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国华

有片源
2016年
2014年
2010年
2008年
导赏:本片灵感源自2006年8月在我国浙江温州肆虐的超级台风“桑美”,它标志着我国首部灾难大片的诞生。灾难片,作为电影艺术中的一个独特类型,总能触动观众内心深处的情感,引发强烈的共鸣。近年来,好莱坞的灾难片制作技术不断突破,为观众带来了一幕幕震撼人心的视觉奇观。与此同时,中国电影界也涌现出了众多具有高超特效的灾难片,《超强台风》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首先,从制作风格上看,《超强台风》在特效和视觉效果上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与好莱坞灾难片相媲美,展现了中国电影在灾难片领域的卓越成就。其次,在情节构建上,好莱坞灾难片倾向于紧凑的故事结构和紧张刺激的节奏,以灾难的突然降临和人类的生死抉择为故事背景,用跌宕起伏的情节牵动观众的心弦。而《超强台风》则更加注重人物的情感描绘和人性的展现,通过真实而动人的故事,展现了人们在灾难面前的团结与勇敢。它聚焦于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挣扎,用温情的笔触触动观众的心灵。最后,《超强台风》并未像某些好莱坞灾难片那样过分强调灾难的恐怖与破坏,而是从温情的角度出发,深刻反思了灾难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问题,展现了对人性的深切关怀。这部作品不仅丰富了中国灾难片的类型,也对中国式灾难电影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编辑:张昕一)
2007年
剧情:上世纪五十年代,冰雪茫茫的青藏高原上,一队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凭着一股狂热的激情将木桩钉入冰雪,开始了把铁路修上世界屋脊的梦想。但梦刚刚开始便夭折在恶劣的自然条件面前,一位年轻的勘测队员永远留在了雪山之中……    二十年后,他的遗子于明远肩负着父亲的夙愿,随着铁路大军再次向青藏铁路发起冲击。他们用鲜血和生命将铁路铺到了昆仑山下,但面对巨大的自然困难,却不得不再次停了下来。昆仑山无情地吞没了于明远的战友,也埋葬了他的初恋……    时光又飞逝了二十四年,正值壮年的于明远任工程建设指挥官,他聚集了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技术,又一次向那既熟悉又陌生的昆仑山迈进,开始了青藏铁路的最后决战。    姑娘初冉冉来到了工地。这位姑娘不但是工程建设队长桑吉的女友,而且也是高原病专家。然而更令于明远惊讶的是她与当年牺牲的初恋战友长的一模一样……    初冉冉的到来,加强了医疗的保障,高压氧舱等先进设备和科技手段极大的保证了工程的进度,人们的干劲更加的充足,但是意外却发生了:于明远昏倒在了工地上,初冉冉身负重伤,甚至有人献出了生命。    就在大桥的主体结构已近完成之时,于明远突然发现大桥盖梁上有一道细缝,他忍痛下令炸毁盖梁,众人在泪水中重新开始。正当新的大桥盖梁接近完成之时,于明远的家中传来老母病危的消息。然而此时的大雪忽至,新的大桥盖梁如果不保温就会报废,本在回家路上的于明远半路折回,于明远、队长桑吉、工程师黄老师、甚至初冉冉都扑在盖梁上,用身体紧紧压住棉被,来对盖梁进行保温。风雪过后,盖梁保住了,然而于明远却未能见母亲最后一面,但他似乎感觉到母亲与父亲的灵魂重逢在了这块高原上,和那些已逝的战友一起守望着青藏线。    新大桥终于完成,闪亮的铁轨伸向昆仑山的纵深。初冉冉和桑吉要在隧道开通那一天喜结连理,用隧道做“洞房”。婚礼前夕,于明远向初冉冉道出了一个埋藏在他心底长达二十五年的秘密……    工房内,初冉冉身着婚纱,在音乐的旋律中旋转。然而此时于明远正在隧道内检查,一颗小石子掉在他的安全帽上,他警觉地抬起头……二十五年前的那一幕再次上演,地震发生了,山上的碎石瀑布般从洞口上滚下,初冉冉不顾一切的向隧道口冲去,却被人死死的抱住,人们惊恐地看着被飞尘封蔽的洞口…… 
1995年
导赏:《孙文少年行》表现了孙中山先生十二岁至十七岁的生活历程和心理发展轨迹,刻画了孙中山先生自幼就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勤劳勇敢,刻苦学习、乐于助人,敢于反对封建迷信的优秀品质,再现了清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不聊生的生活情景。影片通过孙中山在少年时期显露出的忧国忧民意识和自愿为大众百姓谋出路的伟大抱负展现出一代伟人的成长历程。在片中,孙中山的故乡广东香山遭受飓风大水,愚昧的乡人只知向上天祈求平安。年幼的孙中山目睹了这些悲惨世道,对那些泥木神像产生了怀疑。孙文的哥哥孙眉回国,孙家的生活得以好转,孙文入私塾念书。十二岁那年,他随母亲来到了向往以久的檀香山,在这里,他接受了英籍校长韦礼士的教育,产生了平民谋求平等自由幸福的愿望。由于看不惯哥哥在庄园里过的那种自欺欺人的生活,他扯下了神像,被哥哥赶回了国。踏上国土,孙文目睹的是清王朝对平民百姓的欺压盘剥,他立志要拯救乡亲。他和幼时的伙伴成立了夜巡团,治安防匪。不久,同伴猫仔的失踪引得他母亲发了疯,年少的孙文和他的同伴陆中桂一起砸毁了欺蒙百姓的供像殿堂。大逆不道的行为引起了乡绅们的愤怒,他们将孙文逐出了村门。通过这些磨难苦痛,孙中山开始走上一条毕生为唤醒沉睡的祖国和愚昧的民众而奋斗的道路。《孙文少年行》中小演员们的表现十分出彩,极具特点有象征意味的画面也使这部作品成为领袖传记片中的经典。1995年《孙文少年行》获得了中宣部颁发的“五个一工程奖”、广电部颁发的“华表奖”、中国电影家协会颁发的“金鸡奖”和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学会颁发的“童牛奖”,成为当年国产片的获奖状元。(编辑: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