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民

有片源
2003年
时传祥
时传祥

导演/编剧/

导演:杜民/
主演:吕晓禾/姜华/
播放正片
剧情:版本一   方律师在敬老院里找到了解放前在刘家做过使唤丫头的沈奶奶,向她了解有关陈家女儿的下落。从沈奶奶那里方律师得知:傅作义手下的一名军官陈纳理与她家的大小姐刘兰英好过一阵。49年北京解放前,陈纳理没来得急与刘兰英结婚就跑到了台湾去了。后来,刘家小姐生了个女儿,但害怕家丑外扬,当时就把孩子扔到了崇文门外一座公厕旁边。正巧,掏粪工时传祥经过这里时把孩子抱回了家。北平解放后,时传祥把孩子送进了军管会的福利院,并给她取名叫解放,现在她已经是一名小学教师。   当方律师找到解放时,解放却不肯承认这个事实,但当谈起时传祥时,解放又表现得异常健谈。时传祥15岁那年从山东逃荒来到了北平,昏倒在了大街上,被一名掏粪工所救,由于生活所迫,时传祥也当起了掏粪工,这一干就是三十多年。三十年来,时传祥每天背着上百斤重的粪便,以至于后来脚上长了瘤。因为一直把“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时传祥后来当上了全国劳动模范并受到当时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其他领导人的接见。当刘少奇握住时传祥那双长满老茧的手时,时传祥激动不已。刘少奇鼓励他说:“你掏大粪是人民的勤务员,我做主席也是人民的勤务员,咱们是分工不同,但都是革命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人”。   从那以后,时传祥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献给了环卫事业,而且让自己的儿子时纯利也加入到这个光荣的行列当中来。 版本二   时传祥15岁从家乡逃难来到北京,迫于生计背起粪桶当了一名生活在最底层的“粪花子”,饱受了粪霸的剥削压迫,遭人白眼,受尽了凌辱。 解放后他当家做了主人,感到了尊重与平等,他竭尽全力带领环卫工人为市民服务,提出“宁愿脏一人,换来万家净”的口号。他被评为劳动模范,在1959年全国群英会上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的接见。 文革中,时传祥同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全国人民一样受到了严峻的考验。他被遣送回乡,放下了他热爱的事业,但他深明大义,教育子女接过他无法继续背下去的粪桶,走进千家万户,为人民服务。 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再也不需要工人背粪桶了,旧北京的茅房没有了。当年迫于无奈将自己的亲生女儿遗弃在茅房里的一位现已在美国定居的小姐,正委托律师寻找孩子。而那个女婴当时被时传祥救了性命,送到福利院并为她起名为石解放,现已长大成人,时传祥勤劳朴实的精神影响了她的一生,她立志为人民服务一辈子。当年的小姐将百万财产投入了北京的环保事业。  
2002年
剧情: 1949年,解放军某卫生院队长高庆祥,受生命垂危的徐团长之托,去小山村接徐团长的女儿小燕。谁知在横岭镇,小燕突然失踪,后被人杀害,死时手中攥着一个糖猴,高庆祥痛不欲生。回到卫生院后,他在死不瞑目的徐团长面前庄重发誓:一定要抓住杀害小燕的凶手,为孩子报仇。当晚,高庆祥的婚礼也不欢而散。   两年后的肃反中,横岭镇抓获了一名血债累累的反革命分子张金华,嚣张地称小燕也是她杀害的。高庆祥赶到并在他家中搜出了吹糖人的工具,让他当面吹出糖猴。谁知在张金华被枪毙的第二天,又发生了和当年小燕一样的惨案,又一个女孩被先奸后杀。在案发现场也发现了一个糖猴,这个糖猴比张金华吹的更复杂,肚子里有糖稀,孩子们都叫它“猴拉稀”,只有吹糖猴的高手才能吹得出来。张金华的老婆和儿子小山找上门来,要求把案情弄清楚。    卫生队就要进城了,高庆祥却要求复员留在了横岭镇派出所,他要实现自己的誓言,抓住凶手,保证这一方山村的平安。但事隔久远,线索全无,二十年来破案无望,爱人无奈和他离了婚,高庆祥无怨无悔,始终盯着嫌疑人――疯疯傻傻的赵松林。     1972年,自以为逃过法网的嫌疑犯赵松林再次作案,用糖猴把女孩荆花骗上山,正要下手,幸亏高庆祥及时赶来。案犯赵松林仓皇出逃,高庆祥全国各地追寻。    转眼高庆祥已年国古稀,被送进养老院,对五十年无结果的追凶历程他百感交集,以为抓获凶手已成泡影,谁知听说养老院还有一个叫高庆祥的老人,他才发现这个和他同名同性的人,正是他找寻五十年的凶手赵松林。可此时已无人能证明赵松林的真实身份。高庆祥找来吹糖人的工具,引得赵松林吹出当年在犯罪现场多次出现的罪证――“猴拉稀”,高庆祥死死抓住赵松林的手腕,半个世纪的夙愿终于实现。
2000年
1996年
导赏:《金秋桂花迟》作为谢铁骊导演的一部电影作品,不仅保留了郁达夫作品中反封建的民主思想和同情革命的情绪,还巧妙地传达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困惑与迷茫,同时适度弱化了原著中的消沉情调,使得影片基调更加积极向上。影片采用了以男主人公于文朴为中心的散文式线形结构,以一种朴素而娓娓道来的方式,描绘了军阀和帝国主义蹂躏下的中国社会中不同身份地位的人不同的遭际与命运,整体呈现出一种舒展、流畅的叙事风格。于文朴是当时知识分子群体的一个典型缩影,他们既有着对旧制度的不满、对社会现实的人文关怀,但又有着深深的无力感和颓废情绪。影片通过陈二妹、许兰芝、张迎梅、翁莲四个女性角色的依次出现,扩展了人物造型空间。这些角色的思想感情、内在情绪成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同时影片依靠主人公的心理变化构成了丰富的节奏,营造出一种不绝如缕的情思。桂花作为贯穿剧情始终的细节元素,不仅象征着人物的心境与命运,还渲染了环境气氛。影片通过以花寄情、以花咏情、以花言志的方式,将清纯香甜的桂花与那个风雨如磐的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宛如一线光亮照亮了黑暗的社会现实。桂花因此染上了浓重的情感色彩,成为影片诗情画意的有机部分,韵味悠悠,耐人寻味。影片《金秋桂花迟》不仅是为了纪念郁达夫诞辰和殉难周年而作,更是对“五四”以来这位重要作家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韵致的深刻诠释。谢铁骊巧妙地运用了“留白”的艺术手法,并未在结尾处直接描绘于文朴投身革命的壮举,而是用他手撕残缺文稿的动作,预示着他从一位曾经怯懦、软弱的知识分子,向具有坚定信念的革命者的转变。纸屑的飘落,如同一场无声的宣言,宣告着个人与时代的碰撞,以及生活与时代的深刻变迁。(编辑:路明慧)
1993年
英雄劫
英雄劫

