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奔袭
许同均
Tongjun Xu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2012年
大有希望
导演
/
导演:
许同均
/
主演:
迟蓬
/
祝士彬
/
播放正片
剧情:
钟爱之家是一所临终关怀老年公寓,唐素华是这里的院长,这里的老人有这各种各样未了的心愿,他们唯一的途经就是找唐素华解决,事情五花八门,解决职称,解决房产,甚至还有一些无理的应付,使得唐素华疲于应付。表面看来,唐素华是在敷衍老人,其实,唐素华是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完成老人们一个个的心愿,而唐素华自己的生活也碰到了很多问题,“不务正业”的儿子,和自己即将走到终点的生命。唐素华借口出差去医院化疗,一边还要帮助老年公寓里的曾老把生平拍成话剧,而在这个过程中,老人们又提出各式各样的要求,为了完成曾老的心愿,唐素华在身体每况愈下的同时帮助老人们实现了愿望,眼看着话剧排练完成,唐素华却又到了化疗的时间。话剧上演,盛况空前,老人们也知道了唐素华的秘密,他们决定一起去看望唐素华。
1998年
好汉三条半
导演
/
导演:
许同均
/
主演:
陈佩斯
/
温兆伦
/
吴辰君
/
刘金山
/
李琦
/
梁天
/
类型:
喜剧
/
剧情
/
剧情:
坦克兵退伍的王大富是一家娱乐城的总经理,虽事业有成,但三十出头的人了,还一直没找到自己的红颜知己。他对身边的女秘书朱颖一往情深,只是几次表白都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朱颖的哥哥朱明也是坦克退伍兵,和王大富是一对亲密战友,为了开发自己的娱乐健身器材,朱明让妹妹朱颖以胡彬的名义向王大富借五十万元钱。出于对朱颖的爱慕,王大富相信了朱颖要制作MTV的谎言。 一天,王大富和朱明同时接到参加坦克预备役训练的通知,不巧的是,此时王大富为扩大自己的经营业务,拉来了不少客户前来参观,一时难以脱身。在训练营负责训练的老士官老赵的催促下,王大富和朱明不得不分别放下自己手中的事,先后来训练营报到,并开始了紧张的训练生活。 训练的间隙,王大富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借出去的五十万元钱;朱明也没有忘记自己开发的娱乐健身牛,可惟一与外界联络的工具是朱明的呼机和王大富的手机。为了各自心中的愿望,朱明和王大富互相支招、配合默契。就在坦克部队组织的实弹演习马上就要开始的时候,朱颖也到训练营报到,并被老赵安排在自己的上铺。朱颖的到来使王大福和朱明无处可藏,终于让对方知道了自己的身份。原来朱明就是向王大富借钱的胡彬,一场紧张而又忍俊不禁的闹剧后,从训练营回来的王大富和朱明终于愉快的合作在一起。
1994年
姗娘
导演
/
导演:
许同均
/
主演:
宋靖
/
邢岷山
/
郑振瑶
/
王智
/
类型:
剧情
/
剧情:
根据赵廷光同名长诗改编。在瑶家度界成人礼进行之时,地方官汉府阮公率马队前来强索徭役。虹赛与珊娘早有情感,满赛也暗恋珊娘,但他成全了弟弟,只身进了汉府。阮公害死了本是汉人的满赛的父母,却告之是瑶人虐杀了他的父母。阮公见到珊娘绣像心声霸占之念,将之关在府中。为救珊娘兄弟两俩两次交手。阮公为以瑶制瑶,以珊娘为计挑拨兄弟俩。几经波折,兄弟俩终于并肩做战,杀死阮公,满赛垂危之际,嘱咐珊娘:回瑶山去!
