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立

Wai Lap Wu

有片源
2018年
导赏:由小沈阳自导自演的《猛虫过江》讲述了两个来自东北农村的青年勇闯南湾,历经一系列冒险和挑战后回归故里的故事。影片是一部典型的东北式喜剧,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和幽默风格赢得了观众的笑声与认可。开篇便展现东北农村的生活场景,一些日常小事引发一连串的搞笑桥段,迅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角色间的互动,呈现出浓厚的东北风情,充满荒诞但真实的喜剧色彩。大雷的出色表演占据了影片的早期部分,他的无厘头搞笑风格时而甚至压过了主角沈福的锋芒,这种比较却恰到好处地推动了剧情的发展。角色的性格在笑料之外,也带有浓厚的现实色彩。沈福面对家族企业破产选择承担起责任的抉择,展现出人物的成长和情感的多面性。影片的节奏紧凑,从东北碰瓷闹剧再到南湾的复杂局势,笑料不断的同时,又巧妙融入了台湾文化与社会风情。这种文化碰撞让整部影片在喜剧之余也充满了戏剧张力。影片的后半段,故事情节逐渐从单纯的搞笑转向复杂的黑帮斗争和悬疑探案,剧情发展跌宕起伏,给观众带来了不同于传统喜剧的观看体验。影片的音乐也值得一提,伍佰的《世界第一等》和《友情岁月》等歌曲,恰到好处地增强了影片的情感共鸣,将兄弟情义和地域文化进一步融合。而影片结尾处《咱们这个屯》,既升华了主题,也为观众带来了深刻的情感冲击。作为小沈阳的导演处女作,影片表现出他对喜剧的精准把控。影片通过地域文化的诙谐呈现与黑帮故事的融合,创作出一种风格独特的喜剧,脍炙人口。(编辑:颜诗雨)
2014年
1995年
1994年
导赏:这部由香港内地共同合拍,于1994年元旦期间上映的剧情片《股疯》,将作为中国经济新现象的股票当作成为真正的电影主角,用轻喜剧的形式充满善意地描绘了90年代全民炒股的疯狂热潮。通过讲述公共汽车售票员范莉决心靠炒股改变生活,结果令自己和周围的人都陷入股市涨跌浪潮的故事,深刻揭示了商业大潮和经济利益对普通民众的冲击,从侧面流露出中国民众对于经济观念的转化。潘虹在《股疯》中的表演与以往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从“悲剧皇后”变身为一个精打细算、锱铢必较的上海市井女人。家里的废纸、玻璃瓶全部积攒起来卖钱,烧饭时还偷偷在公用厨房里拧开一点点水龙头积水;香港商人叫她蹲守买认购券,她转手分包给邻居,自己既赚到了佣金也不必排队辛苦。潘虹深入理解了这个“小”角色、用富有层次的表演技巧以及与其他演员的默契配合,成功地塑造了完整的从对股市一无所知到走火入魔,再到最后自我反思和回归家庭的范莉成长史,立体生动、真实可信,赢得了观众的广泛赞誉。影片制作了沪语、普通话和粤语三个版本,这在中国电影史上是比较少见的。特别是沪语版本的制作,让影片更加贴近上海的地域文化和市井生活,增强了影片的代入感。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电影《股疯》生动地记录下炒股1.0时代的股民故事,片中在股市大屏幕面前人头攒动大呼小叫的众生相,盯着大户小心翼霓地买进卖出,早期的股评分析课堂……俨然如部股市人门指南!同时,导演李国立以一种温馨的情怀予以嘲讽和调侃,拍得流畅风趣,甚至有些自由洒脱。这部极具时代气息和市井风情的影片当年公映时也是备受欢迎,与当时全民炒股的大环境背景相契合,场面热烈,盛况空前。主演潘虹凭借本片一举夺得第十四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和第十七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奖。影片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最佳合拍片奖、最佳女演员奖。直至今日,依然常看常新。(编辑:路明慧)
1993年
