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心见

Xinjian Wang

有片源
2004年
1994年
1992年
1990年
1988年
1987年
1985年
导赏:《狼犬历险记》是由王兴东和王浙滨合作编剧的电影,在“儿童与狼狗”的故事主线中,加入了犯罪、破案等情节,在1985年问世时广受好评,成为了不少影迷观众童年的美好记忆。影片讲述一个叫张蚂蚱的男孩,家住在离警犬基地不远的地方。他特别喜欢凶猛威武的“黑狮”,就用自家发情的母犬“引诱”了黑狮,生下了两只小狗,取名叫“狼牙”和“公主”。为了给两只狼犬办理犬证,却无意中卷进了一桩走私案。在张蚂蚱寻找失踪姐姐的过程中,“狼牙”和“公主”大显神威,最后坏人被绳之以法,狼犬“公主”却死在了犯罪分子的手上。作为一部儿童电影,《狼犬历险记》用小观众们易于接受的方式讲述了人与动物相处的故事,单纯善良的小学生和忠诚的狼犬都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在故事中,编剧并没有脱离人物来独立表现动物,而是用动物与人物情节的交叉进行展现人与动物的和谐共存。狼犬“狼牙”和“公主”直接参与了叙事,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动物身上的特质也寄托了编剧对于人性归于单纯的理想。除了《狼犬历险记》,王兴东、王浙滨还创作了《飞来的仙鹤》《奔向银幕的马》《鸽子迷的奇遇》等多部具有寓言风格的电影剧作描写的动物,这些动物都与人类生活有密切联系,这也引起了电影评论界的关注。正如评论家汪帆和刘位申的看法:“仙鹤冬去春来,不忘故巢,信鸽远飞千里,明辨方向,军犬性情专一,与主不贰动物的这些习性特点,在形式上与人类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追求的道德美恰合了节拍,因此,这些动物所独有的本能,便成为人类千百年来有口皆碑的美德,积淀在这些小生灵身上,使它们都成为某种审美观念、伦理思想的象征,它们暗示着人生哲理,成为人们反照自身的一面镜子。”(编辑:方舟)
1958年
剧情:在一个军医学院的门诊部。一位长期患神经衰弱症并且求遍中西名医的病人向医生提出这样的质问:难道这种病除了吃安眠药就没有别的办法?上尉军医李岩芳是个敢想敢为的青年,受到这个问题的启发,她决心找出新的疗法来治疗神经衰弱症。她从过去在训练班里学习过的旧讲义中发现用奴夫卡因封闭疗法也可以治疗神经衰弱:但是当她把采用新疗法的意见向门诊部主任提出后,不学无术的齐主任自己不敢做主,就去请教挂着“权威”头衔的崔教授。崔教授的落后保守思想和齐主任的权势相结合,形成对李岩芳进行试验的绊脚石。但是门诊部的孙政委却支持了这个试验,他认为李岩芳的想法是大胆革新的尝试,于是试验开始了。试疗需求得病人的同意,病人中有一位范副局长,由于长期神经衰弱已经一年多没工作了,他迫切希望恢复工作能力,因此当他听到要进行新疗法试验,非常兴奋地同意与李岩芳合作了。经过一个月试疗,却未见成效。试疗失败,齐主任更相信教授的“远见”,竟劝阻李岩芳继续试疗。而李岩芳却经受了失败的打击和顽固派的冷嘲热讽,终于找出失败的原因,使得新疗法在这个老病人身上生了疗效。李岩芳为扩大医疗效果,不辞风雨路遥,到对新疗法抱有怀疑的病人家里,说服他们进行诊治,于是这个新疗法开始在一些病人身上起了作用。尽管新疗法已生效,而保守派们战争却固执地不承认这种疗法的价值,他们一味坚持说这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荒唐疗法,治好了几个病人只是巧合,因此他们借着一次由于护士粗心而发生的责任事故,粗暴地让李岩芳停止新疗法的治疗。但李岩芳相信自己的试验,相信新疗法的实效,在病人的请求下,她继续去出诊,这就更触怒了专横的齐主任,想在群众大会上斗争李岩芳。经过实际调查,出事故的责任护士承认了事故原因,并证实新疗法已治好一百多病人。甚至一位由于神经衰弱而使半边头发发白的青年工人,经过治疗又恢复了黑色。在会议辩论中,群众认清了齐主任和崔教授的真正嘴脸。李岩芳所倡议的新疗法终于被实践、被群众所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