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伟强

Wai Keung Wong

有片源
2014年
选战
选战

编剧/

导演:黄国强/
类型:剧情/
2011年
导赏:影片《大追捕》在暴力场面的编排上别具匠心,通过色彩情感、镜头、暴力场面、大环境等的巧妙运用,突出了暴力美学的特色,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影片开头便是一场惊心动魄的追捕戏,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随着剧情的深入,观众逐渐了解到影片背后的复杂故事和人物关系。张家辉饰演的王远阳是一个出狱后的男子,他的性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仿佛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而任达华饰演的林正忠则是一位敬业的警察,他与王远阳之间的对立和追捕,构成了影片的主要冲突。影片在画面构图和色彩运用上也颇具匠心。通过运用暗色调和对比强烈的色彩,影片营造了一种压抑而沉重的氛围,使得暴力场面更加凸显和引人注目。同时,导演还通过精心设计的画面构图,将暴力与美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观众在感受到紧张刺激的同时,也能欣赏到画面的美感。此外,影片中的音效也为暴力美学的呈现增色不少。爆炸声、枪声、呼喊声等音效的运用,不仅增强了场面的紧张感和真实感,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加沉浸式的观影体验。这些音效与画面、动作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影片独特的暴力美学风格。然而,《大追捕》并非仅仅追求视觉上的刺激和美学上的呈现,它更深入地探讨了暴力背后的复杂人性。影片中的主人公王远阳,他的暴力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过去和动机?他的复仇之路又是否真的能带来内心的解脱?这些问题都引导观众去深入思考暴力与人性之间的关系。
1998年
1992年
导赏:《阮玲玉》是著名导演关锦鹏执导、讲述中国上世纪30年代电影明星阮玲玉坎坷一生的传记片。影片以阮玲玉的生平故事为主线,通过深邃的情感描绘和细腻的影像风格,对阮玲玉传奇一生进行回顾,同期电影人栩栩如生的形象塑造与呈现亦为观众提供了解中国早期电影的一大途径。张曼玉在片中的演技是一大亮点,阮玲玉的光彩夺目和脆弱无助的一面均被演绎地淋漓尽致,她也因此获第42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演员荣誉的影星。张曼玉、梁家辉、刘嘉玲、秦汉、吴启华等群星荟萃的豪华阵容为影片增色不少。电影采用套层式的叙事结构,将张曼玉的演绎与阮玲玉电影的原片交织在一起,并以黑白画面的现存老影人的访谈纪录片和关锦鹏剧组的采访感悟辅之,不仅创造了一种虚实之间时空交错变换的独特美感,更能感受阮玲玉作为一位女性、艺术家和公众人物的多重身份和因此带来的复杂内心世界,使观众观看后无不对她璀璨却短暂的演艺生涯慨叹不已,对其多舛的一生和悲剧命运产生深切共鸣。音乐亦是《阮玲玉》的一大亮点。影片配乐以悠扬的古筝和琵琶为主旋律,配合轻柔的弦乐和悠扬的笛声,营造忧伤哀切的氛围,亦烘托阮玲玉煎熬失落的心境。主题曲演唱者黄莺莺以古典温婉的唱法进行诠释,呈现上世纪30年代独有的气息与韵味。《葬心》获第12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电影歌曲。风声、雨声和脚步声等出色的音效呈现亦使观众身临其境。《阮玲玉》在情感表达上细腻、隽永而深刻,导演在她与张达民、唐季珊和蔡楚生三位男性的情感纠葛上处理的细致而克制,既展现了她对爱的渴望与自我牺牲,而她的执着与痛苦更令人慨叹爱情的复杂与无常,面对伤害时的无助彷徨乃至悲愤自杀留下绝笔信则令人反思社会的保守、舆论的挞伐、道德的谴责对一个女性的迫害。影片中复杳的“人言可畏”是导致阮玲玉死亡的直接原因,她的死亡不仅是个人的悲剧,更是我国早期电影界的一大损失,不仅揭示当时女性的悲剧命运,更引发观众对舆论压力、道德捆绑等现实问题的深刻反思。(编辑:刘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