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英雄雨来
钱家骍
Jiaxin Qian
人物资料
作品
有片源
1984年
除夕的故事
导演
/
导演:
钱家骍
/
播放正片
剧情:
古时候,名叫“夕”的怪兽每逢腊月三十晚上会来到人间祸害老百姓,连灶王爷都对它无可奈何。后来灶王爷上天请天神帮忙,仙童“年”自告奋勇来到人间,在灶王爷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年”和“夕”大战几个回合,用手中的竹竿和红绸将之打死。老百姓为了庆祝此次胜利,将腊月三十叫做“除夕”,为了纪念“年”的功绩,将“正月初一”叫做“过年”,风俗延续至今,不过“烧竹竿”变作了“放鞭炮”,“挂红绸”变作了“贴春联”。
1981年
南郭先生
导演
/
编剧
/
导演:
钱家骍
/
王柏荣
/
播放正片
导赏:
《南郭先生》是中国早期动画电影的代表之作,影片创作于1981年,由钱家骍、王柏荣导演,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制作。通过借鉴古代戏曲人物造型与戏曲音乐,本片生动形象地呈现了“滥竽充数”的经典故事,颇具中式美学之韵味。王柏荣导演的动画作品向来以深刻的思想性见长,本片讲述了家喻户晓的中国传统经典故事“滥竽充数”,刻画了一个鱼目混珠、装腔作势、阿谀奉承的南郭先生形象。在独奏时,南郭先生的竽中的豆子被喷得到处都是,弹到地上、砸翻众人,动画的夸张手法在此被展现得淋漓尽致。叙事上,影片精简人物台词,并适时插入旁白辅助故事情节的描述。旁白的内容以讲述故事进程为主,并时不时对南郭先生的言行加以总结、评论,表明了影片对待这一经典人物形象的清晰态度。从文本到动画,《南郭先生》忠于原版故事,在画面上刻画南郭先生的愚态,在旁白中表达对其行为的批评,讽刺了社会中自作聪明、才不配位的现象,宣扬了知行合一的中国主流价值观。本片继承了中国第一代动画人开创的剪纸艺术创作法,没有任何透视处理,均为平面画面。造型艺术上,影片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格,古朴大方、典雅浑厚,完美融合了古代艺术元素与现代艺术气息。本片的人物造型借鉴了古代戏曲人物,电影配乐融入了戏曲元素,背景设计则参考了汉代画像砖装饰纹样图案和石雕的造型特点,创作了许多古朴饱满的艺术造型。除此之外,整部影片统摄在偶数对称、秩序为美的中式审美之中,人物、亭台楼阁都是均匀排列,形象连续,具有平衡的美感。《南郭先生》以其突出的民族化风格完善了中国动画的经典形态,是一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动画佳作。(编辑:海边淡鼠)
1978年
山伢仔
导演
/
导演:
钱家骍
/
播放正片
剧情: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在井冈山地区的一个红区与白区交界的小山村里,山伢子和他的小伙伴正在玩鞭炮。突然远处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由于叛徒张四水的出卖,山伢子妈妈身负重伤,妈妈在牺牲前把递送重要情报的任务交给了山伢子。可是,山伢子也被敌人逮捕了。白军团总以为山伢子年幼可欺,便设下圈套,指使叛徒冒充我新垅根据地的交通员,假装营救山伢子,以骗取情报。山伢子信以为真,差一点上当受骗,幸亏他看到张四水右臂上刺了一条青蛇标记,才认出张四水是叛徒。后来,在小伙伴的掩护下,山伢子避开了敌人的耳目,在竹林里取到情报。可是,老奸巨猾的叛徒又追上来了,把山伢子逼上陡峭的山崖。山伢子急中生智,把鞭炮系在牛尾巴上点响,驱散了追赶他的三个白狗子,又用柴刀砍死了挂在悬崖边老藤树上的叛徒,然后安全地将情报送到新垅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