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无名·奔袭
彭小莲
Xiaolian Peng
人物资料
作品
视频
有片源
2017年
童年的上海
编剧
/
类型:
剧情
/
剧情:
担任要职的父亲突然被捕,家里住进了一个年轻警察,监督母亲的行为。叛逆的儿子,懵懂的女儿,不谙人事的小保姆,坚守原则的小警察,勇敢保护着母亲的老保姆陈妈和焦头烂额的母亲,全部被卷入了生活的漩涡。
请你记住我
导演
/
导演:
彭小莲
/
主演:
冯文娟
/
贾一平
/
黄宗英
/
徐才根
/
播放正片
剧情:
影片讲述了县剧团的小名角彩云到上海寻找“明星梦”的故事,在投靠了从小青梅 竹马的朋友/摄影助理阿伟之后,突然明白大上海是如此千变万化的世界,阿伟 也只能住在即将被拆迁的房子里。梦想变得遥不可及。但是阿伟却在理想主义的 潘导演影响下,拍摄着老电影人赵丹和黄宗英的纪录片。赵丹与黄宗英对于电影 的热爱,正是在拍电影时产生了爱情;这些都对应着彩云和阿伟之间生活和爱情。
2008年
我坚强的小船
导演
/
编剧
/
导演:
彭小莲
/
主演:
秦怡
/
高威
/
丁美婷
/
颜正安
/
黄璜
/
李卓夫
/
杨建平
/
播放正片
剧情:
扣子想参加全市青少年船模比赛,可他的民工父母没钱给他买昂贵的船模。扣子决定跟妈妈走街串巷收废品,用捡来的废品做一条环保船。但一笔从天而降的巨款改变了扣子的生活,引发了他和两个城里孩子的冲突。他们被环保船神秘地联系在一起,但环保船却因不符合参赛条件被取消比赛资格。最终他们以自己的方式赢得了比赛的胜利,并成为彼此最忠实的朋友。
2007年
Storm Under the Sun
导演
/
编剧
/
导演:
彭小莲
/
Louisa Wei
/
类型:
纪录
/
2004年
美丽上海
导演
/
编剧
/
剪辑
/
导演:
彭小莲
/
主演:
王祖贤
/
郑振瑶
/
赵有亮
/
顾美华
/
冯远征
/
宋茹惠
/
娜仁花
/
刘晓靓
/
类型:
家庭
/
剧情
/
文艺
/
导赏:
《美丽上海》是由上海汤臣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与上海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女性导演彭小莲执导的一部家庭片,讲述了一个旧上海大富之家在母亲病危之际,分散各地的四个子女重聚家中,从而引发的一系列恩怨纠缠的故事。这部电影不仅以细腻的情感刻画著称,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责任、牺牲与宽容。色调温暖而怀旧,老上海的弄堂、石库门、法租界等元素以及作为“虚化”背景的繁华浦东被巧妙地融入画面之中,营造出一种浓郁的历史及时代氛围。旧上海的繁华与衰落、改革开放带来的社会变革、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冲突与融合等,都在片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更在时代背景下对家庭伦理、亲情关系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演员郑振瑶饰演的母亲这一形象深刻而动人,她身上保留着大家庭出身的做派和谈吐,在她临终前的时光中,独自承受病痛时的坚韧与孤独,平等地为每个子女着想,竭尽心力地修复家庭成员心灵之间的裂痕。而四个子女,各自有着不同的人生轨迹和性格特征:大哥阿荣(冯远征饰)在西北做兽医,性格坚韧但内心充满无奈;二姐静雯(顾美华饰)漂泊海外,生活虽富足但内心孤独;三哥阿明(赵有亮饰)在上海从事法律工作,事业有成却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小妹(王祖贤饰)移居美国,从事计算机行业,独立自主。