能先找到婚姻,赌注就是,输的一方必须当着所有学生的面承认对方是最好的老师……   事关荣誉与尊严,无奈之下,杨守敬通过好友的帮助上了电视征婚;Rebecca也为了加快同追求者张啸的感情进程,同意和这位成功商人一起去海滨渡假……一次偶遇,杨守敬意外地发现张啸实际已有家室。为了让杨隐瞒真相,张啸竟然对他威逼利诱。为人正直的杨守敬清楚地看到了张啸的丑陋面目,更为毫不知情的Rebecca担心。可他又怕自己的好心遭到Rebecca的误解,不知如何开口,直到最后一刻,杨终于鼓足勇气,赶到机场……   在平静、和谐的晚餐上,两人互诉心声。同样坎坷的人生经历,同样刻骨铭心的伤痛离别,和同样坚强乐观的生活信念,让杨守敬与Rebecca的感情融会在不言之中……两人需要的都是那种强壮的、能走到尽头的爱……   可好事多磨。杨守敬电视征婚结识的那位陈女士意外地出现,使Rebecca误以为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缓兵之计,为的只是赢得赌注。伤心的Rebecca不理会杨守敬的解释,决定离开学校……杨不知所措,黯然神伤,即将痛失所爱,使他在课堂上也显得心事重重……聪明的学生猜到了其中的秘密,他们为杨教授出了一个不同寻常的主意:利用古诗词传达他真心的爱恋……遥望窗外,Rebecca看到孤身站在细雨之中的杨守敬,此时此刻所有的误解都随风散去,只有爱的激动与温情飘荡在蒙蒙雨雾之中……杨守敬与Rebecca的赌局以和局而告终。
冬天的记忆
冬天的记忆

演员/

导演:白玉/
主演:吴京安/肖雄/
播放正片
1999年
导赏: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进军”系列电影第四部作品《大战宁沪杭》展现了继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宁沪杭大战这一人民解放军挥师南下、向全国进军的重头戏:在前后一个月间,百万雄师以雷霆万钧之势,突破长江天堑,攻克南京,占领杭州,一举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本片编导采取了“史诗性格局、文献性品格和纪实性风格”的叙事策略,在全片穿插了黑白纪录片史料以及多位战争亲历者的口述访谈,而整体的纪实性中又同时蕴含了诗意的浪漫,将剧情片与纪录片两种形态的各有侧重地糅合,呈现出了历史观的艺术表达。片中解放军占领南京总统府后,毛泽东诗兴大发挥毫写下“钟山风丽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一段,电影画面和音乐渲染出大气而浪漫的氛围,真正达成了“史”与“诗”的统一。在细节创意上,影片通过尖锐的噪声音效设计,使观众代入一位在战场上失聪战士的主观听觉感受,再配合画面中遍布焦土与鲜血的场景,深刻揭示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大战宁沪杭》将历史时空和现实时空交叉组合,展现了渡江战役中子弟兵和倾力相助的百姓,分崩离析的国民党部队以及溃败而退的英帝国主义军舰等群像,深入地提示了此事件发展变化的内在必然规律,着力发掘出历史中鲜为人知而又具有审美价值的内容。(编辑:曾奕琦)
1992年
1991年
剧情:  天真活泼的女孩儿小雪,非常喜欢跳舞,常常扒在少年宫舞蹈厅外的窗台上看小朋友们练舞。欧鹿老师发现了小雪的舞蹈天赋,吸收她参加舞蹈班。小雪的爸爸杜渐是个普通的交通民警,他的妻子池绿在小雪两岁时离开他们出国而去,父女俩相依为命。杜渐爱女儿,不愿把父母离异告诉她。一天清晨,他忙着把饭做好,小雪起床后,趁爸爸不注意,悄悄地将自己饭盒里的荷包蛋放进爸爸饭盒里一个。舞蹈班里,同学们穿着美丽的练功服和练功鞋,只有小雪穿着背心短裤光着脚,课间休息,同学们喝着各种饮料,小雪却悄悄跑向自来水龙头。当小雪听到几个打电话的同学议论她是“野孩子”、“没有妈妈”的话时,她上前抢过电话,拨了号码,就喊着“妈妈”说起话来,伤心的眼泪从她脸上流下来。傍晚,杜渐边做饭边看池绿的来信,信中池绿提出请律师代办离婚手续,并准备带小雪去巴黎。这时小雪回来,杜渐得知小雪瞒着他去跳舞非常生气,因为她的妈妈曾经是舞蹈演员。小雪委屈地哭了,她想妈妈。一觉醒来的杜渐发现小雪的纸条,她去找妈妈了。老师、片警、邻居都来帮杜渐找小雪,终于在倾盆大雨的田野里发现了昏迷的小雪。抢救室门口,杜渐焦急而愧疚地跪了一宿。小雪由于高烧用药过多,耳朵失聪了。一天晚上,杜渐忘记带钥匙拼命拉门铃,小雪在饭桌旁等爸爸却听不见,慢慢地睡着了,杜渐在门外坐了一宿。为给女儿买助听器,杜渐卖掉了心爱的鸽子。池绿闻讯从法国赶来,要带小雪去法国治疗。杜渐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终于同意了。他告诉小雪父母离异的原委,嘱咐她听妈妈话。池绿被深深地感动。清晨,杜渐和小雪推开门惊呆了,满院的鸽子都回来了。北京市少年舞蹈比赛开始了,小雪跳起了舞蹈《小鸽子》,获得全场热烈的掌声。杜渐思绪万千,脑海中闪现出小雪的一个个成长过程。
198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