1993年
潇洒一回
导演
/
导演:
许同均
/
主演:
常蓝天
/
马羚
/
孔琳
/
马恩然
/
牛振华
/
管宗祥
/
陈立中
/
赵子岳
/
丁嘉丽
/
陈志坚
/
播放正片
剧情:
梅果在某京剧团任编导,他的妻子吴晓年轻貌美且非常能干,现已辞去歌舞团的工作办起了自己的服装店,生意兴隆。正当京剧不景气时,剧团赴台湾进行文化交流的任务幸运地落在梅果的头上。但在出发的前两天,他的名额却被一个副局长顶替了。梅果只好留下来拍新戏,他拉上剧团新秀肖丽丽和一辈子打旗演匪兵的陈甲乙,决定下海潇洒一回。找门路经商的胖姐对陈甲乙一直情有独钟,可被剧团解聘的黑子却不时地来到胖姐家蹭吃蹭喝还借钱。一天,剧团来了一个大款胖子陆天宇,开口就要买剧团,梅果虽不屑与此人打交道,但也亲身感到了京剧振兴的不易。吴晓深知梅果不是下海经商的料,并且担心他身边那个肖丽丽。果然梅果的第一笔生意就把货全窝在手里,而胖子陆天字却从中间拿走2000块钱。吴晓知道后硬是从胖子做衣服的钱里给丈夫扣回了那2000块钱。胖子又拿来了女内衣广告要梅果搞,不想广告没拍成,赔了钱还搅得梅果夫妇分了居。胖子年幼时就想当演员,他给梅果垫了10万块钱,并想借此机会在新戏中“露一小脸”。在排演场上,他戏耍了当年搅他好梦的陈甲乙,陈甲乙也不客气地让胖子出尽了洋相。胖姐为黑子去俄罗斯卖掉了戒指,而黑子赚钱回来却赖帐不还。肖丽丽要出国走了,吴晓与梅果合好如初。剧团在台湾的演出大获成功,梅果仍继续着他进入商界的试探。
1992年
大漠恩仇
导演
/
导演:
许同均
/
梁耀明
/
主演:
邢岷山
/
王赤
/
祁艳
/
马毅
/
音格勒
/
额尔登
/
播放正片
导赏:
发生在蒙古草原上的传奇故事。
1988年
爱滋病患者
导演
/
导演:
许同均
/
主演:
修建
/
秦燕
/
张安利
/
赵英
/
左翎
/
马伦
/
阎青妤
/
郑乾龙
/
播放正片
剧情:
在南方某城市公安局的录相室内,播放着由国际卫生组织转来的次料:一个名叫托尼.平克尔顿的爱滋病患者,临终前讲出了他在本市南方大学任教期间曾与三个中国女孩子有过性关系的事。为了尽快查到这三个女孩,组成了林志刚、宋明如、陈泗东和南方大学外事办女秘书王小雨四人特别调查小组。经过一番调查,最终找到了三个女孩子。最后本影片向人们指出了人的行为要向社会负责,同时也宣传了防止艾兹病的知识。
1986年
珍珍的发屋
导演
/
导演:
许同均
/
主演:
邝平
/
尹国华
/
赵明
/
武洪
/
周虹
/
谭小燕
/
马伦
/
刘宏胤
/
闫青
/
类型:
剧情
/
导赏:
影片《珍珍的发屋》由许同均执导,在结构与叙事手法上的创新超越同时代许多的戏剧化作品,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内涵丰富的社会图景,成为一代经典。影片巧妙地打破了传统电影作品中常见的线性戏剧化叙事模式,将情节的“点”扩展为生活的“面”。通常情节剧中,事件往往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而本片的创作者有意识地避免了过度戏剧化的事件情节推进,而是选择在关键时刻留白或隐去一些显而易见的因果。蔡祥与珍珍之间的情感纠葛就并没有通过激烈的对抗或戏剧化的冲突来展示,而是通过蔡祥妹妹的介入来暗示。这种含蓄的处理手法不仅避免了情节的陈俗化,让人对珍珍与蔡祥的过往有着更多的想象,还增加了影片的张力与层次感。丰富的生活场景与社会背景的描写增加了电影的深度与广度。影片置于一个现代化街道与历史建筑碰撞的环境中,现代与传统的碰撞为角色的性格塑造和情节发展提供了独特的文化背景。珍珍的发屋正对官墙、背靠历史建筑、可以望见北海,物理空间上的发屋与这些遗迹的对立不仅是视觉上的巧思,更是人物内心和影片主题的象征性表达。珍珍在面对经济上的竞争与情感的纠纷时,内心充满着挣扎。市场化挑战着传统经济,男女情感之间的错综复杂新旧道德秩序之间的冲突,都由建筑格局隐喻了出来,富于创意。《珍珍的发屋》虽然只讲述了一个普通的商业故事,但因其对生活的真实性、丰富性的描绘,成为了一部超越单薄故事之外富有思想深度和社会关怀的佳作,博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编辑:颜诗雨)