四个子女在母亲病榻前,各自带着过去的伤痕与现实的困惑,重新面对彼此,也重新面对这个曾经给予他们无限温暖与痛苦的家。家庭中的成员命运,体现出在各种时代变化,以及他们所受到时代的影响,有人得到了最好的契机,但是有人却只能是维持一个生存状态。他们的言行举止、情感变化都被塑造得细腻入微,特别是冯远征饰演的阿荣,他的坚韧与无奈、对家庭的责任感与对过去的悔恨,都通过他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表现得淋漓尽致。而王祖贤演出了一个全球化时代现代女性的缩影,将角色内心深处对故乡上海和传统家庭的深深的依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完美诠释。通过这样一个家庭,《美丽上海》展现的上海就不是一个平面的宣传画,上海本身的沧桑感以及他们负载的情感,都自然地通过这个家庭,家庭的成员的经历展现出来了。借用导演彭小莲的话说,“上海人是现代和保守、善良和狡猾、精明和守法,各种品质构成的,很难用简单的一句话来形容上海人。”而正是因为上海和上海人的复杂,这也更加深刻地体现出人性的厚重,”当他们所有的问题都相辅相成地展现出来的时候,我们才会看到生活中更深的层面,那时候体现出来的‘美丽’,才具有了真正的魅力“。(编辑:明慧)
2002年
假装没感觉
导演
/
导演:
彭小莲
/
主演:
吕丽萍
/
郑振瑶
/
Wenqian Zhou
/
类型:
剧情
/
剧情:
版本一 女中学生阿霞生活在上海的一个普通的三口之家,但是父亲的外遇使这个童话般美好的家庭破裂了。阿霞跟随母亲离开了自己生活多年的家。母女俩寄居到外婆家里。那是老式的弄堂石库门房子,外婆和单身的舅舅居住在一起。他们勉强腾出了亭子间来安置阿霞母女。外婆是传统的,她原本就不赞成女儿的婚姻,但是既然已经结婚了,外婆认为女人就应该为此忍受痛苦,牺牲自己,为了孩子也应该考虑保存家庭,而不能随便提出离婚。但是妈妈已经不能接受外婆的观念,她不愿意生活在夫权的阴影下面,她尊重自己的感情,她要孩子和自己都有一个健康的家庭。妈妈感受到生活在另外的阴影之中。 但是,阿霞却绝然不同,她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和同班的男生侃侃成了邻居。侃侃有一个幸福家庭,爸爸、妈妈以及姐姐天天在一起过着简朴而充满生气的日子。有时,阿霞加入到他们中间的时候,很快就忘却了自己家庭的烦恼。快乐是短暂的。很快,舅舅的女朋友杨惠芬上门见过了婆婆。妈妈和阿霞都意识到舅舅的婚事已迫在眉睫,她们必须早早建立自己的小窝。妈妈幸运地被朋友介绍给和她年纪差不多的老李同志,一个中年丧妻的男人,他独自带着儿子过日子,他有一套两居室的老式公房。由于老李同志的厚道可靠,妈妈决定和他结婚,阿霞认可了妈妈的选择。老李同志不仅为人老实,过日子也非常节俭。但是老李同志生活的全部乐趣就是看电视,看完了连续剧接着看录像带,一直到深夜。母女俩进入到自己不熟悉的环境。 阿霞无疑是不喜欢这个新家,她觉得自己越来越喜欢侃侃。她终于忍不住向侃侃表白了自己对他的爱慕。但是侃侃全然没有准备,她被阿霞的感情吓坏了,他拒绝了她的爱慕。这一切也导致了他们友谊的破裂。老李的节俭最终也使他和妈妈没有办法生活在一个屋顶下面。为了水费,他们终于争吵起来。一直沉默在一边的老李儿子——强强终于参与了争吵,发泄了自己对阿霞母女进入他们家庭的怨恨。矛盾几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于是经过了冷静的思考,妈妈带着阿霞离开了老李同志的家庭。妈妈痛心地跟阿霞说,一定要吸取自己的教训。 阿霞转学到别的地方。班级里的杜海成是一个妈妈的乖孩子,他看见这么“酷”的阿霞,被她迷住了。但是阿霞对他一点没有兴趣。她突然发现一切都并不像情歌里唱的那样,被侃侃拒绝以后,没有什么可以要死要活的。地球还在旋转,生活还在继续。一切还是美好的。