导演/

导演:杜民/
主演:姜武/柳云龙/杨幂/
播放正片
1991年
1990年
1987年
1983年
导赏: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部由苏叔阳编剧,王好为导演的《夕照街》让当时颇具京味儿的流行语“拜拜了您呐”风靡全国。影片围绕一条街道不同人的生活,对各种生活现象进行了多侧面描写,在幽默与讽刺的运用上恰到好处,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叙事构架大开大阖,看似松散,但几条线索同时展开,使人物和画面不断转换,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那条将市井百态尽收眼底的北京胡同也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大槐树、四合院、鸟窝葡萄架,知冷知热的邻里邻居,都是时代生活画卷的组成部分。影片通过群像描写,刻画了多姿多彩的人物个性。郑万全是夕照街有威信的领袖人物,热诚、风趣、嫉恶如仇。“老戏骨”于绍康准确地把握了角色和周围人物的关系,比如对李鹏飞(李丁饰)的嬉笑怒骂、讽刺挖苦;对吴海波倚老卖老开玩笑式地关切;对待业青年石头等人发自内心的爱护、培养;对街道工作人员的硬话软说……他组织邻里办大联社,试图让更多的人吃上濒临失传的京味老豆腐,展现了老一辈人用双生建设新生活的决心与信念。电影中一种市民阶层小人物的悲喜令观众如醉如痴,以复杂的人物心理和行为性揭示了生活的丰富性,挖掘了普通人的心灵美和相濡以沫的人情美。1962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第四代导演”王好为偏爱百姓题材,早在1979年就以影片《瞧这一家子》获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夕照街》是她1982年的作品,在当年引起的社会反响可谓空前。而相似的题材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的最后二十年,如《北京故事》、《高朋满座》、《我们俩》、《黄连·厚朴》、《剃头匠》等等都以不同的影像风格和故事讲述着“四合院”这样一个与时代和百姓密切相关的主题。(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