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ao Ishiguro

2000年
1995年
剧情:版本一: 那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时刻——世界上第一颗用于袭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这是一次科学的、技术的、军事的以及政治上的冒险。这部纪录片企图向我们展示经历了原子弹轰炸的日本人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时间定格在短短的三周时间,从在新墨西哥的爆炸试验到最后在日本上空的投下,我们有机会看到当年做出决策的那个房间,灾难发生的那一刹那的广岛街头。故事以平行的线索展开。 版本二: 1945年4月,盟国军队横扫欧洲,有力地挡住了威胁世界的纳粹洪流,使无数生灵免遭杀戮。在纳粹德国正被一步步逼回其首都柏林的同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被赶出了从索罗门群岛到硫磺岛的所有岛屿。然而,就在美国军队还没有完全取得太平洋战场胜利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因脑出血而于1945年4月12日去世。  尽管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先生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甚至罗斯福在任时也没怎么重用过杜鲁门,但罗斯福还是在临终前任命杜鲁门为继他之后的下一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去世,让日本铃木首相和以统战部部长阿南将军为首的军方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杜鲁门总统在他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后就得知,此时的美国已经在格洛夫斯将军和奥本海默博士的领导下,成功地研究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新型战略武器——原子弹。  虽然格洛夫斯将军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先生一再进言,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敦促日本投降,但考虑到“日内瓦公约”相关条款的限制,杜鲁门没有很快做出决定。1945年5月8日,盟国军队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终于取得了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纳粹德国投降后,如何解决太平洋战争就成了杜鲁门和日本裕仁天皇必须考虑的问题。  1945年6月21日,日本在冲绳岛战役中二十八万人员伤亡的惨痛代价给铃木首相和裕仁天皇产生了极大的震动。然而,此时的日本已经被强硬的军方所控制,尽管《波茨坦宣言》作为杜鲁门对日本的最后通牒被空投到日本领土的上空,但以阿南将军为首的军方以效忠天皇为由,拒绝接受《波茨坦宣言》中的有关条款。  波茨坦会议结束时,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给了裕仁天皇一个难得的信号。为了寻求苏联的帮助,裕仁天皇和铃木首相秘密磋商后,决定避开军方,派近卫王子前往苏联,和斯大林见面。然而,此时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在杜鲁门从波茨坦会议结束后,返回吉尼亚诺福克的奥古斯都军舰上得知印第安娜波利斯被日本鱼雷击沉的消息时,杜鲁门下达了在事先不进行警告的前提下,向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一架装载着取名为“小男孩”原子弹的轰炸机从蒂尼安岛的军事基地起飞了。经过长达十五个小时的飞行,轰炸机飞临广岛的上空。原子弹投掷下不久,正处于早上最忙碌的广岛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就在日本裕仁天皇和军方猜测美国能有几颗原子弹的时候,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面对连续两个城市的毁灭,裕仁天皇抵住了来自军方的强大压力,从保全人民和民族出发,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1990年
剧情:从东京转学来的松井被安排在五年级3班。这个腼腆的男孩在到学校的第一天便被淘气的同学欺负。同学们发现松井被欺负后竟然拉了裤子,于是对松井更加疏远。孩子们边跑边给松井起着外号,松井郁郁寡欢地回了家。 松井的妈妈找到了同学阿盛的家,她告诉阿盛松井有大小便失禁的病,希望阿盛可以和松井成为好朋友,多多照顾他。阿盛心中虽不情愿,但面对松井妈妈的恳求,他还是勉强答应了。为了不让同学看到自己和松井成为了朋友,阿盛在上学的路上总是和松井保持着距离。 要想被同学接受,松井就必须向大家证明自己的勇气。松井坐上了工地里的矿车,在冲向大海的一瞬间他镇静自若,同学们都开始对松井刮目相看。 一天在上学的路上,松井和阿盛看到一户人家的窗口里伸出一只手。阿盛告诉松井,这一定是一个生病孩子的手,只有在天气好的时候它才会伸出来感受阳光。松井突然对这个伸出手的孩子有种同病相怜的感觉。恰好老师留下了给一个朋友写一封信的作业,松井决定就把这封信写给这个孩子。 阿盛爬到窗口为松井送信,他发现躺在床上的这个生病的女孩竟如此美丽可爱。女孩看过信后给松井回信告诉她自己叫小晶慧,多年来一直生病卧床。松井和阿盛从此对小晶慧更加关注。他们经常会在小晶慧的窗下驻足,松井更是会为她吹起口琴。 但时间不长小晶慧就住到了医院。在阿盛的帮助下,松井爬到树上第一次亲眼看到了小晶慧的样子。遗憾的是几天后老师告诉他们,小晶慧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情窦初开的松井和阿盛都为失去了这样一个好女孩感到悲伤不已。 新的学年开始了,松井因为爸爸工作调动的原因又要转学了。虽然他和同学们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在他的童年里,已经深深烙印上了阿盛和那些同学们,当然还有已经在天堂里的小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