她又回到了充满自信的性情中去,她保持着自己对侃侃的好感。母女俩重新回到了外婆家里。这时舅舅已经结婚了。杨惠芬对她们的再次到来先是抱以容忍。但是,三个家庭三代人生活在同一个空间里,战争还是爆发了。阿霞觉得无法这样生活下去,她要为妈妈和自己找回应有的权利,发生了冲突。妈妈决定去找爸爸谈判,尽快拿到那归属于她自己。但是,外婆却规劝妈妈看在孩子面上,还是和原来丈夫复婚。 阿霞回家发现妈妈在偷看自己的日记,所有的矛盾,借此爆发出来。阿霞把日记本朝妈妈头上扔去。妈妈却一声不响,离开了家。外婆看见自己的女儿受到这样的侮辱,失望地哭泣起来。当女儿知道母亲要去和父亲谈复婚的时候,她从家里追赶了出去。但是,母亲不愿意理睬女儿,阿霞只要求妈妈让她说完一句话——“爸爸配不上你,你不要和他复婚。”至此,她们母女俩之间达到了真正的理解。 终于有一天,妈妈快乐地带着阿霞去一个地方。那是离学校很近的小弄堂,她想给女儿一个非凡的惊喜。但是,阿霞一看走进了一个破旧的过街楼房子,她对自己的生活走到这一步,越来越丧气,又一次和妈妈发生了争执。但是当妈妈告诉她,这是她从爸爸那里追回的房产权的一部分钱,再加上自己这些年的积蓄以及向外婆借的一点钱,买下的房子。阿霞激动地在灰尘满屋的房子里,原地翻了一个跟头。她恨不能在家具上都刻上自己的名字。她说,她终于明白了,过去那么喜欢侃侃,原来更喜欢的是他的家庭。现在这种家的感觉,她也找到了。阿霞告别了父权,从过去的阴影里走了出来。她和妈妈重新开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生活。 版本二 花季少女阿霞的父亲有了外遇,妈妈带着她回到外婆家,可传统的外婆对女儿轻易离婚很不满,不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妈妈和忠厚但又抠门的老李结了婚,可老李的儿子强强对阿霞母女充满了敌意。妈妈和老李争执起来,带着阿霞又一次离开了这个“家”。 阿霞的父亲想和妈妈复婚,阿霞鼓励妈妈不要和自私的父亲生活在一起,终于有一天,妈妈带着阿霞找到了一所小屋,母女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 版本三 女中学生阿霞的父亲出现外遇,母亲不能原谅,提出离婚,阿霞随母亲寄居到了外婆家。外婆和单身的舅舅住在一起,居住面积非常紧张,阿霞母女勉强住进了亭子间里。传统的外婆原本就不赞成女儿的婚姻,但又认为女人结了婚就要尽可能保全家庭,但妈妈认为更重要的是要让孩子和自己能有一个健康的家庭。阿霞搬家后与同班男生侃侃成了邻居,侃侃一家虽不富裕但快乐和睦,常令阿霞觉得温暖。舅舅即将结婚,妈妈为能有一个自己的家决定嫁给中年丧妻、带着一个儿子的老李。但住在一个屋檐下后,彼此的不适应越来越严重,妈妈慎重考虑后带着阿霞离开了老李的家,母女二人又重新回到了外婆家。但三个家庭三代人生活在局促的空间内必然会发生矛盾,妈妈被迫去找爸爸谈复婚,渐渐理解了母亲的阿霞告诉妈妈不要复婚……最终,实现了理解的母女二人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房子和属于自己的生活。 版本四 影片的剧本改编自复旦大学学生徐敏霞在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中的得奖文章《站在十几岁的尾巴上》。 故事发生在上海,少女阿霞(周文倩饰)跟着离婚的妈妈(吕丽萍饰)搬出了父亲的房子,两人无处落脚只能到阿霞的外婆(郑振瑶饰)家住下。外婆是个旧式妇女,对女儿不能忍让丈夫婚外恋而离婚的做法不仅不赞同,甚至冷语相向,劝阿霞妈妈再嫁。已是过来人的阿霞妈妈很快再嫁,但这个男人(孙海英饰)在物质上的斤斤计较逼走了自尊的阿霞母女。两人再度失去庇护之所…… 影片中,阿霞和妈妈不断地搬家,两人在寻找房子和家的过程中,让我们看见了感情上没有归宿、没有安全感的一位母亲和一个孩子,也看见了现代人面对生活的困惑和尴尬。
