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究竟有几层
董亚春
人物资料
作品
视频
资讯
有片源
2021年
跨过鸭绿江
导演
/
导演:
董亚春
/
主演:
唐国强
/
丁勇岱
/
孙维民
/
王志飞
/
刘之冰
/
姚刚
/
王同辉
/
刘旭
/
王九胜
/
娄宇健
/
预告播放
导赏:
电影版《跨过鸭绿江》去掉了电视剧版中的虚构人物线,以彭德怀的视角叙事,为观众展开了一幅恢弘壮阔的战争画卷,再现了抗美援朝战争全程,为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献上了一首浓墨重彩的赞歌。这部影片不同于同题材的影视作品只聚焦某场战役或人物,以全景式的视角对这段历史做出了完整全面的展示。为了表现出战争场面、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编剧们将人物和事件分为战略、战役和战斗三个层面来叙述。分别展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高瞻远瞩、以彭德怀为代表的将领们和战场前线的战士们,用公平客观的视角从不同的侧面讲述英雄的故事。影片在还原真实历史的大前提下保证了观赏性,整部影片犹如一本“影像”历史,具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正如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胡智锋所说,电影《跨过鸭绿江》的站位和立意高远,不是简单地去描述“输和赢”、“战与和”的问题,“而是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在中国人民刚刚取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背景下,体现出中国人民在百年屈辱之后,对自由幸福的追求和对和平发展的渴望。”电影版《跨过鸭绿江》是树立正确党史观的一次正确实践,也在创作过程中首次实现电视剧、电影内容的融合。不仅谱写了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战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影片丰富了关于抗美援朝题材的文本表达,实现了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统一,为观众了解这段历史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影像范例。(编辑:方舟)
2015年
战火中的芭蕾
导演
/
导演:
董亚春
/
主演:
曹舒慈
/
伊戈尔·卡列斯科夫
/
娜塔莉亚·苏科娃
/
杜源
/
陈瑾
/
刘之冰
/
石原和海
/
小林成男
/
南好洋
/
侯天来
/
播放正片
导赏:
反法西斯战争中俄合拍大作。
2010年
铁血奇兵
导演
/
导演:
董亚春
/
主演:
郭晓东
/
吴建
/
陶玉玲
/
张勇手
/
洪涛
/
赵晓明
/
播放正片
导赏:
全片场面宏大,人物众多,气势磅礴,是一部风格厚重,主题鲜明,叙事流畅的主旋律佳作。
2007年
八月一日
导演
/
导演:
宋业明
/
董亚春
/
主演:
刘劲
/
侯勇
/
王霙
/
吕良伟
/
吴卫东
/
周旭奇
/
张再新
/
侯天来
/
李子雄
/
徐光明
/
播放正片
导赏:
电影《八月一日》以“八一南昌起义”的发生和发展为主线,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叙事主体,着力塑造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物形象,以细腻的笔触探寻当年南昌起义领导人的心路历程,深入开掘年轻共产党人在寻找和探索的道路上,思想的激进和勃发、行动的果敢和冲动,以及那种奠定他们日后成为伟人与元帅的革命激情与智慧,着力表现他们当年心灵所承受过的、曾感悟过的人生抉择,弘扬他们在生死关头苦苦追寻、探求劳苦大众解放的革命献身精神,为观众展现一批面貌一新、有血有肉、真实生动的共产党领导人物群像。影片把周恩来放在矛盾的中心,从“情”和“智”两方面加以塑造,他不再只是冷静的指挥者,他也有儿女情长渴望爱情的时候。贺龙粗中有细,关键之时会流露出几分草莽味。为了使自己手下的团长魏老三认错,他背着枪绕着场子一圈圈地跑,一圈圈地加重身上枪的分量,直到魏老三认了错,他也累得摔倒。另外,在展现贺龙和叶挺这两个人物的“土”与“洋”不同风格时,影片用许多生动的细节,大大增加了影片的生活气息。导演还从“只求神似不求形似”为演员选取的出发点,大胆选用香港演员吕良伟、李子雄在片中分别扮演叶挺和汪精卫,两位演员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发挥出了创造力,演出了自己的特点。《八月一日》在影像叙事和修辞风格上有非常明显的突破和进步,在同类题材电影中具有非常典型的代表意义。正如导演宋业明所说:“应该有一部重读南昌起义的影片出现,必须用一个新的思维来把这一段历史再现给今天的观众,去重读它。”(编辑:方舟)
