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冠群

有片源
1994年
剧情:我国北方某地小罗庄。夏收季节,由水利局长刚调任粮食局局长的杨守本,因在一小饭店制止粮站一伙人大吃大喝浪费粮食,和服务员发生口角,接着又在处理“卖油”事件中为百姓说话,招致了粮站保管员徐发祥的忌恨。为政清廉的杨守本的到来,触动了以粮食局副局长包志广为首的一伙滥用职权、营私舞弊者的利益,所以杨守本一到任,就遭到他们一帮人的排挤。农民的儿子杨守本,深知农民的甘苦,他不为所诱,不怕诽谤和攻击。麦收季节,连降大雨,麦子被泡在水里,会生出麦芽,出芽麦卖不出去,农民辛苦一年的血汗要受损失。杨守本带领干部和农民一起雨中抢收,并毅然决定,由县粮食局拿出一千多万元,收购农民的出芽麦。杨守本的儿子杨小光理解父亲,支持父亲的工作。他无意中发现了赵股长等人用假化肥坑害农民,予以制止。赵股长怕阴谋败露,凶残地杀害了即将结婚的杨小光。这时,杨守本正奔波在解决出芽麦的途中,人们不忍心把小光的死讯告诉他。当他带着伤痛,疲劳不堪地回来,拿出一盒“大中华”香烟,准备送给儿子时,副局长武林山、办公室主任王冰等人忍不住心酸落泪。敏感的杨守本觉察到了,面对爱子的惨死,他万分悲痛。但是,他并不孤独,县里的领导理解他,支持他,千千万万的农民理解他,爱戴他。他把痛苦埋在心底,以惊人的毅力继续在工作岗位上为人民奔波,他不但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获得了天地间最宝贵的人心。
1988年
1985年
剧情:  故事发生在1982年。退休建筑工人葛全德师傅倡议组建了街道知青建筑队,又带领青年们承包了一座居民住宅楼的修建任务。市公安局局长的二儿子高振武和他的铁哥们儿小胡子等人也在这个建筑队工作。这些人流氓成性,整天惹事生非,经常不上班,发工资的时候倒一个都不少来。因没完成承包定额,队里决定每人少发五元,高振武一伙又大闹起来。葛师傅实在气急了,仗着自己有一身好武艺,他狠狠地把这些家伙教训了一顿。葛全德一家四口,老伴儿善良、贤慧。儿子玉龙诚实、耿直,在酱油厂当工人。"文革"中,原商业局局长许维昌下放到他们厂"改造",因干重活,病倒在地,玉龙不避嫌疑将他送到医院抢救。于是,玉龙与许局长的女儿许晶晶相识,他们成了挚友。后来许维昌父女去了干校,玉龙与晶晶分别多年。如今,许维昌官复原职,父女又回到这个城市,玉龙和晶晶确定了爱情关系。好景不长,玉龙的朋友看见晶晶最近经常和一个"小白脸"男人进出高级宾馆,立即报知玉龙。玉龙追到宾馆,看见晶晶和那男人竟然同住一室,气得差点儿昏过去。他痛苦地离开宾馆,来到海边徘徊。原来,许晶晶随父亲回城后,当上了市歌舞团的报幕员。由于爱慕虚荣,想当电影演员,上了那个"小白脸"的圈套。那人叫戴征,是本市戴市长的二儿子,他玩弄女人,投机倒把,无所不为。他冒充电影导演,诱奸了晶晶。晶晶有苦难言,无奈只得中断了与玉龙的爱情,委身于戴征。婚后没多久,戴征又勾引上另一个女人,同时还纠集团伙大搞走私等违法勾当。晶晶和他离了婚,又回到父亲身边。许局长理解女儿的痛苦,知道他仍然爱着玉龙,真心希望他们重新和好。玉龙的妹妹葛秀娟待业一年多,刚刚分配到商业局托儿所工作。过去,高振武曾拦路调戏过她。这一天,高和小胡子到托儿所偷东西,在院子里又和她相遇。高振武对秀娟污言秽语,欲施无礼。托儿所所长和老师们闻声出来,所长一面阻拦,一面训斥,小胡子用匕首将老所长刺成重伤,一秋人趁乱而逃。戴市长的大儿子戴寻是个诚实、正派的中年知识分子。妻子是公安局长的女儿是个仗义执言,敢于抵制不正之风的记者,后因车祸死去。戴寻的小女儿得到托儿所葛秀娟阿姨无微不至的关怀,戴寻也逐渐地和秀娟产生了爱慕之情。戴市长和高局长都是秉公无私的好干部,当他们得知自己的儿子背着他们干了许多坏事时,果断地下令逮捕了戴征和高振武这两个败类,平了民愤。  
1984年
竹剑少年
竹剑少年