1983年
垂帘听政
副导演/助理导演
/
导演:
李翰祥
/
主演:
刘晓庆
/
梁家辉
/
陈烨
/
项堃
/
周洁
/
张铁林
/
闪增宏
/
李占文
/
王憧
/
王培
/
播放正片
导赏:
1982年,李翰祥回到中国内地,与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摄制《火烧圆明园》、《垂帘听政》,此举首开香港电影业与中国内地正式合作摄制影片的纪录。李翰祥作为华语影坛著名导演,曾先后拍摄过80多部电影,横跨四十余年。凭借敏锐的艺术嗅觉与纵横捭阖的商业智慧,他先后引领中国港台电影史上黄梅调戏曲电影、古装片、风月片、历史片等众多美学潮流。李翰祥的清宫历史系列电影具有相当明确的创作理念,惯常采用情节剧叙事模式,强调伦理故事中戏剧冲突的起承转合,并融入小品式桥段的叙事技巧,将现代社会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放置在宫闱的特殊空间之中,更能引发观众的共情,符合电影观众的通俗审美趣味。在《垂帘听政》中,李翰祥从慈禧个人视角出发,整体情感逻辑严密真实,浓缩了强烈的戏剧张力,具有典型的情节剧特征。片中精彩设置了慈禧“争宠桥段”,时为懿贵妃的慈禧拜会咸丰帝,看似劝诫皇帝保重身体,实则暗查端倪,有夺权之心。李翰祥还使用了悚然刑罚名曰“骨醉”,这一桥段篇幅并不冗长,却堪称宫闱之内的隐秘奇观,“争宠”桥段丰富了慈禧的性格层次和情感特征,为全片大量篇幅讲述慈禧从一个深宫妇人到权倾朝野的霸权者的发展过程增加了华彩段落。可见李翰祥电影具有鲜明的传奇性与通俗性,往往以家庭伦理关系来对应政治权力关系,人物关系的搭建侧重于集合日常化的矛盾冲突。因而,李翰祥尤为擅长利用极具辨识度和俗趣的重点事件,放弃宏大叙事,专注人物行动,着眼历史秘密吸引眼球,以此成功打造出李氏清宫历史电影的独特韵味。片中,咸丰死前密会顾命大臣肃顺问政,肃顺建议咸丰效仿汉武帝诛杀钩弋夫人,此处咸丰帝“临死托孤”的事件在历史上是否真的发生不得而知,但李翰祥不仅加以戏剧性展现,还援引了汉武帝“母强子弱,杀母留子”的历史典故,增加了观众的认同感。此外,李翰祥另辟蹊径,运用主观色彩浓重的引导性旁白在片头、片尾、剧情中间简明扼要进行交代,陈述事实、交代结局和阐释人物落点。让观众在无形中形成对历史的自我认知:国难当头,国家的权力中心依旧内斗,实在可悲可叹。化有形为无形,教化引导观众形成感性的价值判断,彰显了李翰祥清宫历史电影的高明之处与艺术魅力。李翰祥半生都在港岛飘零,总有寄宿寓居之感,魂牵梦绕的还是对故乡北京挥之不去的眷恋思念,这也是一代南下影人的中国文化情结。他们电影中大量的灵感、意象与桥段,都来源于经历或印象中的中国想象,以此内在的方式,回应着心灵深处的文化乡愁。诚如影评人焦雄屏所言:“李翰祥虽然在港数十年,但他擅长的是饶富中原性格的中国电影。”(编辑:赵敏)
火烧圆明园
副导演/助理导演
/
导演:
李翰祥
/
主演:
刘晓庆
/
陈烨
/
张铁林
/
梁家辉
/
项堃
/
谢园
/
郑振瑶
/
周洁
/
闪增宏
/
庞万灵
/
播放正片
导赏:
《火烧圆明园》是由李翰祥导演的历史剧情片,它不仅是一部电影作品,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次文化的反思。影片通过讲述清朝末期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焚烧,展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段屈辱而惨痛的记忆。影片的叙事手法尤为巧妙,通过慈禧的视角展现了清朝宫廷的内部斗争和权力的更迭,同时也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动荡。