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慕逵

有片源
1991年
1988年
剧情:1947年3月,国民党对我\"全面进攻\"失败后,又对我解放区实行了\"重点进攻\",党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人首先攻占的目标。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决定中央机关撤出延安,在外线与敌人周旋。中央书记处暂时分成两部分: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留在陕北;刘少奇、朱德到黄河迤东。留在陕北的中央机关代号为\"昆仑纵队\",任弼时任司令。\"昆仑纵队\"在十分艰险的境遇中与敌人周旋,同时与全国各战场保持着不间断的联系。 胡宗南进占延安后,其主力即被我军牵向黄河边。夺取蟠龙的战斗打响后,彭德怀亲临指挥,王震身先士卒,战士们奋勇杀敌,全歼蟠龙守敌,生擒旅长李昆岗,缴获大批军用物资。此时,国民党发动内战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反抗。国统区学生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审时度势,认为山东战场歼敌时机已成熟,命陈毅、粟裕向敌人发起进攻。陈、粟大军果断地将敌人74师包围并歼灭于孟良崮,击毙了骄横的张灵甫。陈毅打电报向党中央报捷。74师被歼,蒋介石痛心疾首,学生又包围了美国大使馆,蒋介石怒不可遏,命令立即镇压。我党中央及时抓住这一时机,有力地揭露了蒋介石独裁政权的真面目。遵照蒋介石的命令,胡宗南一直在寻找我党中央的踪迹,借助美国的无线电测向仪,测出了我中央所在地,并派部队连夜向驻地扑来。毛泽东神机妙算,率我军迅速转移,敌人扑了空。 随着战局的变化,党中央在陕北召开了重要的小河会议,重新高速了兵力,提出\"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黄河战略。担任追击我总部任务的刘戡部队一直被\"昆仑纵队\"牵着鼻子走。为给彭德怀制造战机,毛泽东要人在绥德大桥上立下了\"毛泽东由此向东\"的木牌,继续牵制敌人。彭德怀抓住战机,在沙家店消灭了胡宗南第36师。刘戡觉察上当,失败已无可挽回。我西北野战军开始反击。刘邓大军到达大别山,其他战场也转入战略进攻,解放战争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昆仑纵队\"的历史使命也告一段落。我军节节胜利,国民党不断溃败,使蒋介石十分不安。雪后的五台山上,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登山眺望,感慨万千。毛泽东庄严地宣告:再有两年,也许用不了两年,我们就可以饮马长江,直捣南京,和蒋介石进行最后的决战了。一场更大规模的战略决战为期不远了。
1985年
剧情:  青年军官冼文弓从军部调到三连任指导员。面对三连战士的知识结构变化和连队建设中出现的新问题,冼文弓决心配合连长王自委做好工作,改变三连目前的现状,带出一支各方面都过得硬的连队。到任没几天时间,冼文弓就在细心的观察中发现,战士张久光是战友们中的“青年才俊”,饲养员刘明天在驯养狍子方面有自己的绝活。   冼文弓公开表示要以张久光和刘明天为师,这让连长王自委觉得很不舒服,不舒服的原因是,张久光是一个爱提意见的“刺儿头”,刘明天曾驾车出过事、轧死过人,从军事劳教所出来后,与死者的妻子——一个小学教师李罗兰的关系暧昧。连长王自委表现出来的“不舒服”,冼文弓装作没看见,但私下里试探着想跟连长交换各自的意见。   冼文弓一边注意配合连长王自委做好军事工作,一边以新的工作方法做战士的思想工作。冼文弓和战士们一起学习、训练,同吃同住,同甘共苦。休息日、节假日,冼文弓带着战士们一起玩,张久光试探性地约冼文弓去打扑克,冼文弓不仅按时赴约,还鼓励大家伙要创新玩法,把扑克打出新水平。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冼文弓就赢得了战士们的信任和敬重。冼文弓进而向战士发出“征求意见书”,自费买来纪念品,奖励提了好建议的战士。冼文弓悄悄地影响和改变着连队,这让连长王自委大惑不解。王自委以为这是冼文弓存心和他过不去,以身体不适为由住进了卫生所。   冼文弓代表连队去看望李罗兰,弄清了刘明天与李罗兰的关系,为刘明天无私助人的精神所感动。冼文弓对刘明天的精神大加赞誉,这让刘明天深为感动。张久光在冼文弓的鼓励下,也积极准备报考军校,三连处处洋溢着生机勃勃的训练、学习场景,干群关系得到缓解,战士慢慢向干部说出心里话。   三连很快甩掉了“鸡毛连”的落后帽子。三连的巨大变化引起了军首长的关注,军首长下连检查三连的工作。为了招待军首长,王连长坚持杀掉刘明天的狍子,刘明天死活不肯。冼文弓在与刘明天一起去打野物时不慎受伤。为了给腰部受伤的冼文弓做条狍皮褥子,夜深人静的索伦河谷,刘明天将枪口对准了他心爱的狍子。