演员/

导演:张毅/
主演:侯冠群/田丽/
类型:剧情/
剧情: 1970年秋。某医学院毕业生邵蔚平因受父亲株连被分配到一个名为"十三号地区"的荒岛上工作,这里人称"麻风岛"。岛上的麻风病医疗站在动乱中遭到破坏,一道铁丝网已把医疗站与麻风村隔为两半。在两名留守人员中,X光大夫李天候因是麻风病医生而受到社会上人们的歧视,弄得妻离子散,终日酗酒,精神颓废;药剂员刘栋则整天沉默寡言,愁容满面。邵蔚平上岛后,同刘栋一起准备立即恢复医疗站,并建议李天候拆除铁丝网,接待患者就诊,但她的建议遭到天候的嘲讽。邵蔚平坚持履行医生的职责,只身一人越过铁丝网来到麻疯病区,见到了麻疯村管委会负责人,了解了麻疯病患者的一些情况。但当她归来后,李天候竟摔了她用过的饭碗。面对李天候的言行,刘栋忍无可忍,抄起扁担就要打,被邵蔚平劝开。一天,醉倒在礁石上的李天候险些被潮水吞没,邵蔚平为营救他而身受重伤。邵蔚平急需手术,而刘、李二人却无能为力,只好从病区请来一位医术娴熟的老者,及时抢救了邵蔚平。邵蔚平再次深入病区,终于发现那老者就是被人们误认为已投海自杀的杨旭初老师。师生相认,感慨万端。原来,杨旭初被造反派送到岛上劳改后,他便有意制造了自杀的假象,从此就留在岛上从事麻疯病的治疗和研究工作,为麻疯病的防治做出了很大贡献。看到邵蔚平能在动乱之中坚守医生的岗位,履行医生的职责,杨旭初非常高兴。就在这时,曾陷害邵蔚平父亲和杨旭初的邹频被诊断患了麻病病,送到岛上进行隔离治疗。见邹频落得如此下场,邵蔚平有些幸灾乐祸,可杨旭初严肃地教诲她要时刻恪守医德。师生二人连续四次给邹频化验检查确认:邹频患的不是麻疯病,原诊断为误诊。邵蔚平的未婚夫谭培华作为复查验收小组成员之一,上岛对一批痊愈患者进行会诊。邹频的诊断正是他作出的。邵蔚平把对邹频复查的结果告诉谭培华,要求他纠正原来的诊断,而谭培华陈述了邹频的种种罪状,说明如承认误诊,自己就有身败名裂的危险。在邵蔚平的再三劝说下,谭培华终于勉强同意了对误诊作更正签字。不久,他怀着对邵蔚平的不满愤然离去。目送远去的帆船,邵蔚平流下了委屈的泪水。但她决心和老师及同志们一起坚持在麻防战线继续战斗。
1982年
1980年
1978年
导赏:电影《大河奔流》是谢铁骊导演的一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影片描绘了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和人民群众的伟大斗争,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座丰碑。《大河奔流》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时期,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影片以治理黄河为主线,通过讲述黄河两岸人民的生活、斗争和命运,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影片的主题深刻而广泛。首先,它展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黄河两岸的人民积极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为了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其次,影片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在影片中,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了巨大贡献。此外,影片还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既孕育了中华民族的文明,也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影片通过展现人民与黄河的斗争,反思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大河奔流》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样,个性鲜明,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有勇敢的游击队员、朴实的农民、忠诚的共产党员等等,反映出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物在历史洪流中的命运和选择,这些人物形象共同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历史画卷,展现了中国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所表现出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影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真实地再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为后人了解中国近现代历史提供了生动的教材。影片通过展现中国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不屈不挠、奋勇向前的精神风貌,激励着后人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与此同时,影片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追求现实主义传统,强调真实性,在叙事结构、场景设置、表演艺术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它的创作实践为新时期电影创作人员转变思想观念,进行艺术创新和电影语言的探索都提供了启示,为中国电影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编辑:许雨婵)
197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