2001年
满山红柿
导演
/
剪辑
/
导演:
小川绅介
/
彭小莲
/
类型:
纪录
/
剧情:
大陸導演彭小蓮九六年突然接到一個拍攝計劃,教她受寵若驚。紀錄片大師小川紳介的遺孀指定要她完成丈夫未竟的作品。小川歷八年時間尋找消失中的村落,拍攝《牧野村千年物語》(1986,17屆)期間搜羅了柿子的故事,剪好四小時長的毛片後因病擱置下來。本片難得再現他懷著無比虔敬走進現實生活的畫面,一句平常話,亦自有生活與歲月的沉澱。有這麼一幕:老婦人一面細意包裝柿子,一面祝願吃柿人身體健康;屋內滿曬陽光,窗外滿樹紅柿。生產與消費的親密關係,看著教人動容。不知不覺間,眼前的桃花源正在消失.....。
2000年
可可的魔伞
导演
/
导演:
彭小莲
/
主演:
尹禺然
/
类型:
家庭
/
剧情:
版本一 七岁的小女孩可可生活在一个富裕的白领家庭中,可是父母都忙于工作,她经常一人在家孤独地捱着时光。偶然间她发现家里有一把神奇的魔伞,于是可可随着魔伞飞上了天空,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 在艾娅妈妈开的小书店里,可可看到艾娅妈妈是怎样拼搏着,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女儿身上,而艾娅则更希望妈妈打扮得漂亮些,活得更潇洒、更快乐。艾娅用自己的真情打动了妈妈,母女俩的生活更精彩了,这一切深深打动了可可。 艾娅的同学申申要在新编的京剧(《白蛇传》里扮演太空人,他把可可的神奇魔伞悄悄地拿走了。戏里,白娘子被黑旋风关押在宇宙的黑洞里,太空人用魔伞将白娘子解救出来,一起飞向太空。这一切又打动了可可,她说从来也没有看见过这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后来,魔伞带着可可进入了上海石库门小屋里,结识了从北京来的小扣子,稚气的小伙伴让她看到了另外一种生活,在狭窄的亭子间,在油烟弥漫的公共厨房里,她的魔伞也能为大家带来快乐。小扣子遇到危险时,可可想起了申申在舞台上救助白娘子战胜坏人时的场景,她用魔伞营救了小扣子,两人飞上天空,成了好朋友。 版本二 7岁的女孩可可虽然出身在一个富裕的白领家庭,可是她还是必须独自在家里捱过孤独的时光。偶然的机缘,可可发现家里有一把神奇的魔伞,于是,她和雨伞飞上了天空,飞到了普通人的生活中去。在艾娅妈妈开的小书店里,可可得以进入母女俩的生活。她看到艾娅妈妈怎样努力拼打,怎样把所有希望都放到女儿身上。而艾娅更希望妈妈活得快乐、活得潇洒,尤其不要忘记打扮得漂亮,生活得精彩。艾娅用自己得真情打动了她的母亲和可可。 但是,艾娅的同学申申却把可可神奇的魔伞悄悄地拿走了,因为他在新编的京剧《白蛇传》里,扮演着太空来人。为了营救白蛇娘娘,她将要被黑旋风关押在宇宙的黑洞里。这时,从宇宙来的太空人(申申扮演),他用了这把神奇的魔伞,将白蛇解救出来,一起飞向了太空。这一切终于将可可打动了,她说,从来没有看见过这么激动人心的场面。 最后,可可和魔伞进入到上海的石库门的小屋里,她看见了不被人注意的角落,感受着凡人百姓的生活,剧照结识了从北京来的8岁的扣子,骄傲又稚气的小伙伴让她看见了另外一个世界。她发现即使在局促狭窄的亭子间,在油烟弥漫的公共厨房,她的魔伞也为大家带来了快乐。当扣子出现了危机的时候,魔伞回想起扣子漫画中的英雄形象,回想起自己在舞台上帮助申申(由孩子们演出的新编京剧)战胜坏人的快乐情景。魔伞带着可可飞上了天空,营救了扣子。这时影片进入高潮,最终使影片的主题:爱和理解得到了升华。
1998年
上海纪事
导演
/
编剧
/
导演:
彭小莲
/
主演:
袁泉
/
王亚楠
/
戴兆安
/
刘琼
/
韦力
/
陈鸿梅
/
夏立奇
/
谷伟
/
类型:
剧情
/
爱情
/
战争
/
导赏:
