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星

Yiu-Sing Cheung

有片源
2009年
导赏:《爱有来生》是2009年俞飞鸿首次尝试执导的电影作品,本片不仅以阿明与阿九凄美的爱情故事打动人心,更以精致唯美的影像风格、跌宕起伏的叙事和生动饱满的演员演绎获得观众喜爱,展现了女性导演对爱情独到的深刻理解和细腻情感呈现。《爱有来生》在影像风格上带有浓厚的婉约而典雅的东方气息,精致细腻的电影画面是本片亮点之一。阿明与莫小玉两人初次在银杏树下相遇,镜头缓慢游移在二人之间,配合阿明喃喃自语般的诉说,二人之间流动的眼波在暖黄色灯光之下尽显温暖而缱绻的诗意气质;片中阿明在日落时为阿九作画的镜头亦神圣而唯美,独到的光影处理使半跪在阿九身旁轻抚她面庞的阿明带有教徒般的虔诚和依恋。《爱有来生》在叙事上继承了一波三折的戏剧性传统,情节曲折生动,在人意想不到之处横生枝节,错爱、世仇、亲缘等纠缠而复杂的情感矛盾层层叠加,将人无形中推至情感高潮。结构上以莫小玉的现实生活与阿明对往事的回忆双线交织,以阿明的人物独白配合插叙将上一世他与阿九的爱情悲剧呈现于观众眼前。银杏树不仅是阿明鬼魂的安息之处,更作为二人的爱情寄托勾连起全片的情感线索。《爱有来生》最大的特点是以情动人,俞飞鸿以独特的女性视角细腻而深刻地表达了相爱的纯粹与美好,难以相守的残忍与无奈。阿明与阿九之间跨越生死的爱情催人泪下,他们都身具甘愿为爱情牺牲的勇气与决心,也都意图用真情感化对方,但横亘在二人之间的家族深仇和难以吻合的相爱时机迫使彼此的情感表达变成了单向度的爱意流动,爱永远是得不到回应的,二人只能以伤害自己的方式寻求解脱,反而更深陷折磨,正如同阿九临死前所领悟的那样,相爱的时机不对,只能变成错爱。除却男女之情,哥哥与阿明之间的兄弟之情更令人热泪盈眶,长兄如父如母,对阿明耐心陪伴、悉心教导,更在其剃度之后无条件支持,哥哥不愿弟弟参与杀戮之事,因此自己手染鲜血,因不忍对稚子痛下杀手的怜悯之心而藏下祸根,却在临时之际交代弟弟忘却仇恨,为自己而活。段奕宏和俞飞鸿的神情演绎也为影片增色不少。段奕宏扮演的阿明至情至性,是个单纯的理想主义者,他是执着而赤诚的爱人,目光中的崇拜与痴迷将一往情深诠释地淋漓尽致,对爱极致而浓烈的追求使他在无法获得相同的回应后彻底变得狠心而决绝,出家后的阿明气质则沉稳内敛,眼神中取而代之的是悲悯和沉静;俞飞鸿一人分饰两角,无论是阿九的冷傲如霜,还是小玉的温婉如水都演绎地栩栩如生。《爱有来生》以阿明和阿九的爱情悲剧探讨了爱情的浓烈与纯粹,而阿明于银杏树下消散在轮回中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有时爱也是一种成全,放下执念才能成就圆满,深情永不磨灭,真爱亦不会消逝。(编辑:刘若能)
2007年
剃头匠
剃头匠

演员/

导演:哈斯朝鲁/
主演:张耀星/靖奎/
播放正片
2003年
1992年
导赏:1992年的《新龙门客栈》将传统武侠片的江湖压缩为一座孤岛式的龙门客栈,在大漠与孤烟之间,谱写了一幅众生百态图。在《新龙门客栈》的镜头之下,龙门客栈不仅是一个封闭的叙事空间,在方寸之间承载着扣人心弦的戏剧张力,更成为一种诗意的视觉符号。 导演善用全景和远景,使人物和马群在地平线上出现或消失,配合逆光剪影,营造了荡气回肠的视觉效果;低角度仰拍东厂三大党头和曹少钦所带来的压迫感,微妙地传递了不安和惶恐的视觉感受,暗合了时局之下人人自危、人心惶惶的背景特征;面部特写镜头所带来的人脸畸变效果,暗示了东厂歪曲事实、残酷暴虐的行为手段。东厂以黑色作为服装主色调,对比强烈,同时暗示了身份性质。金镶玉、周淮安、邱莫言三人与曹少钦的缠斗作为影片高潮片段,手持摄影和移动摄影两相结合,飞起的黄沙为决斗片段蒙上了一层神秘缥缈色彩。动作设计上,则有意营造出招之前蓄势待发、剑拔弩张的情境,其深谙动作与情绪的酝酿之道,造成“山雨欲来风满楼”牵动人心的气势;同时,令人目不暇接的快速剪辑和动作定点镜头结合,将打斗过程有意进行省略,强调招式的迅猛,空中的腾跃使用降格镜头延长过程,增添浪漫飘逸的气质,动作与节奏收放自如、张弛有度。影片叙事紧凑,一方是以曹少钦为首的东厂意图残害忠臣杨宇轩的遗孤,一方则周淮安、邱莫言将其子女救出并护送至安全位置,双线并行构造出独有的戏剧张力,交叉蒙太奇的使用亦为其增添了紧迫感。当正邪两方正呈水火之势,大战一触即发,戍边千户的闯入使三方的态势更为胶着,驾帖的误用增添了“捉贼不成反变贼”的荒诞意味,刻画出独有的情节张力。同时,影片情感刻画细腻,无论是邱莫言眼见金镶玉与周淮安成婚后失意举坛饮酒,眼角沁下无言的泪水;亦或是杨宇轩的遗孤眺望夜空,道不尽“月是故乡圆”的愁肠思绪,都使本片刚柔并济。当被金镶玉一把火点燃的龙门客栈在大漠中熊熊燃烧,这个承载无数利益交换和爱恨情仇的“漠中孤岛”最终化为一缕青烟,金镶玉和周淮安都选择策马离开,但江湖会一直存在。(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