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格拉斯·麦克阿瑟

Douglas MacArthur

2005年
剧情: 1941年,珍珠港偷袭得手的数天之后,日军开始攻占菲律宾群岛,五个月后,顽强驻守的美军由于军火、粮食和药品的短缺,不得不向日军投降,并被迫开始了残忍的巴丹死亡行军,幸存下来的美军战俘被投入了各岛的集中营。   1944年10月20日,麦克阿瑟率军在巴罗登陆,履行了当初撤离时“我一定会回来”的承诺,开始了美军的反击行动。但处于日军魔爪下的美军战俘们依旧在生死线上挣扎,1944年底,巴拉望岛上的美军战俘遭到了血腥屠杀。  为了遏制暴行的再次发生,美军总部决定营救卡巴图安集中营的美军战俘,该战俘营位于敌战线后30英里,共关押了513名战俘,战俘们在日军的残酷劳役下已经三年之久,均已重病缠身或是虚弱不堪。   距离日军实施“人道毁灭”的时日不远,少校吉布森(约瑟夫?范恩斯饰)虽然身患疟疾,但仍竭力鼓舞着手下士兵的士气,共同企盼着自由战斗的那天尽快来临,以医护身份做掩护的战士遗孀玛格丽特(康妮?尼尔森饰)也通过马尼拉地下组织将黑市药品偷偷运入集中营,为缺医少药的战俘们雪中送炭。   1945年1月28日,尽管计划尚未周全、地形也不熟悉、战俘营内驻扎了数百日军守备,而且距离战俘营不足两英里处还盘踞着数千日军部队,但在菲律宾游击队的策应下,陆军中校亨利?穆西(本杰明?布拉特饰)和上尉罗伯特?普林斯(詹姆斯?弗兰克饰)还是率领第六突击营大胆深入敌后,以极小的伤亡代价胜利完成了这一美国军事史上最为成功的营救行动
2002年
2001年
1999年
1997年
剧情:版本一 艾莉·爱罗维(茱迪·福斯特饰)自幼就对无线电通讯情有独钟。长大后,她成为一名天文学家,其项目内容为接收外太空信号。她希望能借此找到宇宙其他文明的存在。天才的理想得到的却是投资者的冷眼相看,幸好有神秘人帮助艾莉继续工作。   一次偶然的机会,艾莉收到了来自织女星的频率信号,似乎证明了艾莉一直以来的工作是正确的。但这带来的不是她个人事业的成功,而是政治、社会、宗教、国家各个角度的矛盾与讨论。深陷这一切暴风中心的艾莉,更要面对与神职人士帕尔默·乔丝(马修·麦康纳饰)的感情纠葛。   个人与世界,真相与现实,艾莉面临着远远超越学术范围的挑战。 版本二   埃莉是一位对宇宙生命充满探索欲望的天文学家。尤其是对她产生深远影响的父亲去世时,她对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对父亲的强烈怀念。她决心找到外太空生命迹象的努力,只得到少数人的理解,但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她的行为是疯狂的。终于有一天,埃莉的研究有了突破,她收到了来自外太空的信号。这一发现惊动了美国政府,官员们决定关注这一事件,让埃莉本人代表地球上的人类,飞越宇宙,去与外太空的生命进行理智的接触。然而,人们却不相信埃莉所叙述的太空经历…… 版本三   科学家艾莉·爱罗薇从小就对外太空感兴趣,并用无线电接收其他地域和空间的信号。长大后,她成了一名从事外太空生命搜索的专家。她对宇宙生命充满探索欲望,尤其是对她产生深远影响的父亲去世后,她对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对父亲的强烈怀念。她决心找到外太空生命迹象的努力,只得到少数人的理解,但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她的行为是疯狂的。她和她的同事们为了寻找外太空生命而努力工作。终于有一天,爱罗薇的研究有了新的突破,他们的工作站收到了一个以素数方式发送的奇怪信号,艾罗薇立即断定这是智能生命向空间发送的寻求伙伴的信号。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更令人振奋,他们继续收到了不太稳定的电视信号!奇怪的是,经过还原之后,居然是当年希特勒演讲的画面。爱罗薇不相信事情只是如此简单,于是,继续对其进行解码。她发现电视信号中迭加着一行行的密码文本,这一发现惊动了美国政府,官员们决定关注这一事件,这些文本的破译工作成为全球的目标。但还是爱罗薇首先破译了这些密码,这些密码居然是生产时空机器的图纸和说明!时空机器制造出来后,由于原定的乘坐者在一起爆炸事件中身亡,艾罗薇作为替补者成为人类首位与外星生命接触的使者,飞越宇宙,去与外太空的生命进行理智的接触。   时空机器宛如一个原子的模型,艾罗薇的坐舱被慢慢放入中心,不可思议的事情出现了:爱罗薇发现自己的坐舱变得透明了,自己正在穿越一个光怪陆离的隧道,最终她来到了一个星球的沙滩上,发现欢迎她的是自己过世多年的父亲!几十个小时后,艾莉返回,地球上的人们无论如何不相信所发生的事:他们看到的是艾罗薇的坐舱径直掉入了旁边的海中,而一切只有几分钟的时间。但爱罗薇带去的录像录下了几十个小时的空信号,使人们相信了爱罗薇。 版本四   埃莉是一位对宇宙生命充满探索欲望的天文学家。她母亲因生她时难产死去,她由父亲抚养长大。她自幼沉迷于用无线电波与外面的世界、不认识的人“联系”,甚至有过通过无线电波联系到母亲的想法。八岁那年,对她产生深远影响的父亲因心肌梗塞去世。她对科研的投入更加上了对父亲的强烈怀念。