《上海纪事》拍摄于彭小莲导演的“上海三部曲”序列之前,它并没有被纳入“上海组曲”之中,但这部献给上海的电影情书实则是导演探寻故乡上海的开始。留学归国之后的导演对上海感觉到十分陌生,彼时的上海已发生了巨变,社会和文化氛围开始逐渐向西方现代化城市靠拢,故乡的上海正在逐渐消失。而《上海纪事》的创作使电影与现实相连,影片开头由刘琼饰演的老年郭绍白当看到上海外滩繁华的景象时,内心发出感慨“这已不再是我记忆中的上海了,它变化得那么快,可我依然想在这里寻找我生活过的轨迹”,留洋背景的郭绍白是导演的化身,他的内心独白亦是导演的心声,她开始把找回上海曾经的历史与记忆当作自己的使命,在影片中详实地还原建国前夕的上海历史,将自我投射在主角郭绍白身上,使其成为历史的目击者与见证者。影片风格承袭了上海电影的海派文脉与现实传统,并将家族史融入电影书写。影片讲述了经营家族工业的李蕙蓉如何在认清国民党腐败统治的政局之下帮助解放军接管并整顿经济市场、稳定新政权的故事,勾勒出国民党“打老虎”、发行金圆券的罪恶图景,百姓的民不聊生与国民党投机倒把的现状形成强烈对比,力求使影片达到批判社会制度,揭露社会现实的效果。同时导演彭小莲以主角李蕙蓉为抓手,人物身上交织着革命与爱情两条叙事线,展现人物在事业、信仰与爱情冲突矛盾之下的心理状态和情感状态,塑造的是一个具有自主意识和革命信仰的时代女性,这种革命信仰渐渐感染了采取中立态度的郭绍白,最终两人构成引领者与被引领者的关系,使得郭绍白认清了国民党与解放军的本质区别。影片采用现实与回忆的叙事结构,在现实片段中使用的是人物的内心独白,增加了对历史回忆的厚度,而让老上海电影人刘琼扮演老年郭绍白,从现代回望上海过去的历史,独自站在外滩遥望,孤寂的背影让人一时分不清是演员刘琼还是角色郭绍白,人物的演绎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怅惘和时间流逝淡淡的哀伤。(编辑:张苏慧)
1996年
我也有爸爸
编剧
/
导演:
黄蜀芹
/
主演:
吴大维
/
马晓晴
/
薛佳凝
/
王泉
/
张晔
/
蔡鸿翔
/
宋忆宁
/
王正军
/
类型:
剧情
/
家庭
/
儿童
/
导赏:
《我也有爸爸》是我国第四代导演黄蜀芹的电影作品,由吴大维、马晓晴等主演,讲述了一个患有白血病的流浪儿与足球明星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获得第17届金鸡奖最佳儿童片的殊荣。在创作者真诚、细腻、抒情的镜头下,这部讲述生死议题的深刻影片给人带来童趣、诗意、积极的观看体验。片中流浪儿大志罹患绝症的遭遇令人恻隐难忘,他与没有血缘的运动健将林天海从素昧平生到相互救赎,深深触动了每一位观众的内心。《我也有爸爸》在传递人类的终极伦理关怀时,不仅仅讲述施助者的单向奉献、自我牺牲,还表现出弱者对于强者的友爱与鼓舞。当林天海所在足球队远征日本却败绩而归,他严重受挫、一蹶不振,大志以稚气可掬的激将法敦促他重振雄风,球队也终于取得胜利的果实,为生病的孩子们赢得善款。这种相互碰撞、相互付出的爱心交流,不仅使剧中人物彼此间真情流露,还酝酿出剧情突转的强大动力,用昂扬的斗志升华影片主旨。全片中绿茵球场与白色病房轮番作为叙事空间,结局画面是一个巨大的足球状气球将一面红十字大旗升上空中,浪漫与现实的象征互相交织,两人奇妙的“父子”情谊使得对生之希望的讴歌成为电影的主旋律,而病情发展和死亡阴影则仅仅作为副调,共同谱写出节奏轻快、明朗温馨的现代童谣。剧组创作人员曾深入白血病儿童群体进行真诚的关怀体察,此般匠心独运是电影《我也有爸爸》感人至深的原因。吴大维和王泉贡献出生动自然的演绎,使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位主角碰撞出火花;片中心地善良的护士也让人印象深刻,她从身怀六甲到诞下新生命,进一步深化了故事的生命意识,出演护士的马晓晴也凭此角色荣获金鸡奖最佳女配角称号。(编辑:曾奕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