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ul Harb

2017年
2016年
2010年
剧情: 顾名思义,“敢死队”的终极要义就是,为了完成一项军事任务,任何牺牲都是在所难免甚至是可以接受的……巴尼·罗斯(西尔维斯特·史泰龙饰)是一个意志坚定、心无旁骛的男人,他无所畏惧而且从不负担多余的情感,所以他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作为一群生活在边缘地带的雇佣兵的队长和谋略家,巴尼与他的队友之间互相交织出来的是异常团结的兄弟感情,他在这个世界上惟一的牵挂,除了他的敞蓬货车和水上飞机之外,就是这些围绕在他身边的忠实的战士了。 事实上,巴尼还是一个有点愤世嫉俗的厌世之人,他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描述成是“努力地为自己的人生轨迹增添一些污点”——在他背后支持着他的团队成员分别包括李·克里斯莫斯(杰森·斯坦森饰),前特种部队队员,最擅长使用各种利刃;尹扬(李连杰饰),一个徒手搏斗的高手,身形灵活,有如鬼魅;黑尔·凯撒(泰瑞·克鲁斯饰),他与巴尼认识已经有10多年的时间了,一直都是枪筒武器方面的专业人士;托尔·罗德(兰迪·库卓饰),他是一位经验丰富且技术娴熟的爆破专家,同时也是这个团队中倍受尊敬的军师级别的重要人物;最后是贡纳·詹森(杜夫·朗格饰),他拥有着大量的实战经验,而且在精密的狙击任务中的表现尤其地突出,只不过他需要不断抵抗的是属于他自己的心魔。 当非常具有神秘色彩的丘奇先生(布鲁斯·威利斯饰)为巴尼提供了一个除了他之外无人能够完成的任务时,巴尼带领着他的“敢死队”展开了一场看起来很有点例行公事的常规味道的冒险之旅——推翻加沙将军(大卫·札亚斯饰)的暴力统治,他是维连纳区域一个小岛国的可怕且危险的独裁者,他们要结束的是加沙将军这些年来为岛上居民所带来的死亡和破坏。当他们抵达维连纳进行相应的侦察搜索工作时,巴尼和李见到了他们在当地的联络人桑德拉(吉瑟勒尔·伊迪斯饰),一个为自由意志抗争的女战士,却怀揣着一些不可告人的黑暗秘密……随着时间的推移,巴尼和李慢慢地了解到,他们需要面对的真正敌人其实是詹姆斯·门罗(埃里克·罗伯茨饰),一个极端混蛋的前CIA特工,还有他的爪牙丹·佩恩(史蒂夫·奥斯汀饰)。当所有的一切都向着越来越糟糕的方向发展时,巴尼和李被迫将桑德拉留了下来,而这基本上就等于宣判了她的死亡。如此彻底的失败让巴尼久久无法释怀,他决定带着所有“敢死队”的成员返回维连纳,解救人质的同时,为悬而未决的谜团寻找一个答案,而他之所以选择这么做,只是为了拯救自己因此深受折磨的灵魂而已。
2009年
2008年
剧情: 20年后的约翰·兰博,已经没有了以前的英姿勃发,他远离家园,退守至泰国北部的一个小村落,在萨尔温江畔做着摆渡的生意勉强糊口……其实兰博需要做的远不止是将人或货物送到江对岸那么简单,因为靠近泰国和缅甸的边境附近,仍然饱受着战火的摧残,发生在缅甸人和克伦邦人之间的内战,虽然已经持续了长达60年之久了,却丝毫没有停歇的迹象,所以有些地带,即使是兰博,也是慎入的。 兰博似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在群山和丛林之间悠闲自得,摆渡之余,偶尔也靠捕鱼和抓毒蛇去卖以维持生计,过着日复一日、孤独却简单的日子,他已经很久没有认认真真地为谁战斗过了,不管是医生、雇佣兵、叛乱者还是和平使者,任何人从战火纷飞的地带经过,都与他没有太大的关系。 