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素琴

Suqin Wu

有片源
2007年
1992年
1990年
导赏:影片以刑警傅冬的工作和生活为两条主线,相互交织地发展故事情节,一条主线是两名亡命徒越狱潜逃,穿过茫茫沙漠找傅冬寻仇,一条主线是傅冬的家庭生活和个人情感,其中包括傅冬与妻子孙岩的婚姻危机、与年轻女警官仲小妹的暧昧情愫,以及他对时装公司模特阿玲发乎情止于礼的克制,这三条情感线构成了对傅冬形象建构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叙事线的紧张刺激与情感叙事线的细腻委婉相互对比,形成了强烈的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同时两名罪犯一系列的罪恶活动以简练的镜头和画外音加以交代,使得影片气氛张弛有度,有利于更真实、更生动地展现人物形象。由于电影市场体制改革,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和变化,导演黄健中打破了一般类型电影的套路,对影片的教化功能和娱乐片功能进行了艺术的整合,使得影片具有较强的商业色彩,将多种类型片元素进行杂糅,开创性地把主旋律片的庄重、艺术片的典雅和娱乐片的轻松有机地结合到一起,对传统意义上的警匪片进行了改良,正剧、轻喜剧和惊险类型样式都融汇其中,在内容上实现丰富多元,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影需求,并让他们感受到性情的陶冶和视觉的愉悦。同时影片汇聚了张丰毅、伍宇娟、张艳丽等一批当时时下颇为走红的演员,借助男女性的视觉形象作为影片通俗化的消费对象,使之更加符合娱乐片的标准。在影片商业化模式的创作中,同时注入了导演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影片提供了一片北京风情的文化视域,通过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与狭窄逼仄的胡同四合院的对比,展现了北京的地方风情与多元面貌,高楼大厦象征着城市的现代化进程,胡同四合院则承载了老北京的传统与温情,四合院里唱京腔、二胡曲中吃爆肚透露着道地的北京味儿,片中的京味对白交融着幽默与调侃,反映出爱起哄爱损人的市民心态的揶揄,也透露着一种亲切与温情,使影片展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编辑:州文)
1988年
1987年
1986年
导赏:电影《血案疑踪》根据武和平的同名刑侦小说改编,影片以擅长足迹检验的“神探”祁凡为主角,讲述他参与侦破“茂元记”店铺杀人案的过程,人物关系复杂,故事环环相扣,还融合了悬疑、武术等多种元素,在同时期同类题材作品中具有代表性。由于作者武和平具有多年警察系统的工作经历,《血案疑踪》中借助“神探”祁凡和以李局长为代表的警察角色,介绍了大量的刑侦破案方式,对现代观众了解、回顾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警方以及刑侦方式的演变历程,提供了直观的影视资料。《血案疑踪》的故事逻辑缜密,从表面来看,是一宗店铺杀人纵火案,但随着警方的抽丝剥茧,又发现了更多的线索,可疑的脚印、案发现场遗落的珍珠、神秘卧轨自杀男子手中的卷发、墓地中的脚印都将犯罪嫌疑人锁定在有多年习武经验的卷发男子身上。在这个过程中,“神探”祁凡运用自己可以通过脚印来确认体貌特征的本领,帮助剧情不断推向高潮。在影片结尾,公安领导通过展示人证和物证,当众宣布了“茂元记”的肖书记为幕后黑手的消息,也牵扯出了其中不为人知的历史问题,在特殊历史时期,肖书记曾得知“茂元记”原掌柜家族藏有龙凤宝盒的秘密,多年来一直在寻找,当原掌柜家族的后辈将宝盒秘密汇报给他时,他却在拿走宝盒后杀死对方,并伪装了杀人现场。肖书记这个角色的设置也明显受到了电影创作时期“伤痕文学”、“伤痕电影”流行的影响,起到了一定的警示、反省的作用。此外,影片中还着重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破案中起到的积极作用,赞扬了他们为警方的侦破工作提供的有力支持。(编辑:方舟)
1985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1982年。退休建筑工人葛全德师傅倡议组建了街道知青建筑队,又带领青年们承包了一座居民住宅楼的修建任务。市公安局局长的二儿子高振武和他的铁哥们儿小胡子等人也在这个建筑队工作。这些人流氓成性,整天惹事生非,经常不上班,发工资的时候倒一个都不少来。因没完成承包定额,队里决定每人少发五元,高振武一伙又大闹起来。葛师傅实在气急了,仗着自己有一身好武艺,他狠狠地把这些家伙教训了一顿。葛全德一家四口,老伴儿善良、贤慧。儿子玉龙诚实、耿直,在酱油厂当工人。"文革"中,原商业局局长许维昌下放到他们厂"改造",因干重活,病倒在地,玉龙不避嫌疑将他送到医院抢救。于是,玉龙与许局长的女儿许晶晶相识,他们成了挚友。后来许维昌父女去了干校,玉龙与晶晶分别多年。如今,许维昌官复原职,父女又回到这个城市,玉龙和晶晶确定了爱情关系。