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拉木江·瓦力斯

有片源
2011年
剧情:有这样一群人,共同居住在乌鲁木齐;有这样一个故事,温情流动温暖人心;有这样一个城市,天空绚丽,和谐美好! 故事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在乌鲁木齐市天山区甜水巷1号大院:    为创建"四好大院",在街道办主任海里且姆的促成下,汉族街道干事贾如云、回族工人马万喜、赛春花一家、哈族牧民吾努别克一同搬进了原来只有维吾尔族打馕师傅马合木提一家、公安巴图尔的大院。    希望总是美好的,大院迎来了充满戏剧性又不乏笑点的一群人:大院空地上堆满了白菜,正在挖菜窖的马万喜与老住户交谈甚欢,吾努别克赶着一群羊冲进大院,羊津津有味地吃着白菜,两个素不相识的人为了白菜,为了公家的羊大打出手。旁边的马合木提、巴图尔无奈地看着一场闹剧的上演:大院真的热闹了起来……    刘沛,一个背着画板、来历不明的年轻人,突然闯进甜水巷1号大院人们的视线,在海里且姆和贾如云的帮助下,住进了这个多民族的院子。他用他的画笔感染着大家,用他的感恩回报着每一个人:教大院里的小孩画画,卖掉自己的手表为不下奶的赛春花买了鸡蛋、白糖……贾如云的神情慢慢在转变,眼神渐渐在流转,一段莫名的爱恋萌生在两个年轻人的胸膛中……    阴差阳错,因为几张原先练习的人体素描画,刘沛以流氓罪被送去劳改,因意外事故导致右手残疾……    马合木提和海里且姆省吃俭用的"鸡蛋、治病的牛奶",吾努别克跳崖的"羊烈士",巴图尔费尽心机搞来的"古巴糖"……甜水巷1号大院里的每一个人尽全力保护、治疗着这个受伤的年轻人。但刘沛已残疾而无法再拿起画笔的右手,成了他心中永远的伤痛,让他的情感无法权衡并纠缠一生:究竟是谁翻出那些人体素描画?究竟又是谁告密将他送进了劳改队?是谁让他变成一个失去右手的画家?……    几十年过去了,步入老年的邻居们在经历了风风雨雨之后,深藏于心中的矛盾和情感纠结被真情化解,乌鲁木齐的天空,依旧那么清彻,那么明净,那么温暖!
2010年
2009年
导赏:影片《大河》作为一部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片,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两代水利工作者与新疆塔里木河的命运起伏与情感纠葛,将50年代历史叙事与90年代现实叙事相互交织,表现塔里木河半个多世纪的变迁,通过对比两个时代的不同风貌和人物命运,深刻揭示了历史背景对个人命运的深远影响。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建设新疆,陈大河等父辈为了抵御“桃花水”的侵袭而满怀热情与信念建造水库;而随着时间的流逝,用青春和生命修筑的大坝在历史的车轮中渐渐褪色,成了导致塔里木河生态环境恶化的毒瘤,陈南疆等人为了保障塔里木河的生态,必须要炸毁堤坝,于是形成了上一代“筑坝”和下一代“毁坝”完全相反的行为动作,而这样的选择实则是出于历史的变迁,个体的生命在历史的裂隙当中经受着锤炼。影片在呈现两个时期的叙事线时,着重表现了50年代的历史叙事,突出陈大河与冬尼娅之间的跨国恋,以中苏关系破裂作为历史背景,透过治理塔里木河的历史曲折与进程,展现人物之间传奇性的爱恋,突显出了时代特征和历史厚度,巧妙地表述了国家关系和民族关系,更通过刻画苏联专家安东诺夫的良知觉醒和冬尼娅与陈大河的并肩作战表现了人性的真善美,跨越了国度界限。在90年代的叙事线中主要展现陈南疆与贝尔娜的亲情线,重在表现两人重走塔里木河古河道,寻找父亲走过的足迹,最终得以理解父辈们的艰难困顿与激情岁月,通过子辈对父辈的使命传承,体现了两代人之间的精神延续与精神传递,随着岁月变迁始终秉持着对塔里木河的热爱。影片通过建造水库与摧毁水库两个历史时期的相反事件,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塔里木河作为一条移动的河流,它既可以带来洪水泛滥等自然灾害,也能成为使生态环境恶化的毒瘤,呈现了人类行为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失衡后果。同时塔里木河又被赋予了生命的象征,它是万物生长的基础,滋养着大地和生灵,河水的流淌寓示着生命的延续和繁荣,使之人类与河流之间形成生命的连接,带来美好的亲切感。(编辑:州文)
2008年
导赏:作为一部儿童体育题材电影,《买买提的2008》以极富新疆区域特色的视角讲述了维吾尔族少年们对于足球的热爱和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向往。影片讲述了县里的小干部买买提被下派到了沙尾村,为了早出成绩调回县城,买买提看中了沙尾村孩子们的足球天赋,为了组织足球队,买买提创造出了一个善意的弥天大谎,声称如果沙尾村的足球队能够在地区夺得冠军,这些孩子就会去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故事。在“善意的谎言”这条故事主线的叙事中,通过年轻的维吾尔族女教练迪力拜尔的帮助,由12名孩子组成的“梦想足球队”刻苦训练,终于拿到了冠军。而买买提为了圆孩子们的梦,只好与一商人签约进行“高空走绳”表演,以换来到北京的机票。在这条主线之下,是新疆偏远地区的民众植树造林,改造家园的故事,展现出新疆各族人民主动抗击生态恶化、守卫祖国西北疆土的决心和能力。与许多新疆题材电影相似的是,《买买提的2008》使用了大篇幅展示了新疆的美丽景致,众多具有和田地区特色的画面为影片增添不少看点,也使这部影片成为该地区的的一张“银幕名片”,吸引了众多观众。《买买提的2008》成功的将奥运主题纳入到边疆民众的生活之中,在儿童演员天真自然的表演下,观众们极易对帮助孩子们圆梦奥运开幕式现场给出共情。对于儿童观众来说,小球员们的表现也拉进了足球运动和孩子们的距离,更将极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推广出去。影片最终获得包括第13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少儿童牛影片奖在内的多项殊荣,为民族题材儿童影片的创作做出积极的探索。(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