导赏:作为香港影坛的重要人物,徐克在90年代执导、监制了一系列“黄飞鸿”影片,主要有《黄飞鸿》(1991)、《黄飞鸿之男儿当自强》(1992)、《黄飞鸿之狮王争霸》(1993)、《黄飞鸿之王者之风》(1993)、《黄飞鸿之龙城歼霸》(1994),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市场表现来说,前三部都非常优秀。黄飞鸿系列电影主要采用通俗化的叙事策略,除了足以吸引观众的功夫表演,其基本情节总是以黄飞鸿为代表的正义方战胜其他非正义的势力。尤其徐克版的黄飞鸿电影更明显地融武打、言情、喜剧的风格于一体,主角的银幕造型趋于年轻俊朗,旁边总有美丽的女子、爱耍小聪明的徒弟等众“绿叶”相伴:如硕大体胖的“猪肉荣”、暴牙的“牙擦苏”、大眼的“阿宽”等,“十三姨”作为留学归来的女子,身着洋服、举止洋化,也成为新版的一个亮点。这些元素都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主题的沉重感、调节了电影的紧张节奏,并增添不少生活情趣。一定程度上,《狮王争霸》呈现出了一种欢乐英雄式的故事模型·,但同时民族主义情怀也得到了恰如其分的表达。片中徐克借十三姨和俄国人的对话表达了忧国之情。十三姨驳斥俄国人说两百年后汉人的事由汉人自己决定,用不着俄国人指手画脚,并指出俄国人对历史的虚无看法是错误的。徐克版的黄飞鸿电影,虽以混乱时势为叙述背景,但影像中着力渲染大范围的红黄色彩,视觉上绚丽夺目,群体武术场面更是气势磅礴,极具感召力。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在如日出时的“海边练武”等群像镜头中得到张扬,令观者振奋。影片采用大写意风格的造型元素,使用广角镜头低角度仰拍人物和环境,塑造出威武英雄形象的效果。黄飞鸿系列电影的经典场景之一就是舞狮,而狮头是“狮舞”的灵魂,电影从开始就反复强调狮头绝不能落地,每到危急时刻,黄飞鸿总是抢先保护狮头,其父也是宁愿被人踢伤,绝不让狮头坠地,这既是舞狮这种民俗仪式的重要规则,也象征着长久以来的中国形象,无论曾遭受怎样的磨难,中国人都不会退缩放弃,始终具有顽强不屈的民族意志。以舞狮方式进行的比武,是一种审美化的武术表演,既消解了暴力所可能带来的残酷感,又在集体性的动作中融入和谐统一的精神。在《狮王争霸》中,美术指导叶锦添通过设计各派狮子的造型,将舞狮变成华丽的舞蹈场景,将其所呈现出的影像美学推到了高峰,舞狮不仅多次成为群体性的盛况,也是展示民族精神和反抗恶势力的重要方式。(编辑:明慧)
1985年
导赏:《相思女子客店》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生动塑造,深刻揭示了改革开放初期社会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张观音和乔三腊作为影片中的典型人物,分别代表了改革力量和保守势力,他们的命运和斗争不仅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矛盾和人物命运,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张观音是一位明快直爽、勇于担当的女性改革者形象,她既不是“具有非凡能力的英雄”,更不是“纯洁无瑕的观音大佛”。她对待改革事业充满执着与创造性,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挑战旧有的制度和观念。在工农兵宿食店的改革中,她不仅以科学的态度按经济规律办事,提升服务质量,还懂得照顾人心,对同事和顾客都展现出温婉诚挚的一面,赢得了周围人的尊敬与爱戴。而乔三腊是影片中的反角,她依仗自己是县委书记的女儿、公社书记的老婆,横行霸道,唯利是图,恶毒刻薄。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关系网,对张观音进行打压和排挤,甚至不惜造谣诽谤。她代表了那些阻碍改革、维护旧有制度和观念的旧势力和保守思想,其存在和行为不仅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也损害了人民的利益。影片中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之间形成了紧密的互动关系。背景环境设定在南方某偏远山区的工农兵宿食店,经济相对落后,思想观念保守,而工农兵宿食店则是这一地区的重要服务设施,承载着过往旅客的食宿需求。这一环境为影片的冲突和变革提供了天然的舞台。在乔三腊管理下的工农兵宿食店脏乱不堪,管理松散,服务态度恶劣。张观音敢于挑战旧有的制度和观念,通过考试聘用年轻服务员,辞退混饭吃的干部家属,整顿内部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使客店焕然一新。这些变化不仅赢得了旅客、店员的好评,也触动了乔三腊所代表的旧势力。由此,电影以小见大地揭示了社会改革中客观存在的矛盾与冲突,具有普遍的现实意义。(编辑: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