影片中的慈禧形象复杂而立体,既有对权力的渴望,也有对国家命运的担忧。而咸丰皇帝的形象则更多地体现了一个时代的无奈和悲剧。在叙事结构上采取了双线并行的方式,一条线索是英法联军的侵略行为,另一条则是慈禧的发迹故事。这样的结构不仅丰富了故事情节,也增加了细节的趣味性。影片中的一些戏剧性情节,如曾格林沁怒摔英国侵略军官巴夏尔、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前民间义士的奋勇抵抗等,都把握得恰到好处,展现了影片的戏剧张力。在视觉美学上该片做得非常成功,美仑美奂的影像构图、精雕细琢的道具和布景、史诗式的视觉风格,都为观众呈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特别是对圆明园的再现,无论是建筑的宏伟还是园林的精致,都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真实感。影片中的圆明园“大水法”一景,其考据严谨、置景精致,获得了观众的好评。李翰祥导演则再次展现了其纯熟的技艺。影片通过长短远近不同的镜头,展现了故宫的实景和搭建的圆明园,从各个角度展现了宫殿的建筑和人物华丽的服饰,烘托了影片庄严的历史画面。影片中的默片段落,如懿贵妃用一曲缠绵小调吸引咸丰皇帝的戏,几乎完全用动作、音乐、构图、剪接、摄影机运动交代,极少使用戏剧性的话语对白,体现了导演的功力。这部电影不仅是对历史的一次回顾,更是对文化记忆的一次唤醒。《火烧圆明园》作为一部历史影片,它的价值不仅在于历史的再现,更在于它所传递的深刻意义和启示,提醒人们珍惜历史和文化,反思历史和人性,坚持文化传承和文化自信,延续历史记忆并思考未来的发展。(编辑:赵敏)
1981年
邻居
副导演/助理导演
/
导演:
郑洞天
/
徐谷明
/
主演:
冯汉元
/
郑振瑶
/
王培
/
李占文
/
袁牧女
/
王憧
/
许忠全
/
谢园
/
黄凯
/
修建
/
播放正片
导赏:
《邻居》是“第四代”导演郑洞天的杰出作品,影片以“十年动乱”结束三年后建工学院居住在筒子楼中的六户人家作为切入点,揭露了当时社会上的一些弊端,赞颂了以“刘力行”为代表的老革命甘于奉献,在百废待兴的特殊历史时期尽力发挥余热的故事。影片的现实主义表达力图还原生活本来面目,极富生活气息,引起中国观众对住房问题和生存状态改变的共鸣,荣获第二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影片故事剧情围绕“分房”展开,描绘的人物,可以用“守规矩”和“违反规则”两类进行区分,按资排辈等待分房的筒子楼居民属于“守规矩”的一类,而市委陆部长的侄子陆小兵和学校房管科的吴科长则属于“违反规则”的,主要的戏剧冲突也正是来自对不合理现象的对抗。原本奉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前党委书记刘力行在受到大家需要“有人领着干”的感召下,决定发挥余热,不顾年迈和病体积极为改善住房奔走,演员冯汉元也凭借这个角色获得了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的提名。作为一部群像戏,导演对几位“邻居”的选择颇具代表性,从学院党委书记、校医、助教到工人,涵盖了学校几乎全部教职工群体,每一个家庭还背负有鲜明的时代烙印。这些人物背景在电影开始的时候通过画外音的形式介绍,随着故事发展,不同人物间的对话则透露出了更多的细节。为了符合角色的性格特点和社会地位,剧组主创在设计每位居民的屋内陈设时也动了一番脑筋,体现出即时性的特点成功复原出筒子楼里的生活。《邻居》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代表性的现实主义作品,片中提及到的社会现象至今仍有警示意义,丰富的内涵和对社会的关切使其成为郑洞天作品谱系中的代表。(编辑:刘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