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m Woodward

有片源
2019年
2017年
2015年
2008年
剧情:    故事源自英国恶名昭彰的凶犯Harry Roberts的真实事件,当人们忘乎所以地庆祝着世界杯的胜利的时候,被沸腾的喜悦湮灭的是黑暗与罪恶,三名伦敦警察在光天化日之下被谋杀,而与之相关的三个男人的命运也彻底被改变。     Frank Taylor (Rafe Spall饰)沾染了所有旧体制下的伦敦警察坏毛病(如果大家看过life on mars,应该了解那时的办案作风),但同样他也野心勃勃希望能有所作为,他曾一度和同事也是朋友的Jon Young (by Liam Garrigan)为了一个谜一样的女人Jeannie而争风吃醋,明枪暗箭,但Young的遇害将一切都改变了。     Billy(Mel Raido饰)他本应该是一名凶险罪犯,一个反面典型,他抢劫杀人,他被俘监禁,一切的一切反令他成就为了一名无政府主义者的英雄。"Billy Porter is our friend,is our friend, is our friend;Billy Porter is our friend,he kills coppers."人们将他写入了歌谣。     Tony Meehan (Steven Robertson饰)和两个主角比起来小记者Tony的故事没有那么惊心动魄,而他却同样怀揣野心,一心想抓个头版出人头地。他是三个人中最为矛盾的一个个体,当他在gaybar被老板介绍给一位“客人”的时候,Tony做出激烈地拒绝,苍狂逃窜,而内心深处,比起受到的骚扰令他更恐惧的其实是自己的真实感受。     整部作品被浓浓的怀旧情节包围,采用大量Dusty Springfield作品作为配乐(就连女主角也是Dusty Springfield造型),将故事氛围烘托得愈加凝重悲切。
2007年
2006年
剧情:  Pierrepoint从1933年起成为英国职业绞刑师,往来于各个监狱执行死刑。这个行当讲究身份的秘密、绝对的冷静以及精准的计算。临死前,犯人们最后听到的是Pierrepoint轻轻的一句“请跟我来”;看到的都是Pierrepoint不苟言笑的面孔。在为犯人蒙上头套后,他绝不迟疑一秒,马上走到一边推下机械杠杆打开死亡之门。职业性的果断、迅速,为他创造了7秒半完成行刑的纪录。   由于是公认的英国第一绞刑师,1945年二战结束时,他受盟军元帅蒙哥马利邀请,数次远赴德国,对纽伦堡审判后的纳粹战犯执行绞刑。蒙哥马利请他出马的原因很有趣:因为看不惯美国人总是半小时一小时都搞不定一次行刑,要让人看看英国方式“是世界上最有效率和最人性的”。   对Pierrepoint在德国执行死刑的描写相当生动:英国绞刑要求行刑师事先准确地估算出死囚的身高体重,然后算出需要绳索的长度,在行刑结束后要为犯人清洗、入殓。通常这一过程需要两天时间。但第一次去德国,他得在一周时间内结果13个纳粹,这显然是对“职业”的一次挑战。影片中,Pierrepoint和盟军为他提供的助手在远处观察囚犯,助手逐一向他介绍囚犯的姓名、职务、军衔、罪行……Pierrepoint打断他:乾这行,我们需要的只是高度、重量,别的什么都别告诉我。为了行刑效率,他安排先让体重较轻的女犯上绞架,后来又设计出一次可为两人行刑的绞架。当杀人成为职业,它就有了和其他行当一样的“职业美”,影片为他重复、迅速的行刑过程配上了圆舞曲。   何以Pierrepoint能够如此“冷酷”?他和助手说,“当我走进(行刑室),我把Pierrepoint(这个人)留在外面。”这真是现代化“单面人”的极好写照。作为职业,英国人自然也要讲究职业自身的“道德”,Pierrepoint每次清洗犯人尸体都一丝不苟,他认为死囚已经为他/她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在行刑后,他们则是清白的了。在德国时,他因为盟军少给了一副棺材而大为不满,这违反了他的职业道德。    令Pierrepoint不安的是,他本应是秘密的角色,却因为执行对纳粹的死刑,成了公众人物。一方面他受到国人英雄般的赞美,另一方面也成为反对死刑主义者们的标靶。Pierrepoint从前很少考虑这个行当的残酷性,对他而言,职业就是职业,他甚至从不和妻子讨论他的工作。直到1950年的一天,他亲手为他的朋友、妒杀前女友的James Corbitt“送行”,导致精神几乎崩溃。这成了Pierrepoint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在他眼里,囚犯们不再是工作对象,而是有表情、有感情的人。1955年,在为“女王陛下服务”了22年、处死了608名死囚后,他写信辞去了绞刑师的工作(电影中的数字和维基百科上的介绍有出入,维基说他在1932年到1956年处死过450人,包括200多纳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