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和森

Hesen En

有片源
2018年
1988年
1987年
剧情: 1861年,“辛酉政变”后,新皇载淳即位,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开始了垂帘听政。太平天国农民革命,使刚刚回到京城的皇室惶恐不安。慈禧太后力排众议,果断起用汉臣曾国藩镇压了赵义军。从此,她更加骄横跋扈,逐渐控制了整个朝廷。而曾国藩则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的过程中,趁南扩充了湘军,壮大了势力。八年以后,宫廷内权力争斗日益尖锐,早已实权在握的慈禧太后依靠外洋势力,进一步卖国求荣,不断地巩固着自己的权位。届时载淳业已长大成人,两宫太后同时为他物色皇后。载淳封慈安选中的阿鲁特氏为皇后,封慈禧选中的富察氏为皇妃。为此,慈禧心中极为不悦。慈禧的心腹太监总管安德海借机向主子大献殷勤,慈禧恩准他秘密出京,为其刺探南京天王府的财宝,定制苏杭的绸锻刺绣。家德海一路上吃喝嫖赌,胡作非为,为百姓所痛恨。山东巡抚丁葆祯密谏朝廷,恳请查处。皇上降旨“就地正法”,安德海被斩讫。慈禧心中又添切肤之恨。同治皇帝大婚后,与皇后阿鲁特氏十分恩爱,但他终因政治上受排挤,生活上遭干预而私出宫闱寻欢作乐,身染“天花”致死,“驾崩”时年仅19岁。阴险的慈禧又连施毒计,先后害死了东太后慈安和同治皇后。终于,养心殿的皇帝宝座上又换上了一个更加年幼的 “真龙天子”,而慈禧太后又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垂帘。 
1986年
导赏:如果说在众多成吉思汗题材电影作品中,哪一部作品最为接近成吉思汗统一蒙古部族的史实,最少艺术化地演绎,那无疑是《成吉思汗》。影片以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来贯穿全片,向观众娓娓道来发生在12世纪末蒙古草原上统一复兴的传奇史诗。这部詹相持导演执导的《成吉思汗》有着客观的史实基础和纪录性的影像风格。影片中铁木真被塔里忽台兄弟追捕、被锁尔罕失刺一家所救以及结交孛斡尔出等人、发动几大战争的情节都来自《蒙古秘史》,甚至在泰亦赤兀惕人的战争中,铁木真脖子被剑擦伤,者勒蔑竭力救护,为其吸允污血、舍命到敌营中偷取马奶,这些细节在《秘史》中都有据可循。影片以《秘史》为依据来进行影像叙事,力求客观再现成吉思汗的命运。对于成吉思汗,本片既表现了他的谋略和胆识,也展现了他的杀戮和狡诈。臣服王罕,离间王罕和桑昆父子的关系、残杀蔑尔乞部等事迹都在影片中得到再现,旁观立场展现出来的成吉思汗形象显得更为复杂。影片以刻画人物性格为主导,写成吉思汗从求生到复仇,从认识到统一民族、结束杀戮之乱的重要性,最后终于实现统一大业。影片牢牢地把握成吉思汗的命运,一切场面、人物、事件都在此基础上展开。与此同时,电影采用的是客观性的叙述,以第三人称的旁白贯穿故事始终,比如在铁木真称汗后使用旁白:这或许是长生天的安排,既赋予他成吉思汗的美名,又把一副重担压在他的肩上,他心里说不清楚是喜悦、沉重还是对未来的渴望。这是创作者以旁观的立场对“他者”的成吉思汗的描述与心理猜测,也是对于创作者“他者”身份的指认。(编辑:大陆)
1985年
1984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1945年夏,抗日战争末期。伪军里的一批不甘忍受法西斯统治的蒙古族士兵,奋起反戈,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白刃拼杀。不久,这批青年在其领导人义德尔的带领下,与农牧民结合,组成了一支英勇的骑兵武装。义德尔热诚地为蒙族解放寻求出路,然而他的思想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他将把这支人民武装带向何处?这支队伍能否真正为蒙族人民利益和祖国解放奋斗到底吗?在此紧急关头,中国共产党派来了陈勇政委。有着狭隘民族情绪的支队长义德尔,对新来的政委不很热情。而贫农出身的陈勇,以他朴素的感情、平易近人的作风和按照党的民族政策、热情帮助少数民族求解放的实际行动,逐渐博得了蒙族广大指战员的信任。他坚决维护群众纪律,对因误解而打伤自己的蒙族战士胡日勒给予宽大处理和耐心的教育。义德尔的结拜兄弟陶高,是一个被国民党收买的旗安团团长。义德尔对他的反动本质认识不清,致使在国共和谈破裂、我军转移的时刻,义德尔轻信了陶高的姚唆,拒不执行上级的转移命令,与政委发生了激烈的冲突。他出于狭隘的民族意识,误认为政委在支队中发展党组织是别有用心,暴怒之下,竟把政委禁闭起来。可觉悟了的广大指战员热爱、了解政委,连过去曾打伤政委的胡日勒也冒着被义德尔枪毙的风险,砸烂门锁,救出了政委。陶高的叛变,宝音图的转变、相依为命的弟弟赛音的被害等事实和血的教训,使耿直、憨厚的义德尔认清了一条真理--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内蒙古人民才能得到解放,人此,义德尔坚定了跟着党干革命的信念和决心。这支历尽千难万险的骑兵队伍,在义德尔,陈勇的率领下,终于踏上了真正忠诚于自己的民族和祖国解放的征程。
1982年
1978年
19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