然而,不平凡的人,注定没办法过太长时间平静的生活,一群以宣扬人权为己任的传教士找到了兰博,因为他们需要一个会说英语的向导。为首的莎拉和迈克尔·伯内特向兰博说明了来意:原来这群人从去年开始就在各个难民营中艰苦地跋涉,为难民们提供必需品。不过由于缅甸的军队在公路上埋了地雷,所以他们没办法再采取以前走陆路的方法了,实在太危险了,只能选择水路。他们请求兰博帮助他们横渡萨尔温江,这样他们才能够把药品和食物供给带去给克伦邦人。最初的时候,兰博是拒绝从泰国进入缅甸的,然而看着这些本着人道精神远道而来的异国人,兰博似乎被轻微地触动了,他最终把莎拉、迈克尔和与他们一道前来的所有人, 都成功地送到目的地…… 差不多两个星期之后,牧师亚瑟·马什突然造访,他告诉兰博,他之前护送的那批人道主义援助者,一个都没有回来,大使馆对于他们的失踪也是无计可施……亚瑟抵押了自己的房子,又从教会筹到一笔钱,打算自己请雇佣兵去救这些传教士,因为亚瑟猜测,他们多半已经成为缅甸军方的俘虏了。虽然通过美国军队的训练,兰博已经成为越南最有杀伤力的超级战士,然而几十年过去了,他也早就放弃了用暴力和武器解决一切的处世方式,就连仍然清晰可辩的伤疤也正在渐渐融入到皮肤里--但这位孤独的战士知道,有的时候,有些事必须由他来完成。
2007年
2006年
剧情: 30年前,他是一个没有未来的男人,靠替别人发放高利贷维持生计……然而,瞎猫总能碰到死耗子,只要你足够坚持。一个偶然的机会,他作为一名业余拳击手去挑战世界冠军阿波罗·科瑞德,对于他来说,这恐怕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了,无论输赢,他真正追求的只是一种坚持:对生命的坚持、对信仰的坚持、对爱的坚持。正是他在生活中乃至拳击赛场上的勇气与信念,给了无数个曾经像他一样的平凡人以希望--他就是洛奇·巴尔博亚。   如今,30年过去了,曾经的荣耀也随着时间消散在空气中,洛奇,这个曾被称为“意大利种马”的传奇拳击手,现在却是行将就木,每个夜晚都在自己开的餐馆中缅怀那些逝去的故事……每一个版本的故事中,艾德里安这个名字都被无数次提起,这个曾经伴随洛奇走过了无数风雨的伟大女人,因为癌症而过早地离开了深爱的丈夫和儿子,留下洛奇孤独一人黯然神伤,而他们的儿子罗伯特,自从母亲去世后,已经有几个月的时间不曾和父亲说过话了,罗伯特的有意回避,令洛奇更加伤感。确实,时间的无情与失去至亲的打击不仅压抑着洛奇的生活,还让他的拳头不再犀利、肩膀不再有力,几乎是带走了他的一切。不过,他内心深处时常迸发出的情感与愤怒,却在提醒着他,自己是多么渴望重新回到拳击舞台上。   没有了洛奇的拳坛同样是波澜不惊,新一代重量级拳王梅森·狄克逊虽然因为他的头衔而过着轻松安逸的生活,其实私下里着实苦恼不已:他的粉丝似乎没有想象中那般拥戴他,这主要归咎于他一直没有碰到过旗鼓相当的对手,所以,属于他的激动人心的时刻一直都没有到来……直到一款仿真的拳击电脑游戏的问世,游戏中分别将梅森和洛奇这两代拳王设置在同一个擂台中对决,于是,疑问产生了:如果他们真正地面对面,谁会取得胜利呢?是梅森那熟练精准的直拳?还是洛奇的激情和粗糙的力量?梅森的经纪人灵机一动,决定策动两代拳王的世纪大战,不但可以提升梅森的人气,同时还可以帮助拳击界走出低迷的尴尬期……不过在洛奇看来,不管这场比赛是游戏还是玩笑,他都将其当成了命运之神赐予自己的第二次机会,他要做出一生中的最后一搏,为了自己,也为了所爱的人。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