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孙飞鹏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97年
大进军——南线大追歼
演员(饰 陈赓)
/
导演:
赵继烈
/
珈鹤
/
主演:
马绍信
/
田景山
/
孙飞鹏
/
古月
/
赵恒多
/
张甲田
/
马群
/
曹培昌
/
孙维民
/
王跃进
/
播放正片
导赏: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进军”系列电影第二部作品《南线大追歼》叙述了解放军在三大战役后向全国进军的一个方面,即第四野战军和第二野战军陈赓兵团解放中南、围歼白崇禧集团的历史过程。全片以长沙起义、衡宝战役、解放广东、粤桂边围歼战四大块作为结构框架,精彩再现了“追歼”的背景与事件,以及相关人物,如林彪、肖劲光、陈赓、白崇禧、李宗仁、程潜、陈明仁等,充分尊重历史客观真实性,又从电影艺术的角度出发,有所选择、剪裁、超越。导演赵继烈认为,战争进程及态势经由人物关系而获得展现是一种最好的方式。片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或首次披露的史实,如青树坪惨败,又如毛泽东在长沙起义过程中给程潜的信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从史实与意蕴的结合上还原了“大追歼”进程的战况史实,又为观赏造就了新鲜感,提高了影片的思想深度。作品在战役和事件的选择及剪裁上富有分寸感,对于敌我双方历史人物的塑造也相当生动鲜活。全片约有十分之一篇幅为激战场面,战争场面的安排富有节奏,从青树坪到衡宝战役,一直以渐进的方式不断设计“小高潮”。影片在悲与壮、大与小,乃至胜利与失利的关系上,很艺术地克服了同类型影片创作中往往可能出现的顾此失彼倾向,“四大块”结构框架从质与量上都传达了“南线大追歼”恢弘的历史风貌。(编辑:曾奕琦)
1994年
天网
演员(饰 秦裕民)
/
导演:
谢铁骊
/
邱中义
/
主演:
孙飞鹏
/
董骥
/
王夫棠
/
石冼
/
雍和平
/
杨军
/
李百万
/
韩福利
/
高菊梅
/
播放正片
剧情:
上世纪80年代初一个偏远的小县城里,县机关大门不远处两老一少三个乞丐引起了新到的县委书记秦裕民(孙飞鹏 饰)的注意。乞讨者名李荣才(董骥 饰),是村会计,经常反映大队会计贾仁贵(雍和平 饰)的问题,遭到陷害。针对李的清查开始了,李开始告状,一告就是二十年,告得家破人亡。秦马上对此事进行调查,发现了贾的种种劣迹,立即令其停职检查。
1990年
元帅的思念
演员
/
导演:
韦林玉
/
主演:
袁志顺
/
陈大伟
/
张永祥
/
孙飞鹏
/
路希
/
播放正片
剧情:
黄河岸边,徐向前元帅凝视一泻千里的激流,脑海中显现出当年临汾战役的壮观场面。1948年,解放战争已进入关键时刻,全国性战略反攻已经开始。当时任晋鲁豫军区指挥员的徐向前率领部队,于3月6日向临汾挺进。临汾有“卧牛城”之称,是历史军事重镇,国民党临汾城防司令梁培璜凭借地理优势,视临汾为“铜墙铁壁”。3月7日我先头部队出敌不意抢占尧庙机场,梁培璜一面向阎锡山告急,一面加强火力、企图夺回机场。徐总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突然将部队撤出机场,诱敌追击,在外围全歼敌人。攻城战打响了,敌人利用四道防线和暗堡交叉火力使我军严重受阻,伤亡很大,徐总一面鼓励大家,同时决定采用挖坑道的办法,越过敌人外围防线。4月10日徐总命令发起攻击,部队英勇出击,首先拿下城东关,尽管敌人想尽办法破坏我军的坑道作业.终未能挽回失败的结局。城里我地下党对敌三十旅参谋长沈国良进行策反工作,终于在正义的感召下晋圈良决定弃暗投明。5月17口我军发起总攻击,全歼临汾敌部、活捉了梁培璜。临汾解放了,全城军民一片欢腾。40年过去了,徐帅川顺这段难忘的历程,想起为共和囤诞生而英勇牺牲的同志,感慨万分。
1988年
巍巍昆仑
演员
/
导演:
景慕逵
/
郝光
/
主演:
孙飞虎
/
苏林
/
李仁堂
/
黄梅莹
/
张克瑶
/
刘怀正
/
郭法曾
/
路希
/
倪以临
/
王振江
/
播放正片
剧情:
1947年3月,国民党对我\"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我解放区实行了\"重点进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人首先攻占的目标。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决定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在外线与敌人周旋。中央书记处暂时分成两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到黄河迤东。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代号为\"昆仑纵队\",任弼时任司令。\"昆仑纵队\"在十分艰险的境遇中与敌人周旋,同时与全国各战场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 胡宗南进占延安后,其主力即被我军牵向黄河边。夺取蟠龙的战斗打响后,彭德怀亲临指挥,王震身先士卒,战士们奋勇杀敌,全歼蟠龙守敌,生擒旅长李昆岗,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此时,国民党发动内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国统区学生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山东战场歼敌时机已成熟,命陈毅、粟裕向敌人发起进攻。陈、粟大军果断地将敌人74师包围并歼灭于孟良崮,击毙了骄横的张灵甫。陈毅打电报向党中央报捷。74师被歼,蒋介石痛心疾首,学生又包围了美国大使馆,蒋介石怒不可遏,命令立即镇压。我党中央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独裁政权的真面目。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一直在寻找我党中央的踪迹,借助美国的无线电测向仪,测出了我中央所在地,并派部队连夜向驻地扑来。毛泽东神机妙算,率我军迅速转移,敌人扑了空。 随着战局的变化,党中央在陕北召开了重要的小河会议,重新高速了兵力,提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黄河战略。担任追击我总部任务的刘戡部队一直被\"昆仑纵队\"牵着鼻子走。为给彭德怀制造战机,毛泽东要人在绥德大桥上立下了\"毛泽东由此向东\"的木牌,继续牵制敌人。彭德怀抓住战机,在沙家店消灭了胡宗南第36师。刘戡觉察上当,失败已无可挽回。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反击。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其他战场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昆仑纵队\"的历史使命也告一段落。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不断溃败,使蒋介石十分不安。雪后的五台山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登山眺望,感慨万千。毛泽东庄严地宣告:再有两年,也许用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饮马长江,直捣南京,和蒋介石进行最后的决战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