好景不长,玉龙的朋友看见晶晶最近经常和一个"小白脸"男人进出高级宾馆,立即报知玉龙。玉龙追到宾馆,看见晶晶和那男人竟然同住一室,气得差点儿昏过去。他痛苦地离开宾馆,来到海边徘徊。原来,许晶晶随父亲回城后,当上了市歌舞团的报幕员。由于爱慕虚荣,想当电影演员,上了那个"小白脸"的圈套。那人叫戴征,是本市戴市长的二儿子,他玩弄女人,投机倒把,无所不为。他冒充电影导演,诱奸了晶晶。晶晶有苦难言,无奈只得中断了与玉龙的爱情,委身于戴征。婚后没多久,戴征又勾引上另一个女人,同时还纠集团伙大搞走私等违法勾当。晶晶和他离了婚,又回到父亲身边。许局长理解女儿的痛苦,知道他仍然爱着玉龙,真心希望他们重新和好。玉龙的妹妹葛秀娟待业一年多,刚刚分配到商业局托儿所工作。过去,高振武曾拦路调戏过她。这一天,高和小胡子到托儿所偷东西,在院子里又和她相遇。高振武对秀娟污言秽语,欲施无礼。托儿所所长和老师们闻声出来,所长一面阻拦,一面训斥,小胡子用匕首将老所长刺成重伤,一秋人趁乱而逃。戴市长的大儿子戴寻是个诚实、正派的中年知识分子。妻子是公安局长的女儿是个仗义执言,敢于抵制不正之风的记者,后因车祸死去。戴寻的小女儿得到托儿所葛秀娟阿姨无微不至的关怀,戴寻也逐渐地和秀娟产生了爱慕之情。戴市长和高局长都是秉公无私的好干部,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儿子背着他们干了许多坏事时,果断地下令逮捕了戴征和高振武这两个败类,平了民愤。  
1984年
1983年
导赏:《生财有道》是一部巧妙地将严肃社会议题融入轻松幽默氛围的喜剧电影,它成功捕捉了七八十年代农村那份纯真质朴的生活气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土人情。导演谢添一生中导演了许多喜剧电影和儿童电影,他在接受采访时曾提到:“笑话、喜剧、相声和小品都是人们喜爱的笑的艺术,笑是生活中的良药,笑应该是健康的、向上的。我希望大家多一些生活中的笑。我祝愿大家笑得比我好!”《生财有道》以幽默诙谐的手法,深入浅出地呈现了社会变革中的新气象,使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并在欢笑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影片中的任老乐与李老大,两位性格迥异的人物,成为了影片中的欢喜冤家。任老乐,一个乐观开朗、积极拥抱农村现代化变革的角色,他大度宽容,聪明好学,勇于接受新事物,是新时代农村人的典型代表。而李老大则显得相对保守固执,他倔强不屈,对变化持有排斥态度,不愿走出自己的舒适圈,反映了部分人在社会变革中的困惑与不安。影片通过两位主角的冲突与和解,以及他们与周围人物之间的互动,生动地展现了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种种变化与挑战。一桩儿女的婚事,成为了串联大国与小家故事的线索,它不仅仅是一场个人的情感纠葛,更是整个社会变革的缩影。在这场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深刻的改变。影片正是通过喜剧的方式,将这些变化以轻松有趣的形式呈现出来,让观众在欢笑中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编辑:婧怡)
1982年
导赏:《孔雀公主》创作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一部关于浪漫爱情的神话电影。召树屯与喃穆婼娜的深厚感情翻过山河湖海,战胜艰难险阻,使人不禁相信爱情拥有战胜一切苦难的力量。故事发生在勐板札国与勐奥东板国这两个架空世界,影片通过精美的服化与置景,搭配具有傣族特色的背景音乐,引领观众走入了一个与自然和谐相伴、氤氲着紫色情调的神秘国度。同时,本片使用了大量在当时较为先进与逼真的特技效果,力图突破神话题材影片想象力的边界。七位公主在云雾中穿行,翩然降落尘世间;召树屯射入龙宫的令箭,在前进过程中变成金光闪闪的龙鱼;王子和公主走向皇宫,绿草坪转眼变成一条灿烂的鲜花大道……这个与现实世界截然相异的神话梦境,满足了无数人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想象。影片取材于傣族重要民间叙事长诗《召树屯》。相较于长诗原本的内容与结构,影片总体改动不大,召树屯对爱情始终忠贞不渝,喃穆婼娜亦依然是善良纯洁美好品质的化身。但影片对巫师摩古拉的人物形象做了一定改造。巫师成了代表绝对恶的一方,主人公所遇到的所有苦难尽皆来自巫师的阴谋诡计。这消解了长诗本身所具有的复杂宗教信仰问题,长诗的“神话”因素被改造为“非神”状态,使影片与当时文坛盛行的反思风潮相呼应。除了原有人物形象的变化,编剧亦增添了一些新人物,使影片在架空环境中映照现实,对特殊时期进行批判反思。伊香勇于提出异议,却遭受巫师责罚。瞎阿婆眼盲心明,眼不见心不烦,因此少去许多苦恼。通过人物调整,《孔雀公主》将傣族长诗原本所具有的多维度表意形态转化为了一套标准既定的二元对立体系,使影片更具当下性与思想性。(编辑:铠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