她决心找到外太空生命迹象的努力,只得到少数人的理解,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她的行为是疯狂的。   在她的追寻过程中遇见了Palmer Joss。Palmer是一个神学家。两人虽然观点不同但相互吸引。这短暂的恋情很快随着埃莉的工作变化结束。她为了研究工作去了新墨西哥州。   但埃莉费了很大力气才得来了项目资助,却一直没有研究成果。政府开始考虑收回借给她的雷达。终于有一天,埃莉的研究有了突破,她收到了来自外太空的信号。起初是声音代表的一组素数/质数,后来又有了图像。这一发现惊动了美国政府,官员们决定关注这一事件。但埃莉的功劳却被另一位科学家David Drumlin抢了不少。与此同时,埃莉再次邂逅了Palmer,后者已经是位知名作家和神学家了。显然两人旧情难忘。   埃莉在她的资助人那里得到了提示,破译了外太空的信号,发现可以造出一艘宇宙飞船。美国政府和各国商议,共同出资制造飞船送人类上太空。而去太空的人选则在全球选拔。虽然埃莉是候选人之一,却因为评委会委员Palmer一个提问而受到质疑,输给了David。   David在试飞的过程中因为极端分子炸掉了飞船而丧命,机会终于落到了埃莉头上。她终于重视实现了夙愿——contact。   人们却不相信埃莉所叙述的太空经历,因为他们看到她的飞船直接从发射塔上掉下来,认为她根本没有上太空。埃莉也无法给出任何证据,而且当时飞船内的所有录音机和摄像头都因为电磁波干扰一类原因没有留下任何记录。更可怕的是有人指控所有事件的幕后黑手都是埃莉的资助人、一位俄罗斯富豪的捣鬼,仅为了满足他不切实际的幻想。埃莉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谁会相信她?
1995年
剧情:版本一: 那是二十世纪的一个重要时刻——世界上第一颗用于袭击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原子弹投向了日本的广岛,这是一次科学的、技术的、军事的以及政治上的冒险。这部纪录片企图向我们展示经历了原子弹轰炸的日本人民的生活是什么样的,时间定格在短短的三周时间,从在新墨西哥的爆炸试验到最后在日本上空的投下,我们有机会看到当年做出决策的那个房间,灾难发生的那一刹那的广岛街头。故事以平行的线索展开。 版本二: 1945年4月,盟国军队横扫欧洲,有力地挡住了威胁世界的纳粹洪流,使无数生灵免遭杀戮。在纳粹德国正被一步步逼回其首都柏林的同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也被赶出了从索罗门群岛到硫磺岛的所有岛屿。然而,就在美国军队还没有完全取得太平洋战场胜利的时候,罗斯福总统因脑出血而于1945年4月12日去世。  尽管当时的副总统杜鲁门先生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甚至罗斯福在任时也没怎么重用过杜鲁门,但罗斯福还是在临终前任命杜鲁门为继他之后的下一任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去世,让日本铃木首相和以统战部部长阿南将军为首的军方认为这应该是一个得以喘息的机会,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杜鲁门总统在他的第一次内阁会议后就得知,此时的美国已经在格洛夫斯将军和奥本海默博士的领导下,成功地研究出一种威力无比的新型战略武器——原子弹。  虽然格洛夫斯将军和陆军部长史汀生先生一再进言,在日本投掷原子弹以敦促日本投降,但考虑到“日内瓦公约”相关条款的限制,杜鲁门没有很快做出决定。1945年5月8日,盟国军队在付出巨大的牺牲后,终于取得了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纳粹德国投降后,如何解决太平洋战争就成了杜鲁门和日本裕仁天皇必须考虑的问题。  1945年6月21日,日本在冲绳岛战役中二十八万人员伤亡的惨痛代价给铃木首相和裕仁天皇产生了极大的震动。然而,此时的日本已经被强硬的军方所控制,尽管《波茨坦宣言》作为杜鲁门对日本的最后通牒被空投到日本领土的上空,但以阿南将军为首的军方以效忠天皇为由,拒绝接受《波茨坦宣言》中的有关条款。  波茨坦会议结束时,杜鲁门和斯大林之间一个不和谐的音符给了裕仁天皇一个难得的信号。为了寻求苏联的帮助,裕仁天皇和铃木首相秘密磋商后,决定避开军方,派近卫王子前往苏联,和斯大林见面。然而,此时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在杜鲁门从波茨坦会议结束后,返回吉尼亚诺福克的奥古斯都军舰上得知印第安娜波利斯被日本鱼雷击沉的消息时,杜鲁门下达了在事先不进行警告的前提下,向广岛投掷原子弹。  1945年8月6日,一架装载着取名为“小男孩”原子弹的轰炸机从蒂尼安岛的军事基地起飞了。经过长达十五个小时的飞行,轰炸机飞临广岛的上空。原子弹投掷下不久,正处于早上最忙碌的广岛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就在日本裕仁天皇和军方猜测美国能有几颗原子弹的时候,第二颗原子弹在长崎爆炸。面对连续两个城市的毁灭,裕仁天皇抵住了来自军方的强大压力,从保全人民和民族出发,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