八月一日宏大战争场面揭秘
导演
/
导演:
宋业明
/
董亚春
/
主演:
刘劲
/
侯勇
/
吕良伟
/
吴卫东
/
张再新
/
李子雄
/
类型:
剧情
/
剧情:
《八月一日》以周恩来的视角为主线,表现他从上海到南昌聚集革命力量,最终实现南昌起义的全过程。其间,形形色色的历史人物纷纷登场,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展示出完全不同的心路历程。有些人坚持革命,向往光明,参与了南昌起义;而有些人对革命开始动摇,并最终成为历史的罪人,通过这些人的心路历程勾勒出南昌起义的一个全景图。《八月一日》是一部史诗巨作,影片中的战争场面是一大看点,恢宏的战马奔跑场面,激战场面都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2006年
杨得志围城打援
导演
/
导演:
董亚春
/
主演:
李洪涛
/
杨军
/
高志强
/
苏丽
/
张再新
/
播放正片
剧情:
1947年7月,解放战争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头。为牵制华北之敌向东北增援,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组建晋察冀野战军,任命杨得志为司令员。时值十月,杨德志率部逼近徐水,对徐水实施包围。在杨德志的战略意图中,围攻徐水是假,引出驻守石家庄的国民党王牌军第三军,继而歼灭是真。鉴于徐水和石家庄之间还隔着一个保定,杨德志下达命令,加大攻势,引国民党第三军军长罗历戎出兵。 徐水防守甚严,工事坚固,城内情况复杂。为了攻进徐水,能有效地歼灭守城敌军,杨德志请来了闻名徐水的女子别动队队长马秋凤,和特务连连长曹二牛,任命女子别动队、特务连组成攻城先遣队。正所谓“冤家”路窄。原来,六年前马秋凤和曹二牛还是拜过花堂的夫妻,只是因为曹二牛惧怕马秋凤而没有成就一段美满的姻缘。 在我军强大的攻势下,徐水城很快就被攻破。徐水告急,驻守石家庄的罗历戎终于在孙连仲长官的再三催促下,亲率两个师、一个团共一万七千余兵力,向徐水开拔。罗历戎并不是傻瓜,他已经猜到了杨德志“围城打援”的意图。所以,当部队开进解放区新乐时,罗历戎就地宿营,按兵不动,在抗命革职和丢城掉脑袋之间,选择了前者。 罗历戎按兵不动,一时出乎杨德志的意料,但此时蒋委员长的电令帮了杨德志的大忙。有“校长”的电谕,罗历戎明知此去凶多吉少,也不得不硬着头皮,继续向徐水开进。为了避免保定的守军出城相援,杨德志突破常规,将战场设在保定以西的清风店。从徐水到清风店,二百余里的路程。在杨德志的命令下,部队只用二十四小时的时间,就完成了罗历戎做梦都想不到的战略部署。 入夜,罗历戎所部全部进入包围圈。战斗打响,罗历戎仓皇应战,伤亡惨重,等稍稍明白过来怎么回事,并试图对我军实施反包围时,杨德志更加强大的攻势压住了罗历戎的气焰。仓皇一夜,罗历戎终于盼来了孙连仲的飞机支援,但苦于没有地面部队的配合,罗历戎只落个仓皇鼠窜,结果还在乔装打扮、企图逃走中被女子别动队擒获。至此,清风店战役历时三十小时,全歼国民党第三军两万余人,创造了我军在平原上远距离机动作战的成功范例。
2004年
曾克林出关
摄影
/
导演:
安澜
/
主演:
连奕名
/
刘长纯
/
刘旭
/
李博
/
王春
/
田玲
/
于又川
/
王洪光
/
播放正片
导赏:
影片展现了曾克林司令员以敏锐的战略眼光,大力发展革命武装,由出关时的数千人迅速发展成数万人,驻扎在辽宁、吉林各地。同时,他们积极与伪满势力、国民党地下组织和土匪作斗争,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尽快恢复生产。《曾克林出关》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意义的电影,通过生动真实的画面和丰富的剧情,展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观众在观看电影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感受到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瑰丽,更能够从中汲取到勇气和力量,激发自己的爱国热情。
2003年
惊涛骇浪
摄影
/
导演:
翟俊杰
/
主演:
巫刚
/
宁静
/
李幼斌
/
赵有亮
/
潘粤明
/
高天
/
伊春德
/
冯恩鹤
/
丁嘉丽
/
沙玉华
/
播放正片
导赏:
《惊涛骇浪》作为一部2003年以抗洪救灾为主线的剧情电影,在中国主旋律电影的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如何对真实事件进行艺术加工?影片极具冲击力的视听语言给出了答案。影片通过恢弘的场面调度和细腻的细节刻画,将洪水的狂暴与军民的坚韧形成强烈对比。导演运用大量实景拍摄,浑浊的洪水、崩塌的堤坝、暴雨中的军车冲锋,营造出逼真的灾难氛围。其中,最具震撼力的场景是官兵们用血肉之躯筑成人墙堵住管涌,镜头从水下仰拍,浑浊的激流中士兵们咬牙坚持,视觉冲击力极强。《惊涛骇浪》的导演翟俊杰表示,电影最需要尽致着墨的是其审美性和艺术性,循规蹈矩只会扼杀艺术,他调动了一切艺术手段让画面荡出诗意。作为剧情片,《惊涛骇浪》的情节环环相扣,讲好了一个精彩的群像故事。影片运用了多线断续叙事的方式,观众可以通过自身的想象对某一情节进行串联,对某一人物进行构制,完成高层次的协作和升华。主线围绕张子明、张成文父子的矛盾展开,从冲突到和解,体现两代军人的精神传承;副线则聚焦林为群、魏长胜等普通战士的牺牲,塑造了鲜活的英雄群像。影片还穿插了韩盛元等科学家的决策过程,展现科技在抗洪中的关键作用,使叙事更具层次感。《惊涛骇浪》不仅是一部历史题材电影,更在当下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影片展现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抗洪精神,这种精神在今天的抗疫、抗震等重大灾害中依然延续。影片中,富家子弟林为群放弃优渥生活投身抗洪,最终牺牲;军长之子张成文从抵触军人身份到主动请战,这些人物成长折射出个人与家国的深刻联系。在当代社会,影片提醒我们,面对灾难,唯有团结、奉献与科学应对才能战胜困难,这种精神内核超越时代,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编辑:林佳欣)
2002年
冲出亚马逊
摄影
/
导演:
宋业明
/
主演:
侯勇
/
穆立新
/
汤姆·巴特勒
/
JR·伯恩
/
强尼·库斯勃特
/
播放正片
导赏:
在军事题材影片中,关于特种兵这一特殊群体的描述总是充满了神秘色彩。《冲出亚马逊》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中国特种兵参加国际猎人学校训练为契机,介绍了超出心理极限,淘汰率极高的特种兵训练方式,从另一个侧面刻画了中国军人坚毅坚强的意志和品质。《冲出亚马逊》将大篇幅放在展示各国特种兵的训练以及被淘汰的过程上,模拟战场环境的负重越野、有着严格时间限制的爬崖训练、生吃牛肉、泥潭中徒手格斗、沼泽地里遭遇鳄鱼群等多个训练环节令人大开眼界与不同国家特种精英们的比拼过程也大大增强了影片可看性。在训练主线之外,外籍贩毒团伙的行动也在同步进行,特种兵学员和教官一起,最终剿灭了武装毒贩。《冲出亚马逊》在故事中始终将国家荣誉这个概念放在首位,被淘汰的学员不仅要在所有人面前敲响大钟,还要受到降下所属国的国旗羞辱。侯勇和穆立新饰演的中国特种兵,在多次遭遇挫折时都首先想到要让国旗高高飘扬,弘扬了爱国主义精神。此外,在展示中国军人互帮互助的同时,故事也在片尾一场与毒贩的大战中有了升华,原本是竞争关系的各国学员在面对国际贩毒团伙时团结在了一起,彰显了国际间弥合分歧增进合作的重要性。
1998年
大进军——席卷大西南
摄影
/
导演:
杨光远
/
主演:
卢奇
/
徐光明
/
傅学诚
/
古月
/
赵恒多
/
王凤滨
/
王兰武
/
高长利
/
刘怀正
/
姚聚德
/
播放正片
导赏: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大进军”系列电影第三部作品《席卷大西南》反映了我军解放全国最后一次大规模战役——解放西南四省即四川、云南、贵州、西康 (解放后划归四川)的历史画卷。影片正面表现了争夺白马山、剑门关攻坚战和成都外围的邛崃之战等几场战斗,并以刘伯承、邓小平、贺龙三位无产阶级革命家作为人物主线,表现了我军以席卷之势解放大陆最后一块土地过程中的丰功伟绩。影片的基调质朴、自然,有力度、有张力,且富于历史感。电影并不重笔写“史”,而是刻意写“人”,塑造了刘伯承的宽厚、幽默和平易近人,邓小平的敏锐、干练和知人善任中带着的几分严厉,贺龙的豪爽、豁达和令人亲近的丰满形象。杨光远导演从视听效果的角度考虑,将文学剧本中的“新中国诞生前夕”、“军列西行”、“逃兵事件”、“起义多米诺”等情节片段打散开来,或按叙事结构时空交叉,或按情绪结构平行时空,以纵横交错的网状结构勾连,使影片节奏张弛有致,更富于观赏性。《席卷大西南》通过全景式展现中央军委“大迂回、大包围”指挥战略,国民党内部的重重矛盾和纷纷起义,以及解放军奋不顾身的旺盛士气,彰显了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再一次证明1949年的胜利是一种先进理想对一种没落观念的胜利,是代表人民的力量对反人民的力量的胜利。(编辑:曾奕琦)