1983年
剧情:  五十年代末,南方某大学的毕业生柳英和她的同学们,满怀革命激情,在前一届老同学、解放军上尉柯大光的带领下,奔赴西北戈壁沙漠,参加我国导弹科研事业的建设。戈壁滩上的生活很艰苦,也很迷人,那儿也有绿色生命--骆驼草。柳英决心像那骆驼草一样,扎根沙漠,献身导弹科研事业。柳英的男朋友毕业时被留校,后来他们分手了。同学叶子枫是个聪明能干,有理想、有抱负的风流人物,在校时就对柳英怀着爱慕之心。这时,他托老同学柯大光转给她一封表示爱情的信。柯大光为人正直,性情憨厚富有进取精神,业务上颇有成就。他深爱着柳英,但见叶子枫也爱柳英,便控制了自己的感情,成全了他们。柳英与叶子枫结为夫妻,但在国家经济困难、柳英怀孕、工作又走不开的时候,叶子枫竟背着她打了转业报告,独自一人离去。在部队庆祝击落U型飞机时,柳英生了一个女儿,柯大光给她起名莎莎。柳英与叶子枫因志向不同,最终离婚分手。此后,柳英的心中除了远在内地的母亲和女儿,就是她的科研事业了。十年动乱中的一天,大光向柳英表示愿做孩子的父亲。柳英拒绝了她。大光遇车祸而住院,柳英带着莎莎的照片来看他,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关怀下,他们终于组成了幸福的家庭。八十年代初,因科研需要,大光被调往沙漠深处某基地工作,柳英不忍分离,但服从了组织的安排。在一次大风暴中,柯大光小组在沙漠里失踪。组织上派出直升飞机寻找,却一直没有消息。在内地上大学的女儿莎莎放暑假来看父母,柳英母女晚上谈心,女儿表示要以妈妈为榜样,正确地对待爱情、对待生活。根据基地报告柯大光科研组停留的痕迹,他们来到沙漠中,前去寻找的小组互相约定,谁先发现谁就鸣枪。正当柳英母女在沙漠中焦急地等待时,远处传来了阵阵枪声。柳英和莎莎向着枪响的地方奔去。
1982年
1980年
剧情:  练兵场上,连长罗大江正领着战士们练操。一个个汗水淋淋,精神抖擞,唯有八班新战士黄永亮心不在焉,不听口令。大江让他出列,严厉地批评了他,但他满不在乎,还和大江顶撞,并一气之下,擅自离开连队,溜回家里。黄永亮的父亲是军分区司令员,对儿子要求一向很严格。这一天,正巧是父亲的生日。当父亲得知他是擅自离队时,便狠狠地教训了他,直到他认了错。当晚,在姐姐越华陪同下,他赶回了部队。回到营房,大江热情诚恳地和他交谈,承认自己简单粗暴的毛病,使他格外感动,表示要彻底改正自己的错误,跟上战友们前进的步伐。在温暖的革命大家庭里,他果真进步委快。在帮助他的过程中,越华和大江建立了纯真的爱情。原来,越华是一位越南姑娘,在抗法战争中父母双亡,由担任抗法援越医疗队的永亮妈所收养,并取名为\"越华\",以纪念中越人民的骨肉之情。万恶的越南反动派不顾中越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背信弃义,悍然侵犯我国领土,屠杀我国同胞。黄永亮和他的战友们响应了祖国的召唤,告别了亲人,勇敢地奔赴到自卫还击的最前线。一次,他只身遇到了一个狡猾的越南特工人员,在千钧一发之际,他机智、勇敢地击毙了敌人。在另一次战斗中,部队进攻受阻,连长让他带领一个战斗小组迂回到敌后,在即将胜利的时刻,他被残敌的冷枪打中,光荣地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永亮的牺牲,使父母亲、姐姐越华和战友们十分悲痛。然而他的精神却鼓舞着人们为保卫祖国、建设四化而英勇地工作和战斗!      1980年度文化部“优秀影片奖\"
1978年
剧情:  1976秋,"四人帮"在平阳市的代理人,市委书记李孟良突然宣布把非法关押的"9032"工程总指挥龚放释放回家。全家为龚放出狱非常兴奋,但又替他所面临的逆境担心。面对家人的忧虑和因他所受的株连,龚放心中感到阵阵刺痛。在北京治病的市委第一书记廖平山回到平阳市,龚放在老上级面前愤然袒露胸前的斑斑伤痕,向他倾诉那些自称是正确路线的代表是怎样对待他这个"走资派"的。两人互相勉励,决心坚持斗争。帮派分子孔静,带着"四人帮"的卑劣阴谋来到平阳市。他要李孟良一伙儿表面上同意恢复龚放的职务,暗中对国家重点项目"903"工程进行了破坏,龚放一上任,立即带领广大工人热火朝天地干起来。他们顶住并批驳了李孟良的爪牙工程副总指挥袁占标攻击龚放"以生产压革命"等无耻谰言。工程进展很快。眼看就要试车,气急败坏的敌人却妄图爆炸主机,造成工程瘫痪。龚放的未婚女婿薛成被破坏工程的敌人杀害儿子龚坚也被捏造罪名逮捕。不仅如此,他们还趁机将预先炮制好的文章在报上发表,妄图嫁祸于人,制造混乱。但敌人的破坏和打击没能使龚放屈服。龚放、廖平山等人的实际行动和斗争精神,教育了被李孟良派来监视他们的市委书记徐秀,她揭发了李孟良一伙儿阴谋。毛主席逝世前夕,龚放等人又一次被非法绑架。李孟良一伙儿探得"四人帮"垮台的消息,为了灭口,他们企图秘密烧死龚放等人。廖平山带领战士和群众及时赶到现场,救出龚放等人,并告诉他们"四人帮"已经被粉碎。      
196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